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三)

在上两篇文章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一),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二)中,我们介绍了哈勃望远镜能够拍到宇宙过去的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简单了解以下哈勃深空场、哈勃超深场、哈勃极深场,着三张照片所包含的信息吧。

哈勃深空场

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三)

这张照片时哈勃望远镜在1995年12月18号到28号,耗时十天所拍摄出来的,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哈勃望远镜在这十天内,每时每刻都在盯着宇宙中的同一块区域(拍摄目标位于大熊座附近)。因为哈勃望远镜时处于地球轨道上的,它时刻都在移动,大约每隔100分钟就要绕地球一圈,因此在这十天内,哈勃望远镜总共绕了地球150圈,一共拍摄了325张照片,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哈勃深空场照片,正是这几百张照片加工出来的。

而且因为拍摄数量很多,所以很多在某一张照片上亮度很低的点,都能在哈勃深空场这一张上被明显的显示出来,其中拍摄到的亮度最低的天体,其亮度仅为我们肉眼所能看到最暗天体亮度的四十亿分之一。

这张照片上一共包含了两千多个星系,其中包含了一些在宇宙大爆炸后仅过了10亿年后产生的星系。

哈勃超深场

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三)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天炉座的一块区域,这块区域有多小呢?其角直径大概只有满月的五十分之一,如果从地面上的天文望远镜看去,只有满眼的荒芜暗淡,根本看不到一点星光,然而借助于哈勃望远镜的高级巡天照相机、近红外照相机以及多目标光谱仪,我们在这块区域里发现的星系数量大约有一万个,而且在这一万个里面,还找到了一百个左右的古老星系,这些星系的诞生时间大约是宇宙大爆炸发生后4到8亿年间。

当然了,包含如此所星系的哈勃超深空场照片,实际上是高级巡天照相机和近红外照相机以及多目标光谱仪分开拍摄的,其中高级巡天照相机起主要贡献,从2003年的9月份到2004年的一月份,历时共113天,总共拍摄800张照片,曝光时长达一百万秒,呈现出了哈勃超深空场里的大部分内容,其中拍摄到的最古老星系,其年龄大约为130亿岁,也就是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第八亿年。

然后由于咱们之前所讲到的原因(古老星系所发出的光,在经过宇宙膨胀后会发生红移,一般相机就无法识别了),因此哈勃望远镜中的近红外相机和多目标光谱仪就对这块区域又进行了一次拍摄,很成功,红外相机拍到了更为古老久远的星系(每分钟才能接收到一个光子信息),时间点为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4亿年。

哈勃极深场

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三)

这张照片实际上是哈勃超深场的深入版,于2012年被美国航天局发布,它所包含的星系大约有5000多个(也就是哈勃超深场的一半),但里面包含了哈勃超深场所没有的星系,毕竟哈勃超深场是2003年到2004年拍摄的,后来在2009年,人类又给哈勃望远镜升级了装备,安装了广角照相机三号,它所能看到的星系比2003年的红外相机更远,其中最古老的星系,其诞生时间大约在宇宙大爆炸后的4.5亿年左右。

而我们知道宇宙的年龄是138.2亿岁,也就是说哈勃极深场将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直接推到了133.5亿年前。

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三)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但随着观测的不断深入,哈勃望远镜所能看到宇宙历史的难度也会大幅上升,毕竟宇宙膨胀对那些更加古老星系所发出光线的红移效果会更强,因此人类目前也在研制新一代的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它将比哈勃拥有更高的红外探测本领,因此理论上它的将会看的比哈勃更远。

但总的来说,如果人类仅仅依靠电磁波,想要了解宇宙更多更久远的过去是有个上限的,毕竟宇宙中的第一缕光明出现在宇宙大爆炸后的38万年。

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三)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如果人类想要更加了解宇宙极早期的情况,引力波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纪录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观》

哈勃望远镜:凝视宇宙一隅,看见久远的过去(三)

本篇文章的内容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阅读!

以后还会不断更新精心准备的通俗科普长文!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望远镜   久远   韦伯   詹姆斯   宇宙   空场   光谱仪   星系   照相机   亮度   古老   人类   区域   目标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