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 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等不断威胁着地球,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不断为社会所关注,成为热议的话题。2021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今年的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这些年北京致力于环境保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改善明显,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

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连续六年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首次进入“30+”,2020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幅度超过5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年攀升,由2015年的64.2增长到2020年的70.2,增长9.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较2015年分别下降24%左右和23%以上。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北京地下水水位已经连续5年实现回升,从2015年末到2020年末回升3.72米,水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此外,完成142条段黑臭水体整治,全市一类至三类水质河长较2015年增加15.8个百分点,劣五类水质河长较2015年下降42.1个百分点,再生水年利用量提高至11.5亿立方米,永定河北京段25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中心城区通过腾退还绿、疏解建绿、见缝插绿等方式,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丰富的栖息地。平原区通过郊野公园建设及河湖湿地恢复,拓展了绿色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生态涵养区通过自然保护地建设、栖息地保护、水生态恢复,保护北京市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2020年,发现了北京新记录物种70种,其中12种为中国新记录物种。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北京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增加到63家,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增加到60家。全市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将因地制宜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集中向社会公众开放。

未来我国将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永定河   环境质量   北京市   物种   水质   生态环境   北京   环境保护   全市   生物多样性   状况   生态   自然   单位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