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飞船火箭往返运输的空间站是必经阶段,但是太贵。未来则是以太空电梯为发展方向,太空电梯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三体》小说中的主人公汪淼研发的纳米材料建造了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抛一根绳子爬到月球上”的浪漫畅想。为什么太空电梯对航天如此重要?因为它能以最经济的手段快速将人和设备送入太空,从而实现航天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在现代航天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其实不是如何让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而是如何逃脱地球的引力。这会消耗航天器绝大部分的燃料,使得将人和设备送入太空变得极其昂贵。以执行过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为例,大约3000吨的总质量有2700多吨都是燃料。更要命的是在这2700吨燃料中有2200吨处于第一级火箭,在点火之后2分半的时间内就会全部燃烧干净,只为克服地球引力将第二、三级火箭送入太空。

假设有一部太空电梯的话,人类就能将阿波罗计划的动力舱和登月舱拆成零部件送入太空,再在太空进行组装。这不仅是节省2200吨燃料那么简单,而是能将阿波罗登月飞船做的更大,携带更多的燃料,飞得更远,进行更长时间的探索。可以说在现有条件下,在人类基础科学没有发生质的飞跃之前,太空电梯不仅是人类大规模离开地球,进行深空探索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航天实现工业化和规模化的基础。

在《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对汪淼如此的重视,甚至不惜动用智子“让整个宇宙为他闪烁”就是这个原因。基础科学大幅领先的三体人,其实并不害怕人类通过太空电梯制造出与之对抗的星际战舰,但害怕人类通过太空电梯大规模逃跑。

今天神舟十二号飞船的顺利发射以及与空间站核心舱的顺利对接,接下来三位航天员将“鱼贯而入”进入核心舱,展开各项科学工作,这标志着中国乃至人类的航天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共同运营的国际宇宙空间站(ISS)此时处于老朽化进程中,也决定了将只使用到2024年为止。因此,将来中国有可能成为“唯一拥有宇宙空间站的国家”。如果我们把送普通人上太空,建立起近地轨道经济活动为目标,建立起规模宏大的“”巴比伦通天塔”般的近地轨道城市群 ,而不是让小规模的空间站成为少数富人的玩具 ,则最大最现实的技术路径可能还是依靠太空电梯技术。太空电梯技术难点最大的还在材料方面,而材料又决定于基础物理和数学。感觉这方面国人肯定能做出贡献,前阵子好像说国内团队制造碳纳米管长度创纪录的,我就立马想到了太空电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今天由神舟12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对接而联想到了太空电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空间站   飞船   巴比伦   阿波罗   太空   电梯   神舟   航天器   基础科学   引力   燃料   航天   火箭   宇宙   顺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