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的公司华为 早期 艰辛创业故事

边缘市场可能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了。其实哪怕就一个人,几万块钱的积蓄,想做些风口旁边的小生意也当然是有机会的。之前大码女装,宠物殡葬,低热量零食等,都是在边缘市场发家的。

做些冷门的小生意,满足小众群体,或者满足大众群体的低频需求。但是冷门生意具体去哪里找?怎么去思考它能不能实施?

新冠疫情以来,很多人在工作或创业中都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经济大势不好,市场销售惨淡,直接导致收入下降。前两天有个正在创业的朋友给我打电话,问沈老师,你说现在市场都萎缩了,还怎么赚钱?」其实最近问我类似问题的朋友不止他一个,几乎每次我都会给他们讲讲任正非采用逆向思维打开边缘市场的故事。

说起任正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孟晚舟的父亲。你不要看他现在是中国最成功的的企业家之一,带领华为在国际竞争中攻城略地,其实在创业早期他也和当下的很多小微创业者一样,缺钱、缺人、缺技术、缺经验,最要命的是缺市场,没人下单。

任正非在 1987 年,那年,。创办华为,那个时候中国的通信市场几乎完全被外商垄断,外商有资金、有技术、有经验,华为处在明显的逆境,是绝对的弱势方,怎么看都没法从外商手里抢到市场。这种情况下任正非是怎么做的呢?其实说起来也简单,正面打不过咱们就侧面突围,你占领城市,我就农村包围城市。

当时省会和大城市的通信市场被跨国公司垄断,但其他小城市并不是这样。因为像爱立信、朗讯这样的跨国公司看不上小城市的市场,当年爱立信在整个黑龙江只有三名员工,主要负责哈尔滨的业务。这里面就藏着任正非的机会。

于是,他绕开省会这种群雄盘踞的主流市场,开始从小县城和农村这些边缘市场入手,光是黑龙江一个省,他就派了 200 多人过去,下到各个县里去,不放过每个县电信局的本地网项目。如果说爱立信吃的是省会市场的大蛋糕,那华为当时吃的就是各个县城的蛋糕渣,别管渣不渣,吃饱了就行,再者说,这蛋糕渣拼在一起也是一个大蛋糕!

华为最初在国内站稳脚跟,主要靠的就是县城这种边缘市场,聚小成多。后来任正非把目光放到海外,采取了同样的策略。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哪里市场大去哪里,而是先避开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的主流市场,从非洲、拉丁美洲这些国际通信领域的边缘市场入手,先挑肉少的骨头啃。

这和现在很多人抢着跟随风口创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和战略,这里没有好坏之分哈,只是说任正非的这种做法可能更适合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微竞争者。任正非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了盐碱地市场的概念,把国际市场分为两种,一种是肥沃的良田,比如欧洲,一种是贫瘠的盐碱地,比如非洲。良田好是好,但是早就被人占领了,盐碱地产出低,是坏处也是好处,因为大公司看不上,华为才有机会。所以华为最开始参与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就定在了非洲。

后来,华为在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边缘市场立住脚,准备进入欧洲,也是先从边缘市场进入,从欧洲最穷、最艰苦的地区打开市场,先啃优势竞争者不愿意啃的骨头,然后再慢慢向欧洲的主流市场拓展业务。

任正非选择从边缘市场切入主要有三点好处:

1 是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激烈,成功几率大。边缘市场可以最大程度避开行业巨头的打击和碾压,使小微竞争者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在一片蓝海里占领市场的机会更大。

2 是试错成本低,尤其有利于缺乏经验的从业者积累经验。边缘市场一方面体量相对较小,另一方面竞争不激烈,所以对错误的宽容度相对要高,犯了错马上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造成的损失一般也不会太大。

3 是从边缘市场也可以赚到大钱。不要觉得边缘市场规模小就赚不到钱,有的时候是主流市场上的一千块钱有一百个竞争者抢着分,边缘市场虽然只有一百块钱,但只有三五个竞争者来分,你看华为早期就投入巨资进行科技研发,这些钱不都是从中国的农村、县城和非洲兄弟那挣来来的吗?

对缺资金、缺经验、缺人脉的小微竞争者来说,边缘市场可能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了。接下来可能就有朋友要问了,那怎么才能发现边缘市场,并且从众多边缘市场里找到最有赚钱潜力的那个呢?其实不难,我们给你准备了六个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华为   拉丁美洲   爱立信   盐碱地   非洲   欧洲   竞争者   块钱   省会   县城   边缘   艰辛   主流   经验   机会   时尚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