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年,你要闹哪样?

在世界各国,留辫子的基本是女性,这算是一种约定俗成和历史传承。当然,也有一些男人留辫子,多见于异装癖爱好者和少数体育、艺术明星,这倒也不奇怪。

可最近在成都某著名步行街上,人们发现了一位长相清秀、身材修长的小伙子,居然留着典型的清朝长辫,洋洋自得,做风流倜傥姿态,令人大跌眼镜,郁闷不已!

骚年,你要闹哪样?

一、关于清朝男人留辫子的两种说法

骚年,你要闹哪样?

其一,明万历二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及父亲被明军所杀。努尔哈赤为父报仇,逐渐成为部落首领,成为女真本族的领袖。在女真族传说里,有一个杰出的英雄人物——束机能。束机能两鬓与前额天生秃发,被后人称作“秃发束机能”。

努尔哈赤想了一个办法来加强女真人团结——令女真各族束发为辫,一是有利于民心团结一致,二是为了区别其他的未被统治的女真族。努尔哈赤凭自己的努力终于统一女真各部,也就是后金。

其二,打猎需要穿山越岭,头发难免会挂在枝藤之上,射箭之时也会被乱发遮挡,满族先辈为了更方便打猎,将头发剃去。满人信仰萨满教,按萨满教的说法,头发在头的顶部,最靠近天,是灵魂栖息之地,非常神圣。

骚年,你要闹哪样?

后金建立后,八旗制度也被确定,满朝使用满语满文,服装发式亦须一律,男人都要剃发留辫,这样使得女真各部族中习俗不一致的女真开始同一化,成为了一个新的民族——满族。

清军入关后,多尔衮下令所有男人必须依满人习俗,剃发留辫。即把前颅、两鬓头发全部剃光,后脑勺留下比巴掌小一点面积的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不从者杀头。由此开始了中国男人将近280年(原本268年就该结束)的漫长留辫史。

清初之际,不少反清复明人士把留辫看作是奇耻大辱,宁杀头不留辫,随着岁月流逝,久而久之,人们由开始的强烈抗拒到无奈被迫接受,从被迫接受再到习惯成自然,不仅留起了长辫,而且讲究如何蓄辫,以留辫为尊,留辫为美,还在很长一段时期把辫子当作是民族不可翦除的标记。

二、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骚年,你要闹哪样?

太平天国时,洪秀全为反抗清朝统治,实施了严厉的剪辫子运动。太平军所到之处,留辫不 留头,留头不留辫。但是,来去只是一阵风罢了。

辅助光绪皇帝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的幕后主持人康有为也倡议剪辫,但未被光绪接受,不仅如此,清政府还曾因为西方文明影响,民间知识分子号召剪辫子,下令严禁学生、军人剪辫,一经查出,严惩不贷。

尽管如此,剪辫子运动并没有因清廷阻遏而销声匿迹,从零星到有组织,掀起的声势逐渐浩大。剪除辫子成为去旧图新的新时代标志。不剪辫子就不算革新、革命,不算迎合大时代潮流,也不时髦了!

无数汉人兴高采烈地剪去奴隶标志的辫子,个别的、集体的仪式都有,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甚至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等等。

骚年,你要闹哪样?

可在大城市以外的很多地方,尤其偏僻城镇和乡村,抵制剪辫的民间势力也很强大,迫使革命军派巡查队上街,手执大剪刀,满街剪辫子。这可不是小事,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伤的观念强烈在抗拒,呐喊“吾头可断,辫不可剪”,搞到很多被逼剪者哀嚎痛哭,央求将辫子捡回去,说是生要留着,死后入殓时好放进棺材里。

人们头上的辫子早已演变成为所谓文化符号,鉴于不少地方民众抵制剪辫。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后,通令全国剪辫,措辞十分严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大总统亲自下令剪辫,这在世界上恐怕是仅有的。孙中山的“剪辫令”以20日为官方期限,但十年之后,还有很多老百姓守旧,维护和厮守他们的辫子。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才亲自剪辫,他这条小辫子轰动一时,引起举国议论,沸沸扬扬,逐渐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牵引最后一轮的剪辫风潮。

三、二十一世纪,骚年你要闹哪样?

美国、韩国、日本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逐渐向世界各国尤其是东方大国输出文化。其中,邻国韩国的文化正在依托韩国影视和综艺节目,深刻地、不容忽视地影响着我们的青少年。我们都明白“韩流”的目的是娱乐,是作为创建一个新公共享受文化产品的一种生产手段。此外,他们承认对于感情、思想和心理的影响很大,我国青年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正日渐下滑和淡化。

骚年,你要闹哪样?

思想世俗的“韩流”趋势对青少年有着消极影响,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和庸俗意识形成。现在的青少年意识与行为都以“唯物论”为重点,他们更倾向于更多物质,以满足世俗的欲望,并提出了追求得天独厚的特殊才能,这使这些学生有了更多的世俗崇拜的明星。年轻人接触“韩流”的照片和电影等许多介质所产生的影响,表面看来很好,其实不然,更为糟糕的是对庄严的古典艺术和文化的越来越冷漠,不尊重文化,眼中只有情和爱,追求金钱,追求享受,追求刺激,渴望标新立异。

骚年,你要闹哪样?

西方孩子所崇拜的偶像是著名科学家,而中国青少年的偶像是那些所谓的明星。由此也出现了只有在中国才会有的现象:科学家的讲座观众寥寥无几;而那些所谓歌星的演唱会却是万人空巷。真的可悲!男性女性化,奇装异服成时尚。

回头,我们再看看这本来眉清目秀的小哥哥,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他知道男人长辫子的渊源和意义吗?一二十年后,当他看到自己的这幅尊容,不知有何想法?

骚年,你要闹哪样?

骚年,你要闹哪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努尔哈赤   女真   满族   光绪   萨满教   大总统   满人   头发   辫子   机能   清朝   世俗   青少年   男人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