上品无寒门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从汉武帝开始,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直到隋唐科举的建立。九品中正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人才

上品无寒门的九品中正制

家世:考察其家庭出身与背景。包括父亲,祖辈的资历和仕宦情况以及爵位的高低等。

行状:也就是个人的品行才能的总评。例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定品:确定品级。原则上主要依据行状,家世只能作为参考。将其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上品无寒门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开始是为了弥补两汉的“察举制”和抑制东汉豪强的作用。所以,九品中正制起初原则上是以个人的品行为主要标准,家世为辅助标准。到了晋代,九品中正制却反了过来,南北朝时期,却形成了著名“门阀制度”,并影响到晚唐的“牛李党争”

上品无寒门的九品中正制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长孙无忌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命陈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晋朝以后完全是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的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为下品;而出身豪门的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九品中正制# #曹丕# #汉武帝#

喜欢请关注,为你带来各种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中正   寒门   上品   长孙   行状   仕宦   士族   下品   品级   两汉   汉武帝   家世   品行   出身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