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称人类可能有火星血统

天体生物学的基本主题之一是寻求确定宇宙中生命的起源和分布。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该领域还涉及如何将生命从一个行星系统转移到另一个行星系统。最近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未来如何检测这个有趣过程的痕迹。

新研究称人类可能有火星血统

佛罗里达理工大学天体生物学助理教授 Manasvi Lingam 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完成了在天体物理环境中检测星际泛种的可行性论文),被《天文学杂志》接受发表。

该研究着眼于行星如何被岩石轰击的过程,以及这些岩石中可能存在的生命微生物如何从一颗行星传播到另一颗行星。行星上的生命可能起源于泛精子症,该理论认为,当这些物体与行星表面相撞时,生活在太空尘埃、彗星和小行星中的微生物就会转移到行星上。

在他们的文章中,Lingam 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微生物的存活时间、粒子分散率和喷射速度(撞击导致的物质喷射),以评估星际泛精子症的探测前景。该论文表明,如果排出的带有微生物的物质的速度大于恒星的相对速度,那么成对的承载生命的行星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星际泛精子症的有效诊断。

该团队对各种天体物理环境的模型参数进行了实际估计,并得出结论,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即紧密聚集的环境)似乎代表了评估星际泛精子症可行性的最佳目标。就像核反应堆中的连锁反应一样,行星上的生命可以通过一个带有生命的物体撞击行星(因此播种)而开始,然后该行星上的带有微生物的物体随后被喷射到太空中,传播到该地区有多个行星。

新研究称人类可能有火星血统

除了这种泛种机制外,科学家们认为,生命也可以在非生物系统中通过称为非生物发生的过程产生。通过检查行星上的生物特征,Lingam 和他的团队进行了研究,表明泛精子可以到达邻近行星的距离和有效程度。林甘说道: “我们展示的是,在某些环境中,泛精子症更有利,而其他环境则较少。我们展示的第二件事是,可以使用称为配对相关函数的数学量来区分两个假设(泛精子症和非生物发生)。如果你有一个非零函数,那就意味着泛种是可操作的,如果你有一个零函数,这意味着生命是在彼此独立的世界中创造出来的。”

对林加姆来说,这篇文章不仅可以帮助了解哪些行星受到生物体旅程的影响,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行星如何与太阳系中的其他生命形式进行生物联系。例如,火星上的微生物可能以某种方式来自与地球有关的泛精子症。

他说: “如果我们要在火星上发现生命,我们需要找到好的诊断工具来了解这种生命是否真的是第二次起源,完全独立于地球上的生命,还是从地球上的生命中播种。有证据表明,早期的火星非常适合居住,有自来水,而且温度也可能更高。原则上,生命可能首先起源于火星,然后死亡或进入地下,但随后生命可能传播到地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拥有火星血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火星   星团   天体   精子   行星   微生物   血统   物体   星际   函数   团队   人类   速度   生物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