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一直以来,无论是汽车发动机,还是航天发动机,都是我国的一大短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在该领域起步晚,起点低。加上各个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导致我国在很多领域都需要自主研发,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最近,我国九州云箭“龙云”80吨级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已经成功通过考核。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三次启动,标志“龙云”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发展轨迹,未来是向着可回收重复使用的方式迈出重要的一步。

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可回收发动机呢?

我国发展可回收发动机的目的,实际上很简单,随着我国的发射任务日益繁重,对火箭的发射有着非常大的需求。未来,如果过全部按照目前的发射方式,实现人造卫星、航天器等发射,将会需要更多资金,造成资源浪费。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因此,我国必然走向可回收火箭发射,让火箭实现重复使用,在未来将会大大减少发射成本和资源的节省。

要想实现火箭可回收,其关键就在于发动机,是否具备可回收能力。目前大部分航天发动机均是完成推进任务后,坠入大气层烧毁,残骸落入海洋之中(极少数会落在陆地上)。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本次,我国“龙云”大推力液氧甲烷发动机,成功完成三次启动,就是可回收发动机的最重要的一步。未来在执行发射任务后,发动机可以再次点火,返回大气层,回到指定位置。这项技术最先实现的就是SpaceX的猎鹰9号。

“猎鹰9号”发射人造卫星可回收的全过程

猎鹰9号目前已经完成了多次星链发射任务、载人“龙”飞船、NASA人造卫星发射任务等等。验证了在多种不同的发射领域上,其运载能力、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肯定。关于猎鹰9号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今天给大家梳理了一下:

第一:一切准备就绪,点火升空。这是各个国家火箭,都具备的基本能力。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第二:在70秒达到一倍音速,一级火箭实现超过77吨的最大推力。这里知道,为什么龙云实现80吨大推力了吧!

第三:再经过6秒,火箭达到最大空气动力荷载点。

第四:猎鹰9号9台发动机关闭,共计发动机工作时间为152秒,这时火箭一级发动机完成推动任务。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第五:再经过三秒,一级火箭与二级火箭发生分离操作,火箭一级发动机任务完成,脱离火箭,继续高空滑行。

第六:二级火箭梅林真空发动机点火,提供95吨最大推力,持续工作6分钟。

第七:整流罩分离,冰抛弃,这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太空垃圾,需要更长一段时间坠入大气层烧毁。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第八:一级火箭部分发动机工作,借助推力减速,准备实现着陆。当航天器的速度足够慢的情况,将会减少与大气层的摩擦,并且不容易被烧毁。

第九:二级火箭推动人造卫星抵达目的轨道,发动机关闭,进行太空滑行。如果需要抵达高轨道,需要二次重启真空发动机继续执行轨道推进。

第十:一级火箭稳定降落在指定位置,完成该工作由飞行计算机、发动机控制器等协调控制完成。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第十一:二级火箭与卫星分离,完成整个太空发射任务。其二级真空发动机将会作为太空垃圾在轨道继续飞行。

这就是猎鹰九号,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的全过程。一级火箭在发动机的控制下,多次点火减速,稳定地将火箭推送至指定的回收区域。由此可见发动机在可回收火箭中的重要性。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中国和美国可回收发动机差距有多大?

说句实话,这差距并不是一点点,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回收发动机,非SpaceX公司的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莫属。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掌握了全流量分级燃烧技术。是什么方式使得推进剂的燃烧效率的最大化?这其中有着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为主燃烧室中富氧燃气和富燃燃气的相互碰撞的结果。这项技术要求非常高。根据介绍其推力目标是310吨,实际上已有200吨级别推力。

在美国还有一个暗藏的航天发动机凶手,那就是亚马逊旗下的蓝色起源推出的BE-4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其理论值最高颗达到240吨级的推力。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其次,就是我国目前我国目前可回收火箭,已经完成试射成功的有TQ-12"天鹊"、龙云等液氧甲烷发动机,其最大推力近80吨级,属于重型火箭发动机行列。中国发动机和美国推力相差160吨,这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中国航天未来将如何突破,这将是一种重要的话题。

80吨级!“龙云”发动机3次成功启动 中美差距160吨,如何突破?

我国航天发动机目前还在大规模的发展中,未来我国必将成为一个航天发射大国,火箭可回收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加油,中国航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发动机   液氧   火箭发动机   中美   人造卫星   甲烷   大气层   猎鹰   推力   美国   动机   航天   火箭   差距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