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断言必然失败,华为与特斯拉竞争,华为的底气何在?

2019年4月22日,马斯克在特斯拉一场活动上断言激光雷达是愚蠢的,必然失败。

马斯克断言必然失败,华为与特斯拉竞争,华为的底气何在?

2020年12月21日 ,华为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峰会上号称要将激光雷达成本降低至200美元以下。

2021年4月17日,北汽极狐宣布推出阿尔法S,搭载的激光雷达成本已经降低到200美元。

不是噱头。

也不是口号。

而是实实在在的量产。

华为一直都是这样,心中有数,从不画饼。

芯片技术被遏制,华为跳出钳制,自主研发麒麟。

马斯克断言必然失败,华为与特斯拉竞争,华为的底气何在?

系统被禁用,华为祭出鸿蒙,打破包围圈。

提前布局,成为5G规则全球领导者。

这一次,又是用激光雷达震惊了新能源汽车领域。

十年埋头研究,一朝破土而出,这就是华为,中国科技的骨气。

它总是敢为人先,不愿在别人踏平的道路上添砖加瓦,更愿荆棘丛里走出自己的路。

那么,令华为再次增光的激光雷达是什么?

为何被称“奇迹”的马斯克都断言激光雷达必然失败?

而华为出手就颠覆其断言,究竟底气从何而来?

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华为为什么能降低激光雷达成本实现量产,一举推翻马斯克断言背后的原因。

想必大家都知道,对自动驾驶而言,感知外界是很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关键一环。

而目前感知外界的方案主要有两种:摄像头和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简单而言,就是将激光束发射出去,接触到物体反射回来,再进行适当处理,最后就能得到物体如距离、速度、高度等信息。

摄像头,即模仿人认知世界的方式。

人类通过眼睛等方式不断收集外界信息集成在神经网络,从而形成对外界的认知。

摄像头简单来讲就是模拟人的眼睛,收集大量外界信息,进而通过算法形成自己认知,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但在生活中,小伙伴们有时也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东西吧?

摄像头亦是有如此缺陷,它模仿人的认知方式,就有一定概率遇到自己不能认知的东西,用于自动驾驶时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而自动驾驶汽车运用激光雷达后,就能形成一个精确的三维立体图,而不是根据已经建立的信息网去认知,大大提升了安全度。

但马斯克的特斯拉却在两种方案中选择了摄像头。

马斯克断言必然失败,华为与特斯拉竞争,华为的底气何在?

此时,小伙伴可能就疑惑了,为什么马斯克不选择更好的激光雷达呢?

其实是因为成本。

小伙伴如果了解过他提出用不锈钢建造飞船外壳从而节省成本,就不难理解他会为了成本选择摄像头。

激光雷达研发成本高昂,同时制造成本也高。

以前,64线激光雷达高达8~10万美金一台,折合人民币大约50~70万。

小伙伴可以想一想,仅仅一台雷达就几十万,一辆车还需要多个雷达,那么最后成品车得多贵?

而相比之下,摄像头成本就便宜很多。

所以,马斯克才会选择摄像头,并断言激光雷达注定失败。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又会问,为什么激光雷达这么贵?

主要是激光雷达为了保证整个运行过程稳定,使用的高端元器件和精密机械使得成本价格直线上升。

马斯克断言必然失败,华为与特斯拉竞争,华为的底气何在?

因此华为能够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到200美元是非常了不起的,也可管中窥豹,其科研实力非凡。

那么华为到底有什么非凡的实力可以颠覆自动驾驶领域领头人—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断言呢?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就是华为强大的科研投入。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华为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近十年累计达到4850亿元。

在武汉的华为激光雷达研究中心,有着上万人辛苦研究。

这么高的投入,这么多的人力,为华为颠覆马斯克断言打下夯实基础。

第二个底气就是华为拥有的通信优势。

早在十年的报告中,华为就布局了汽车行业。

在2013年就推出了“车联网物业部”,随后多年,不断推出相关产品。

同时,由于通讯行业的积累,即便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其而言比较新,华为也能快速建立制造链,并且整合人车交互、智能车云等方面的能力超强,能快速提出自己的汽车解决方案。

而此次发布的阿尔法S中,华为就提供了30多个智能化零部件,将独立打造的汽车解决方案落到实处。

可以说阿尔法S除了外壳和电机电池,所有智能化技术全是华为提供。

相信小伙伴都听过特斯拉的大名。

而华为进军汽车行业不能绕过的对手就是特斯拉。

可能这里小伙伴就会疑惑,特斯拉在行业深耕多年,华为靠什么同它竞争呢?

毫无疑问,激光雷达。

这并不仅仅是两种方案的不同,而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只是目的地相同。

但相比摄像头成像的模模糊糊,

马斯克断言必然失败,华为与特斯拉竞争,华为的底气何在?

激光雷达的3D高清图更香

马斯克断言必然失败,华为与特斯拉竞争,华为的底气何在?

它对于周围环境、极端天气的应对更好,同时它还价格便宜。

更重要的是,华为在研发激光雷达时,就做了特殊情境应对方案和引入车规级要求,使得方案更加贴合室外环境运行要求。

而反观特斯拉,采用摄像头模拟人类认知方式在应对极端情况或者算法失灵时,很容易产生事故。

相信小伙伴都有关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吧。

很多人声称是它算法优先级设置有问题,具体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但由小见大,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还有待提升。

华为采取的方案比特斯拉更为优秀,同时拥有深厚通讯底蕴;特斯拉深耕多年,经验和信息更加丰富。

两大企业强强对决,未来,华为一定是特斯拉的最大对手。

如果看过上一次华尔街点灯熬夜在断供日期前为华为备货的场景,就能明白华为实力有多强大。

如果你看过华为面对美国步步紧逼,却沉着打出自己的应对牌,你就能理解何为华为的骨气。

那么进军汽车行业,华为也必然能走出自己的路。

好了,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留言区留言讨论,对内容感兴趣的,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加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特斯拉   华为   断言   阿尔法   底气   算法   汽车行业   认知   外界   摄像头   激光   成本   竞争   方式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