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二)

早在17世纪,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尔就提出过一种太阳系形成理论——漩涡形成说。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二)

他认为宇宙各处都充满了物质,物质由火、气、土三种元素组成,并且物质运动的轨迹是圆形或者环形,而我们的太阳系就是这些物质在运动中聚集形成的,中心温度高对应的就是太阳,而四周边缘温度低,产生了行星。然而这样的理论并不严谨,在细节方面很模糊,顶多算个定性的理论,让我们知道了行星与太阳都是物质元素的产物。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二)

后来到了18世纪末,还是法国的科学家拉普拉斯,他提出了太阳系的前身是由星际尘埃和气体构成的星星际云,而星际云在受到外界影响后,在引力作用下,会产生整体收缩的行为,而其自转会加快,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角动量守恒,这一点很好理解。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二)

考虑到这一点之后,那么星际云在一边收缩的同时也在一边加快旋转速度,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原先团状的星际云开始逐步的转为盘状,这就是我们的原始太阳系,被称为太阳星云。

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八大行星的轨道平面为什么近似重合,轨道形状为什么接近圆形等问题就有了很自然的解释,因此拉普拉斯关于太阳系形成的理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正确的。

然而就如这世上没有所谓的真理一样,18世纪末提出的太阳系形成理论自然不会维持的太久,随着天文观测以及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行星的形成并不是由冷却的星际云形成,因为这些星际云并不会一直维持一个整体,实际上在收缩旋转过程中,大块的星际云会分裂成数块小星际云,而这些小星际云才是原始太阳系。

那么关于一块最后终将成为太阳系的星际云的形成过程,人们倾向于用凝聚理论来解释更为合理。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二)

顾名思义,凝聚理论的核心就是凝聚,它认为在原始的太阳星云中存在大量的星际尘埃,这些尘埃将会在行星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两个作用:

①可以帮助星云更快的冷却

我们知道当星云凭借自身引力开始收缩时,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在这中间会受到热运动的影响,因为不断的收缩会导致中心温度持续上升,而温度上升则意味着大量的星云内部分子热运动加强,内部压力就会上升,那么引力作用就会被相对削弱。

②成为凝结核

从字面意思,这个过程很好理解,就好比雪花的形成,除了低温、充足的水汽之外,还需要由凝结核的存在。而星际尘埃正是充当了凝结核的角色,一开始它可以吸附周围的零散原子,体积慢慢的增加,而随着体积和质量的增大,它的吸引能力将会越来越强,如同滚雪球一般,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吸积”

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二)

大约需要10万年的时间,这些四处运动的星际尘埃就会吸积成直径数百公里的小天体,此时它们的引力已经非常可观了,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小天体会吸积更多的物质,或者小天体们之间相互碰撞聚集就有可能形成原行星,因此科学家们给这些小天体起了个非常恰当的名称,叫“星子”。

就在这样的疯狂吸积以及疯狂碰撞中,大概过去了一千万年的时间,太阳系的组成初具规模,由八颗原行星、数十颗原卫星以及一颗原太阳组成,我们注意到,在行星、卫星、太阳的开头都加了一个原字,说明此时的太阳系和现在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本篇内容结束,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太阳系   拉普拉斯   这一点   法国   天体   星云   引力   行星   星际   尘埃   物质   温度   过程   理论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