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紊乱或可增加抑郁风险,早睡早起的人更幸福

昼夜节律,即人们常说的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可见,生物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物钟紊乱或可增加抑郁风险,早睡早起的人更幸福


先前有研究显示,昼夜节律紊乱会改变肿瘤细胞周围的微环境,使其对
肿瘤的生长更有利,也阻碍了人体的自然免疫防御。同时,轮班工作或定期改变时区,可能会更加的抑制免疫系统。当然,也有研究显示,昼夜节律紊乱会增加抑郁和焦虑风险。昼夜偏好不同的个体,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早睡早起出现患抑郁风险较低,而晚睡晚起则可增加抑郁风险。

近日,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杂志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睡眠模式与自然生物钟背道而驰的人更有可能患有
抑郁症和拥有较低的幸福感。也就是,早睡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较低,并能提高自身幸福感。

先前该研究团队确定了351个与昼夜偏好有关的
遗传变异。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英国生物库中451025名英国个体的昼夜偏好数据,探索分析与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社交时差”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工作和闲暇期间睡眠模式的变化。他们通过腕戴式活动监测器对超过 85,000 名参与者进行了测量,并获得睡眠数据。

研究结果发现,有62.6%的参与者为早起偏好,这类人群的特征通常为年龄较大,女性,身体质量指数(BMI)较低,且吸烟者较少。而且与自然生物钟不一致的人群更有可能患抑郁和焦虑,并且幸福感较低。

生物钟紊乱或可增加抑郁风险,早睡早起的人更幸福

昼夜节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与晚睡晚起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出现抑郁症状的几率较低(OR:0.79,95%CI:0.77,0.81),且早起对抑郁症具有保护作用。此外,早睡早起比晚睡晚起的人主观幸福感更高,较少出现昼夜节律失调。早起的人有更高的幸福感得分(OR:1.29,95% CI:1.26,1.32)。该结果在男性和女性中一致。

生物钟紊乱或可增加抑郁风险,早睡早起的人更幸福

昼夜节律与主管幸福之间的关系

另外,研究人员还建立在轮班工人昼夜节律失调的现有证据基础上,得出轮班工人经常违背自己的昼夜偏好,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轮班工人患抑郁症风险更高,且幸福感更低 。先前研究发现,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的人的生物钟与基因有关,而由基因导致的早起可能带来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患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风险也更低一些。

总之,该研究显示早起的人更有可能与自然生物钟保持一致,且患抑郁症的风险较低,并能提高自身幸福感。(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Jessica O’Loughlin, Francesco Casanova, Samuel E.et al.
Using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methods to understand whether diurnal preference is causally related to mental health.Molecular Psychiatry (2021). 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1-01157-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生物钟   早起   抑郁   风险   节律   英国   紊乱   研究人员   昼夜   心理健康   主观   先前   幸福感   睡眠   工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