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和杨小凯: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是否到了下结论时候?

原标题:林毅夫VS杨小凯: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

林毅夫和杨小凯: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是否到了下结论时候?

大家可能对杨小凯的学术不甚明了,但当年他与林毅夫关于“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的争论曾引发极大争议和关注。十年后,在杨小凯十周年追思会上争论依然在继续。本期干货介绍我们为什么在10年后还要怀念杨小凯,林毅夫和张维迎又为何产生巨大的争论。

林毅夫和杨小凯: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是否到了下结论时候?

1、杨小凯的后发劣势观点认为:后发国家如果没有制度的跟进,其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甚至彻底失败。

2、林毅夫的后发优势观点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就可以持续下去,而制度变革非必要条件。

3、张维迎主张政府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创造给人自由的环境、法治、包括产权制度的保证。

4、林毅夫和杨小凯两人的根本冲突在于:杨小凯认为后发国家如果没有制度的跟进,其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甚至彻底失败;而林毅夫则主张只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就可以持续下去,而制度变革非必要条件。

5、林毅夫和张维迎的交集:林毅夫并不完全否认法治、产权的重要性;张维迎也不主张政府不确立经济秩序,实行完全的自由放任。

林毅夫和杨小凯: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争,是否到了下结论时候?

干货太多,请收藏后慢慢阅读。以下为文章全文。

大家可能对杨小凯的学术不甚明了,但当年他与林毅夫关于“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的争论曾引发极大争议和关注。十年后,2014年7月,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杨小凯十周年追思会上,争论依然在继续。但争论的当事人已经发生变化,一方依旧是林毅夫,而另一方则换成了张维迎。两人论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手到底应该放在哪里”。

从当年的杨、林之争到现在的张、林之争,无疑都对当下经济增速已经放缓甚至下滑的中国意义明显。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中国是要完善制度建设,还是继续只顾经济发展?中国是要继续发挥政府作用,推崇“中国模式”,还是应该逐步退出经济领域,废除审批管制?回顾三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希望能在他们思想的争论中给中国的改革以启迪。

(来源:腾讯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劣势   复旦大学   优势   难以为继   干货   会上   必要条件   不甚   中国   法治   经济发展   当年   观点   制度   政府   时尚   林毅   杨小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