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近日一则“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去美国和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和送行的父母,排队千余米”的新闻,让我对留学生家长们挺佩服的,颇有当年义无反顾,“送子上战场”的赶脚。壮怀激烈之余,希望这些远赴异国他乡的学子们能够早日学成,也义无反顾地归来......

说书唱戏劝人方,

三条大路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首定场诗,咱们借着刚才的新闻,聊一位传奇的百岁老人。70多年前,他也是一位留美学生,只因看到一张照片,就放弃了在美国优渥的学习生活条件,放弃了读博的宝贵机会,毅然决然回到了新中国,到底有什么魔力?故事太过精彩,容我慢慢道来。

与党同龄,春城神童,刚上高一,考上大学

他,1921年7月出生于昆明,小学毕业会考成绩全市第一而被誉为“春城小状元” 、“小神童”;上初中时因病休学,在家自学半年,竟然一举摘得昆明市中学会考全市第一名桂冠,让老师和同学敬佩不已;读高一时,日寇侵华,时局动荡,当时的教育部门为了抓紧培养人才,打破常规,允许学习好、有能力的高中生不受年级限制可提前报考大学。消息一出,很多学习好的低年级高中生都跃跃欲试。为了积攒高考经验,他在同学的“怂恿”下也去参加了考试。此时正值1938年,华北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南迁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为中国战时最高学府。谁能想到,才读完高一的他,在考生云集的情况下,出乎意料地竟然直接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了,轰动一时。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西南联大学生履历片

大师璀璨,出题强悍,任你再牛,照给“零蛋”

西南联大的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上大学后,工学院机械系教机械学的是刘仙洲教授,他是清华大学很有名的教授,年仅34岁就担任了中国最早开办的工科大学一一天津北洋大学校长,向来以严格而著称,学生们私底下称其为“刘老大”。有一次刘教授出了一道考试题目,并在题目后面要求将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考试时,他对这一要求并不十分介意,那个时候既没有计算器更没有计算机,所用最高档的工具就是计算尺,而计算尺是靠数格子得出数据的,根本就不可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他在做这个题目时什么都做对了,小数点后的前两位数也都算对了,就是没有将得数精确地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三位,结果刘教授绝不宽恕他这个疏忽,毫不留情地给这道题判了个零分。因为机械学是机械系学生的必修课,得零分对机械系的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事。按照规定不及格者不得补考,必须重修。这件事对他冲击很大,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记忆。此后,不论是计算什么,他再没疏忽过,都认认真真,并将所求数据计算得十分精确。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常常跟身边的人讲:所有的研究都要做到“零缺陷”,否则所有的成果就是零!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国立西南联大校门

抗日救国,工业救国,能源先行

刘仙洲教授从香港来到西南联大,把工学院的学生集合起来,给大家做形势报告,讲抗日形势,“念书为了什么?是为了抗日救国!”,讲得非常有激情,讲得大家热血沸腾、深受鼓舞。

再说今天的主角,在大学不仅受到大师的学业教育,更有抗日救国的教诲。1942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去了一家兵工厂工作,期间有机会返回故乡大理看一看,然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深深地触动着他,刻骨铭心。他在返回昆明途中滞留路边彝族小寨,发现夜晚村民们只能燃松枝照明,吃饭时没盐没米只烧几个洋芋充饥。此情此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回昆明后他决定辞掉兵工厂的工作,到发电厂上班。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工业救国,必先发展能源,因为能源是工业的杠杆。”

赴美求学,寻求良方,看到照片,毅然回国

几年的工厂生活,使他看到了一个严酷的事实:中国的工业太落后。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他报考了当时国家组织的公费留学考试,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这一去,也是冲着“能源”而去的。在美国他几乎就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学习和生活。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宿舍(1948年)

1950年初春,他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开始着手留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当时美国政府为了留住人才,给学习成绩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开出了特别优厚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是,高潮出现了!偶然间他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了一张照片:解放上海之后,人民解放军露宿街头,无人闯入百姓家中。真是南京路上好八连!恰逢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他感慨不已:“我是在军阀间互相打仗,国家被蚕食、被分治的状态下长大的,有生以来首次看到真正为老百姓的军队,感受到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我为此而欢呼,决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这张照片打动了他

一些要好的美国同学听说他要回国,有的劝他:“你博士还没读完,现在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还有的劝他:“美国政府承若给你们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你干脆留下了得啦!”但不管美国同学们如何好意挽留,他都不为所动,铁了心要返回祖国。他一分钟也等不及了,毅然决然放弃美国给的一切,和几十名中国留学生一起踏上了驶往新中国的“克里夫兰总统号”,回国为新中国建设贡献才智。驶向东方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甲板上,几十名中国留学生围在华罗庚教授一家人的身旁,大家的心都向着祖国飞去,所有的话题都是回国后如何建设一个强大富饶的中国。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留学后归国途中在“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上

先当老师,再被密派,隐姓埋名,跨界改行

回国之初,他先是被安排到大连工学院任教,后又被调入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当老师。就在这前后脚的功夫,1957年苏联发射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紧随其后也发射了“探险者一号”卫星。紧接着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主席指令“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事不宜迟。

1958年的一天,本文主人公刚刚上完课,就被通知上海市委有领导找他谈话,他还嘀咕找他什么事,结果领导直奔主题:国家安排调你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这是对外的名字,实际是一个保密单位,你过去专门负责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

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五0八所。

他听完,心里很清楚,虽然要干的事跟自己的专业不同,完全是跨界,但想到这对于新中国来说有多重要,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即使后面要面临着想象不到的困难和压力,还有隐姓埋名,义无反顾地改了行。

除了有人,要啥没啥,土法上马,搞出火箭

发射火箭可不是做数学题那么简单。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政策,要想在高端技术上寻求外援根本不可能,除了人,其他的什么也没有。而他在美国学的又是动力和燃料专业,根本没接触过运载火箭。任务很艰巨,现实很严峻,他只能一边恶补理论一边搞研究,往往是头一天晚上刚学的新知识,第二天就要分享给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同事们。

没有知识可以学,但是没有设备怎么办呢?当时哪有什么电脑?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电动计算机和手摇计算器,甚至干脆拨弄算盘珠子来进行计算。为了计算出完整的飞行弹道,三个人一组,两人负责计算,一人负责校对,几个小组24小时轮班倒,夜以继日地干,计算用的纸堆起来比桌子还高,一个月左右,才算出一条弹道来。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在回忆当初的艰难的创业岁月时,作为技术负责人的他说:“当时就靠两个,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策,二是后来总结的‘两弹一星’的精神。”当时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因客观条件有限,试验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的设备安装在一个由厕所间隔出的小天井里,面积不到5平方米,因为地方狭窄又紧挨厕所,时常有难闻的气味飘出,他和同事们全然不顾,就在这样的地方专心致志的埋头进行试验、认真记录获取的数据。当初工作需要建一座新的试车台,为了给国家省钱,他带领同事们找遍全上海,终于在原江湾机场找到了一座废弃的日本侵略者侵占上海时修建的碉堡,还算合适,就马上改建。数九隆冬,他们临时“改行”当起了建筑工人,搬砖运沙,很快一个防爆、防火的发动机试车台建成,为火箭发动机试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在探空火箭研制现场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成功的路从来不是平坦的。1960年,3次火箭发射任务接连受挫,其中有一次还是被突如其来的狂风吹倒了。但是愈挫愈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一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它就是型号为“T-7”的无控制探空火箭,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有效载荷仅19公斤,却在我们国家的航天史上有着里程碑的重大意义,迈出了奔向太空的关键一步。主席得知此事,直夸奖:“了不起呀,8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要这样,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主席参观探空火箭模型

运载火箭,万里长征,始于足下

现在提起我们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大家如数家珍,硕果累累,无论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还是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都离不开长征运载火箭。而最早在1964年,他就被国家安排担任我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方案论证和设计工作,并负责研制。 “长征一号”的研制则直接得益于探空火箭的技术积累。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点火升空,这位火箭设计者的心却紧张得怦怦直跳。当“长征一号”成功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太空中唱起“东方红,太阳升”的音乐时,没能在发射现场的他痛痛快快哭了一场。因为他做的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空间国家。

肩负使命,返回卫星,再立新功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就像他的孩子,正当“长征一号”多项关键技术已突破,初样研制就快完成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他突然被调离,承担返回式遥感卫星研制任务。没在发射现场亲自为“长征一号”壮行,实在是可惜,但是他没有遗憾。

对于返回式卫星来说,回收技术至关重要。因为实验火箭的箭头都是落在荒凉的大漠中,风吹日晒,口干舌燥,体力下降,这些苦难和艰险,他的团队吃了很多,但从无怨言。一次从酒泉发射的两颗试验火箭的箭头,落到了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沙漠中,他带队直奔漫无边际的大漠开始搜寻,面对风餐露宿甚至可能迷路等重重困难,不到24时就成功找到了箭头,回收了试验载荷和仪器设备。就这样数十次不断地试验,1975年他负责技术设计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尖兵一号”首发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航天界引起轰动。以至于10多年后,欧洲一些同行不无钦佩地讲:中国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上,有两大了不起的成果,一是研制出了氢氧发动机,二是研制出了返回式卫星。

返回式卫星指在轨道上完成任务后,有部分结构会返回地面的人造卫星。返回式卫星最基本的用途是照相侦察。比起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的视野更广阔、效率更高。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在卫星研制现场

以后,他又承担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号”的总体设计。他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力主不追逐世界发展航天飞机的潮流,根据国情只搞载人飞船,得到国家的认可,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上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正确发展之道……

而且他早早就认识到:空间基础设施具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特殊性质,不应寄希望于买别国的,只能立足于自己建造!

该揭开谜底了,没上花名册的功臣

中国航天事业从零起步,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拓荒者。当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长征一号”的主要研制者名字中都没有他的名字,就好像这件事与他毫无关系。

但是共和国怎么能忘记这样一位为了中国航天事业隐姓埋名几十年的人呢?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国家表彰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专家,他的名字赫然列在其中——王希季!当他在“长征一号”的贡献重新被国家提及,他感到很欣慰。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王希季(右二)

而且他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先后担任了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中国卫星总设计师……,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如今他已是百岁老人,心中仍然牵挂着国家的航天事业,为国奉献,矢志不渝.....

百岁院士70年前留学美国,因一张照片毅然回国!亲手缔造长征火箭

参考资料:

1.王希季终身不忘吃“零蛋”

2.王希季:不老“创客”不了情

3.王希季心语

4.王希季:为圆国人飞天梦

5.王希季:国之需,我之责

6.王希季:心系祖国,献身航天的功勋科学家

7.王希季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8.王希季:让中国的星辰闪耀太空

9.“两弹一星功勋”王希季:用爱国情报国志书写航天人生

10.忆写《航天元勋王希季》

11.王希季:中国航天拓荒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美国   探空火箭   两弹   机械系   运载火箭   人造卫星   小数点   联大   昆明   功勋   院士   新中国   上海   中国   航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