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摆鸿门宴,活埋汪寿华,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杜月笙摆鸿门宴,活埋汪寿华,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众所周知,作为青帮三巨头之一的杜月笙,当年在上海非常有势力,可以说是呼风唤雨。1949年解放上海的时候,杜月笙本来在上海根基稳固,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举家搬迁,离开了上海前往港岛,至死不敢回大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杜月笙杀害了一个名叫汪寿华的人。那么,汪寿华究竟是什么人,杜月笙为什么要杀害他?

杜月笙摆鸿门宴,活埋汪寿华,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青帮三大亨

汪寿华,1901年出生于浙江诸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晚清的一个秀才,非常重视教育。在父亲的教育下,汪寿华从小就开始读书识字,为他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后来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接受了进步思想。1923年,汪寿华加入组织,成为上海区委军事特委成员,先后多次组织进步活动,指挥了工人起义,是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的主要牵头人之一。

杜月笙摆鸿门宴,活埋汪寿华,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汪寿华

杜月笙为人圆滑,八面玲珑,非常注重处理和各方的关系。早期,他并没有什么鲜明的立场,甚至还曾经协助我方开展了一些活动,为此,在上海负责工运的汪寿华经常和杜月笙打交道,两人非常熟悉,按江湖辈分来说,汪寿华算是杜月笙的师叔。

1927年3月21日,汪寿华组织上海工人起义并取得胜利。此后,工运发展迅猛,据统计,加入总工会的工会多达500余个,会员有80多万人,工人纠察队员2700多个人,拥有步枪4000多支,机枪20多挺。蒋氏看到上海工会实力壮大,非常紧张,很想除掉汪寿华,但自己又不便出面,思来想去,决定让杜月笙杀害汪寿华。这个青帮头子,也想通过帮助蒋氏除掉汪寿华捞取资本,两人一拍即合。

杜月笙摆鸿门宴,活埋汪寿华,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上海工人纠察队

1927年4月11日,经过精心准备,杜月笙在家里摆下“鸿门宴”,邀汪寿华到家里吃晚饭。在当时紧张的局势下,这个饭局显得有些诡异,汪寿华及时向组织作了汇报,上海负责人罗亦农提出,为安全起见最好不要去。但汪寿华坚持要去赴宴,他觉得这样可以更好地摸清楚对方的底细,揭露其阴谋,更好地团结工人。

出于安全考虑,组织委派李泊之陪汪寿华一同前往。两人即将抵达杜月笙的家中的时候,汪寿华要李泊之下车,在杜月笙住处附近等他,一旦他2个小时后没有出来的话,就说明发生了意外,要他迅速报告组织。

杜月笙摆鸿门宴,活埋汪寿华,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我军开进大上海

汪寿华进入杜月笙家,被杜月笙的打手芮庆荣、高鑫宝、马祥生、叶焯山等人团团围住,用棍棒打昏。杜月笙听到惨叫,大声喊道:“不要在我家里把他做掉,否则以后没人来我家做客,把他活埋了!”

几个打手就把打昏了的汪寿华装入麻袋,残忍地埋到了沪西枫林桥,汪寿华牺牲,年仅26岁。

第二天,将氏发动了“四·一二”事变,80多万人的上海工会变得群龙无首,几千名工人被杀,上海血流成河,杜月笙为此得到蒋氏的奖赏,被封为少将参议。

杜月笙摆鸿门宴,活埋汪寿华,自知罪孽,至死不敢回故土

上海市民载歌载舞,庆祝解放

解放上海前夕,蒋氏曾邀杜月笙前往台岛,有关方面也曾通过秘密渠道和杜月笙见面,提出会对他宽大处理,希望他留在上海。

杜月笙既没去台岛,也没有留在上海,而是带领一家老小搬至港岛。杜月笙患有哮喘病,非常不适合岛上潮湿的环境,但杜月笙自知罪孽深重,最终没有离开港岛半步,一直到去世。

上海解放前,杀害汪寿华的凶手芮庆荣、高鑫宝已死,马祥生、叶焯山因为不舍得放弃上海的产业和财物,带着侥幸的心理留在了上海。1950年年末,上海市民在枫林桥附近挖到了汪寿华的遗骸。不久,马祥生、叶焯山被捕并被公审,马祥生、叶焯山被判死刑,并在枫林桥汪寿华被杀害的地点被枪毙。

杜月笙在港岛通过报纸得知马祥生、叶焯山被捕后枪决的消息,心理压力非常大,不久就得了重病,1951年8月16日死亡。死前,他的愿望是葬在上海,但未能如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鸿门宴   港岛   诸暨   特委   纠察队   工运   台岛   青帮   罪孽   打手   故土   枫林   浙江   上海   工会   工人   组织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