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坪:再谈思维

人的思想、概念、观点、观念的形成都是思维的结果。人思维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既与一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一个人后天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有关。我们说人的思维是复杂的,是因为它有瞬息万变和超越时空的本领。思维的活跃程度体现着一个人的活力和生命力,思维的深广度则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


一个人既有生命的活力又有通达无碍的思维,这个人就一定能更好地完成他的人生使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

——题记


人从形体上来讲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要说有差别,也就是有些人长得胖点,有的人长得瘦点,有些人强壮点,有些人弱小点罢了。但人的思维却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所以才有“一种米养千种人”、“千人千面”之说。

从本质上讲,人与人的差异不是表现在形体上,而是表现在思维上。这种差异不但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运程,同时也使我们所处的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了。就个人而言,许多事情,成败得失往往在“一念之间”;成为英雄或是走向犯罪也取决于人的思维,可见思维在人生中的作用和在人生命中的作用和在人生命中的重要性了。

东方修炼文化中有个十分普遍和共用的名词叫“悟道”,什么是“悟道”呢?“悟道”实质上就是指思维转换。由此可见,转变思维、转换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对修炼者和不修炼者来说同等重要。

要认识思维,了解思维,首先得从人类思维的产生和变化过程说起。对此,笔者是这样认为的:

人类发展史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创造进化史。

上古时期,人的本性像大自然一样纯朴,在他们的思维世界里没有好坏 、善恶的分别,沒有对大自然和其它生命的抱怨,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自然而然。他们沒有大多的天敌,也不需担惊受怕,能够本能地趋吉避凶,遇到灾难会提前躲开。

他们有预感和本能的感知,这是一种纯先天的思维在后天生存中的展露。当人们受到启示启发,把这种本能以经验的形式去积累,从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把握大自然时,人的后天逻辑思维便诞生了,相应的人的本能一一先天的本能便开始退化了。

首先是一分为二的思想产生了。这种后天思维的萌芽,来源于人们“起心”于他们生存的自然界。本来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当人类主观上“起心”,以旁观者的身份观望这个大自然界时,无形中就产生了自与他有分别的观念,很主观地把人同大自然分离开来了,从而后天的逻辑思维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理念,便由浅而深地开始推演了。

然而这种先后天思维的真正转化,还来源于那些更超然的“圣人”一一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一些适应它的历史人物。这些“圣人”、“真人”,他们的思维更超然、更自觉。当他们在一种自觉又不自觉的态中,他们达到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境况,于是他们对大自然把握更超然更透彻。为了让当时的人类也能有和他们一样的感受,他们便把对世界的认识及一些主观感受以符号、文字、语言等信息载体传给当时的人们,以企使他们得以升呈。无形中这些“圣人”的起心动念,已由先天的灵态转入后天知识化的推理了,并且把这种推理散播向当时生存的人类,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思维。

后天的逻辑思维、后天思维的第一次闪光规律,便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他们的观念由原始古朴一如的浑朴中产生了一分为二,也就是一生二,太极生两仪的变化。他们的思想领域里出现了天地、好坏、善恶、美丑、冷热、黑白、刚柔、高低、生死、大小、粗细、明暗、快慢等的分化,于是一个统一的世界一一原始的大同世界,便在人们的主观一世界里分化成阴阳两个世界。并且,他们认识到这两个世界可以互相转化,阴极则阳,阳极则阴,于是他们产生了方法论:阴阳消长律、阴阳互化律。然而,这种规律的诞生使他们反作用于世界时,不再是和大宇宙同步谐振、顺应大道,而是在本能的基础上再加上他们主观的推演。主观上前进了一大步,客观上就退了一大步。从此时起,人们有了强列的追求心理,生起了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认识和利用自然之心。不再是原始的顺应自然,而是自觉地主动地要去探索大自然。然而,当人们把这些人为总结出来的经验型、规律型的理论用于现实生活时,人的本能便受到了抑制,从而呈现负增值状态。

人们观念中有了冷暖,人们便对地球上的一年四季变化开始用心琢磨,从而想办法去适应这种变化。在冷暖观念未产生之前,他们能本能的适应这种变化,无冷无热,热时不热,冷时不冷,就象现今的一些特异功能。当观念中有了冷热分化,并且在冬天加衣服、夏天减衣服的过程中,人们原本与大自然变化和谐的这种本性功能便退化了。就这样,原先的一体化和后来一分二的转化,究竟是进化了还是使人类退化了呢?

人类从自觉地主动去研究大自然,留心于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时,后天的逻辑推理便呈正增值状态。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广阔,也越来越复杂,系统的理论之树也就越来越枝繁叶茂。

随着人类队伍的不断壮大,地球的不同区域都遍布着人类的足迹。这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些伟人、圣人便又诞生在地球的不同区域,教化人类,引导人类。于是,对自然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把阴阳对立统一的世界观又拓宽了一步。

有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的;也有以金、木、水、火、土为基本元素的;有以成、住、坏、空为认识规律的;也有以生、长、收、藏为规律的;还有以八卦及其转化为规律的等等。总之,人类的认识史已突破了阴阳而分支更细,人类主观地、自觉地把握自然的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可是,人性本有适应自然的能力却又大退一步了。

到了19、20世纪,现代科技的发展,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发展将进入登峰造极的地步,对自然界的认识,分工越来越细,方法越来越全面。人类对外部物质世界的依赖越来越强烈,人的本能便几乎退化殆尽。然而,阴阳转化的规律是谁也没法改变的。正在这种本能危机到来,后天逻辑成果大丰收的时刻,观念的转化便又成了历史的必然。

首先,20世纪末,“道德重建”、“回归自然”、“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等等的呼唤四处响起来了。人类的后天思维在其进步的同时,产生的糟粕开始对人类要进行惩罚了,人的私欲、争贪使人互相仇恨,占有欲成了世界的流行色。再者,大自然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能源危机威胁着人类,自然灾难没法调伏,于是便产生了生存危机。就在此时一阳复生,具有宇宙意识的一些大德大能之人,以其特有的魅力凝聚着有良知、有爱心、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们,于是“万法归宗”、“万教归一”,呼唤大同修,也就不是一个费解的事了。

一个统一、简单、纯朴的世界变得庞杂无序,然而庞杂无序到极点,世界又会向统一、简单、纯朴转化,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潜意识的内在规律。

21世纪是思维转机的世纪;是人类本能调潜的世纪;是宇宙场能大转换的世纪;是美好、和平、安乐的世纪。


作者简介

路易坪,原名路照平,字平原,号道恒。山村农民,1969年2月生,甘肃通渭陇山人。喜欢读书,尤喜欢读一些东方远古文化方面的书,因解析解难之方尽在其中。时不时的写一些语言文字,也不时的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和一些网络媒体。《探索者随笔一一人类的出路在哪里》、《也谈思维》、《有感于圣人的不言之教》、《我读古圣贤大德》、《我读中国文化》、《我读伟人毛泽东》、《我读二十一世纪》,是其自认为的代表作。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背靠远古,面向未来,再而精进,劣汰优升。面对当今人们文化和信仰的缺失,他提笔写下了这么的话语:一笔落定千秋月呼唤万水千山志你我知春还自然探源寻古永志坚他不仅是东方传统文化的弘扬者,而更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参研者、大乘修炼者。一个大乘修炼者,他是这么说的:心游天地外,思入造化中。格物识自性,致知思维升。正心物我融,诚意感应真。集神物通灵,化物济群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大乘   路易   思维   圣人   逻辑思维   阴阳   主观   本能   大自然   后天   规律   观念   人类   自然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