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锦鲤”知多少

小编:安娜

双十一期间,想必最近很多朋友都被王思聪的转发抽奖刷了屏,两篇微博短短几天内转发量就超过了千万,参与者纷纷转发锦鲤祈福,期待自己成为那一位中奖的幸运儿。

古代“锦鲤”知多少

"转发锦鲤,祈求好运",不仅仅是锦鲤图的走红,连同周立波、杨超越、炎亚纶等具有锦鲤人设的明星艺人也变得名噪一时,锦鲤文化已然成为一种社交网络现象。

古代“锦鲤”知多少

那么锦鲤到底经历了什么,它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好运"的代名词呢?

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绵长,江河湖泊众多,鱼的种类丰富,有关"鱼"题材的玉器早在新石器的良渚文化中已有发现。不仅如此,鱼作为纹形样式在新石器时代就极为普遍,而鱼形玉器则出现在商、西周、春秋、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时代。鱼与我们先祖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因此鱼与"余"、"裕"谐音,有年年有余、丰收富足之意,此外鱼纹频繁的使用也说明我们的先祖对鱼旺盛生命力的向往,这种美好的愿望伴随着"锦鲤"一直流传至今。虽然每个时代都有鱼形玉器和纹饰,但它们有其各自的时代特征。

商周时期,鱼纹主要出现在玉器和青铜器上。受雕刻工具和审美的影响,商代玉鱼线条流利,体型狭长,以钻孔、单线条、平直的阴刻线来表现鱼的形象,嘴唇外翻,呈丁字形。西周时期的鱼延续了商代的风格,可见弓背形,但比商代更细腻。少数雕刻有鱼鳞,部分具有西周典型的一面坡工艺。

古代“锦鲤”知多少

(图左:中晚商鱼形玉器 图右:西周鱼形玉器)

宋代的鱼有两种类型,一种呈跳跃动感, 昂首翘尾、鱼身瘦小;另一种呈静态匍匐, 鱼形较为肥硕,鱼眼多为圆点,多使用镂空雕刻手法,多张口,鱼嘴用阴刻线雕刻,鱼鳍向上呈齿状,腹鳍向下外凸且以放射状阴刻线表现其纹路,卷尾鱼口含翻卷的荷叶的设计,也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且玉质多为青白玉。元代的玉体态丰满,常显动态,且纹饰更加细腻、写实。

古代“锦鲤”知多少

(图:宋代鱼形玉器)

明代鱼形玉器,腹鳍更长,头部和躯干用双阴刻线区分,腮部刻画斜刀,鱼尾多呈扇形, 鱼身开始出现米字纹、水字纹和三角形纹,鱼眼有大圆眼(管钻粗刻阴线)、 大半月形眼和 双环相连眼,鱼尾分叉做甩水状,钻有小孔便于佩戴。清代鱼形玉器体型更加浑圆,造型生动写实,比例得当,纹饰刻画更加细致复杂,从鱼的种类、鱼鳞 、鱼晴到鱼鳍、 鱼尾和纹饰分类都很多,几乎能看到以前每一个朝代鱼形玉的影子。

古代“锦鲤”知多少

(图左:元代鱼形玉器 图右:明代鱼形玉器)

以上就是我国"锦鲤"的发展史。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

[1] 孟衍,侯洁.浅析中国传统鱼纹[J].时尚艺术,2013,(8)).

[2] 丁哲.中国古代鱼形玉器的造型特征[J].收藏界,2010(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锦鲤   鱼口   鱼鳍   鱼形   商代   纹饰   先祖   西周   鱼鳞   鱼尾   元代   宋代   玉器   明代   体型   古代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