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主义:‘复宠’的团购卖菜,巨头们的香饽饽

品质主义:‘复宠’的团购卖菜,巨头们的香饽饽

一场疫情,为很多事情按下了快进键。这其中就包括最近‘复宠’成香饽饽的团购卖菜。作为同处社交商业圈的圈内事,小品简单跟大家聊聊社区团购这事儿。


01

什么是社区团购

社区团购实际是个“不太新的新生事物”,4年前,就已具雏形了。

品质主义:‘复宠’的团购卖菜,巨头们的香饽饽

那到底什么是社区团购?涉及到里面的采供、仓送、运营、利益分层等整个链条,较为复杂,小品就从2016年已经萌生的社区团购的雏形,可以举个非常非常简单通俗的例子来解释——

小T居住在城里的某小区,有亲戚在城外郊区承包田地,经营种菜大棚。
有一天,小T在社区超市买菜,看到了隔壁王姐,搭话时候,王姐一直抱怨,超市的菜心又贵又难吃。

小T说,对呀,还是我亲戚家种的又甜又便宜,不过只能批发,一买就需要购入100斤。

小T想了一下,问王姐,要是有购入意向,那帮大家批发回来,分给大家看合不合适。王姐一听,这是好事啊,于是愉快地接受了。

于是小T和王姐顺便联系了小区别的邻居,建了一个50人的微信群,用来统计购买意向,货物到了,分发给大家。

当这个微信群的人数变成500的时候,有当地的商家联系小T,提供一些商家水果蔬菜打折的信息,有人下单就给小T提成。社区团购的生意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这个例子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小T。

可以说,社区团购就是起源于像小T这样的社区微信群主,门店小老板,微商从业者等等。而有一些聪明人盯上了小T这些人的价值(有流量),组建了平台,聚合这些散落民间的小A、小B......小Z们,形成规模性的分销散货的代卖团长。

通过组建参与者:供应商--平台--团长--顾客,协调好三者的利益分配,社交团队的模式也就成形了。

品质主义:‘复宠’的团购卖菜,巨头们的香饽饽

我们还是以卖菜为例,就是将之前的菜市场/超市搬到一个手机APP商城里,各种团长就是原来的菜场的摊贩,让卖菜这件事,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能完成。

——而小T从最初的社区的微信群主,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平台的代卖团长,也成为了整个社区团购闭环的最‘中流砥柱’的那一环。

02

‘复宠’的社区团购

2018年,社区团购就曾迎来过一段大爆发期,各区域各品类各路大神各显神通,融资喜讯频传。

到了2019年,社区团购却急转直下,毛利极低、履约成本居高不下,行业遭第一轮洗牌。

最后,厮杀当中,活下来的只有像:兴盛优选、同程生活、十荟团和食享会,屈指可数。

而今年,疫情刺激下,各大巨头突然都盯上了“卖菜的”这门子生意,再度扬起战旗,遇冷的社区团购再度“复宠”。

美团、拼多多、滴滴、饿了么、阿里、京东纷纷杀入,互联网巨头们和“卖菜的”抢起了生意,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疯狂补贴。

品质主义:‘复宠’的团购卖菜,巨头们的香饽饽

首当其冲的是各个平台的‘地推铁军’。他们被派往全国各地各个角落,扫街、扫楼、拉团长,业内俗称“跑团”。于是乎,经常出现同一个店同一天被好几拨人轰炸四五遍的情况其中好几拨还是自己人。

于是乎,社区里原本还在唠嗑聊天的小T们、小卖部老板们,突然就站在了社区团购的风口,成为团长,帮助卖菜,坐等收钱,同一个人或者一家店,同时担任4/5个平台的团长,似乎成为行业的标配。

于是乎,大爷大妈们也兴冲冲地加入了“薅羊毛”大军,1分钱一袋盐,1元多一斤的蔬菜,与菜市场超市对比之下的价格反差,使得社区团购自带致命的吸引力。

这就是当下社区团购的典型状态,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先播种,后收割,薅多少,都被割。”

买菜补贴战火熊熊燃起,丝毫不亚于当年“千团大战”。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社区团购已经烧红了一片天。有机构就预测,到2022年,社区团购市场规模将会超千亿元。

品质主义:‘复宠’的团购卖菜,巨头们的香饽饽


03

传统菜场会不会消亡?

不过,对于社区团购,小品看到网上有很多吐槽和争议。

有人说,社区团购现在的补贴之举,都是为了未来赚走你更多的钱而设的局,参考之前的出行补贴大战,外卖补贴大战,都是前车之鉴。

有人说,传统经销商利润模式被颠覆,社区菜市场生意正被不断挤压,老牌”夫妻店“、摊头卖菜的将会被逼迫到无利可赚,最后关门失业。

在小品看来,关于卖菜补贴这事儿,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是简单地认为谁颠覆了谁,而是新的模式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

的确,巨头和资本的涌入短期内会造成一些“乱象”,但中长期来看,这一商业模式对于社会的正面价值仍有相当潜力。

品质主义:‘复宠’的团购卖菜,巨头们的香饽饽

至少,线上互联的介入,让买菜买肉这件事也可以享受到了互联网的便捷红利。

而且,我们可以想象,在社区团购市场成熟之后,互联网公司或新的进入者或有可能真正改造整个供应链,甚至去改造农业生产模式,更加优化产品和消费者的供求关系。

这是互联网介入任一领域都会带来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未来,至少对于买菜买肉这件事,我们可以期待得更多。


04

拥抱趋势,将线下生意做到线上去

回答上一个版块还没有给出的答案。

小品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传统菜场并不会因为这次而消亡,夫妻店、流动摊贩也仍旧有存在的理由。

至少,它们能够满足线上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服务之外的服务。对于菜篮子的事,小品认为未来可能就是新旧模式并存。

不过,从这次巨头们的卖菜之争,我们也要再次唤醒诸位看客们的危机意识——因为对于任何行业来讲,我们必须要拥抱趋势,实现顺应趋势的转型,不然,很容易就被时代、被趋势给扼杀于无形。

对于零售领域来讲,传统模式必须要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变,线下实体店也必须进行彻底的线上化转型。

很早开始,人们都开始把线下的生意搬到线上去赚钱了。比如早期的以淘系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对线下生意的颠覆,又比如前些年手机微商的爆炸性的红利。等到微商偃旗息鼓之时,这几年又通过依托个体社交链接模式的社交电商,继承并升级了衣钵,再度翻红。

线上化是不可阻挡的大势。而且,这种趋势在未来将会越来越细分,越来越细致。团购、外卖、买票、打车、短租、旅游,包括教育、培训、美容、穿搭等等,各种千团大战将会冲击着你生活或者生意的各个方面。

品质主义:‘复宠’的团购卖菜,巨头们的香饽饽

对于巨头们的‘疯狂’作为,我们不置可否。毕竟,流量可以靠短期烧钱烧出来。毕竟,谁率先读懂了用户的需求,谁就能离用户更进一步。毕竟,一些新的模式终将会给用户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创造更美好未来。

最后,小品觉得,我们还是要顺应形势,做一些符合生意本质和发展趋势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夫妻店   饽饽   菜场   雏形   菜市场   团长   社交   小品   大战   生意   主义   品质   趋势   传统   超市   模式   时尚   平台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