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帕特·斯蒂尔《双蓝》,油彩、画布,213.4×213.4cm,2013年,厉蔚阁将于2021年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呈现 ©Pat Steir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自2020年10月魏蔚加入厉蔚阁后,“春华秋实”第一、二篇章、“先驱Pioneers”等展览惊艳举办,成绩有目共睹。本月,厉蔚阁即将登陆上海,参加西岸与ART021两场艺博会;同期,画廊独家代理艺术家帕特·斯蒂尔个展亦于龙美术馆举办。值此内地首秀之际,魏蔚在与时尚芭莎艺术的独家对话中,就拍卖行和画廊之异同及艺术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表观点。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左:厉蔚阁亚洲区合伙人兼主席魏蔚;右: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齐超

执掌厉蔚阁亚洲

去年十月,在佳士得任职长达八年的魏蔚加入Lévy Gorvy,任亚洲区合伙人兼主席,画廊也由此更名“厉蔚阁”。在持续性疫情的未知中蛰伏一年后,厉蔚阁终于即将亮相内地——西岸艺博会、ART021、龙美术馆三展同开,颇有一番厚积薄发之势。

Lévy Gorvy由多明尼克·李维(Dominique Lévy)与布赖特·格文(Brett Gorvy)创立于2017年,一二级市场并重和二级市场尤为突出的业务能力使其蜚声海外。画廊的二级市场作品清单也从1850年横贯至今,其货源宽度在亚洲无出其右。在魏蔚上任后带来的展览“春华秋实”一、二篇章和“先驱Pioneers”中,梵·高、莫奈、毕加索和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史中如雷贯耳的名字汇聚一堂。作为画廊展览,厉蔚阁呈现的体量与质量无声昭示着其过人实力。

在专访中,魏蔚深表其对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信心,此次上海之行也可见一斑——三展齐放,火力全开。厉蔚阁的强势加入,将为11月的上海艺术周带来一阵怎样的新风?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帕特·斯蒂尔”展览现场,龙美术馆(西岸馆),2021年,摄影:韩小易

谈画廊与拍卖

齐超:加入厉蔚阁的这一年,你每天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魏蔚:沟通几乎是我工作的主要内容——白天处理亚洲区事务,早晚则和纽约、伦敦开会。画廊的销售会议与沟通是很频繁的,这是区别于拍卖行的节奏。

齐超:作为媒体,我们也常和西方美术馆、艺术家打交道。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欧美一些从业者的效率往往比较低。你在工作中是否有类似感受?

魏蔚:亚洲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整个经济氛围致使办公节奏十分高效。横向对比,欧洲的城市近十年看不出特别大的变化,而亚洲的城市,如上海,每十年都大变样。这也说明,“变”是进步之源。大环境的节奏代入画廊工作中来,尤其是和一支精锐的画廊团队——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若不快,便会掉队。厉蔚阁向来以艺术家、藏家为中心,所以如果客人快,你更要跟上节奏。这就是生活在北京、上海、香港这些大城市的“lifestyle”,各行各业都如此。

齐超:你曾在佳士得任亚洲区总裁及主席长达八年,就你的从业经验来看,画廊和拍卖行哪个工作强度更大?

魏蔚:以前我觉得画廊工作不忙,做了一年,发觉画廊因为强大的全球性,节奏比我想得更快。每天一睁眼,脑中都是新议题。过去在拍卖行,我的重心在亚洲,通常到晚上11点工作基本也就能告一段落了。而到了画廊,晚上开完会后还会与全球销售人员个别通话,常常就讨论到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就一两点了,第二天醒来又会是这样一个循环。

艺术圈的生态自去年十月到现在,尚未恢复到正常状态——因为全球旅行的限制,今年我没去巴塞尔和弗里兹,以前我几乎每周一小飞、每两个月一大飞。但现在工作强度一点不亚于从前。当然,高强度工作带来的成绩有目共睹,随着明年两位新合伙人的加入,我们也期待厉蔚阁亚洲能更上一个台阶。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厉蔚阁“春华秋实”展览现场,2021年

齐超:这一年来在厉蔚阁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魏蔚:最大的挑战是人。一方面是自我挑战:厉蔚阁侧重二级市场,如何将我过往的经验融会到画廊模式中,这是对我的一个考验。二是人才,这是持续的挑战。因为团队精简,所以必须招最优秀的人才。这一年的成就是我们的后台非常扎实,明年我们将加强前台。三是和一级市场艺术家,尤其是亚洲艺术家的合作交流。今年我们开了很好的头,乔尔·梅斯勒(Joel Mesler)、米卡琳·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刘建文(Michael Lau)等虽不是画廊的签约艺术家,但合作顺畅,未来我们也将顺应合作趋势。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厉蔚阁“春华秋实”展览现场,2021年

齐超:为刚走出学校想进入艺术界的同学们问你个问题吧。艺术类毕业生应该先去画廊还是拍卖行工作?你觉得在这两个不同的领域,分别能学到什么最关键的东西?

魏蔚:说实在的,刚毕业的小朋友真心喜欢艺术,去哪里都好,去你们芭莎就很好啊。一次找到“真爱”的可能性不大,但年轻人敢于尝试就好。反观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去学习、去经历,在工作中磨练自己的工作能力、协作能力乃至情商,这些是学校教不了的。

所以一开始,我们未必能一下就做到自己最喜欢的事,但有收获、有进步就值得。画廊和拍卖行各有千秋,都能汲取到人生中的养分。好比我最开始就是一个打字、复印小妹,靠努力与机遇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有初心,命运终究会眷顾。所以建议是: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去你能去的最优秀的品牌。起点低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热爱的行业。

谈人才与藏家

齐超:之前私下聊天时,你也和我说过画廊内部人才建设是你最看中的,最近都招到了哪方面的人才?

魏蔚:都有,现在招到的都有拍卖行工作背景(笑)。这也算是我和拍卖行的不解之缘吧。这一年以招聘后台为主,出去攻市场,后台务必扎实,好比练武,下盘不稳,出拳反易被撂倒。这一点,我的思路和别人不同:后台根基一定要扎实,前台方可开枝散叶。

齐超:在这一年与各地藏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你是否总结过东西方藏家在消费习惯、审美品位等方面的异同?

魏蔚:这一年,我在东西方藏家身上看到了消费习惯的共性,而差异则在于收藏喜好有所不同。在和艺术家的合作中,我们始终考虑如何让其艺术之路走得更长远、扎实,所以美术馆、博物馆这些机构在收藏时确实会占有一定先机。

而对比东西方的喜好,欧洲偏爱冷色调、黑白灰;亚洲倾向于暖色系、灵动多彩的;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尤爱雅致、老少咸宜的风格,这一定程度上源于不同地区的特点。所以对比伦敦弗里兹(Frieze)和上海ART021,我们的展位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KAWS《重任将至》,丙烯、画布,三联共213×272cm,2010年,厉蔚阁将于2021年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呈现 ©KAWS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伊曼纽尔·塔库《默契》,丙烯、画布,200×127cm,2021年,厉蔚阁将于2021年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呈现 ©Emmanuel Taku

齐超:你这样一说更能凸显出咱们这边藏家视野的开阔性和包容度了,即便文化差异较大的非裔艺术家作品这两年也被不少年轻收藏群体大举收入囊中。

魏蔚:你说得对,亚洲对非裔艺术家近几年来呈现出上涨的收藏趋势,但仍有一定取舍。对于非裔文化标记太过浓郁的作品,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浸润,但如米卡琳·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在香港的这一系列作品,亚洲的大小藏家对其接受度很高。有时我会反问藏家:你对黑人艺术家创作历史了解多少?可答案总是会让我充满惊喜。这可能也与黑人、女性等边缘化群体的崛起有关,其中有一定的投资因素,但我想终究还是喜欢。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厉蔚阁“米卡琳·托马斯:超越快乐原则”展览现场,2021年

齐超:你们的藏家群体有什么年龄特征?会更偏向年长吗?

魏蔚:我们的藏家半数都很年轻。亚洲的藏家本身有两类,一是“Old Money”,另一类是年轻群体。现在这两拨藏家在融合——爸妈在收藏印象派,儿女在收藏潮流艺术,两种品位在一个家庭里共生。在拍卖行工作时,销售限制于一本图录。但画廊不是这样,藏家在拉动我,艺术家也在拉动我,大家在交流中撞击出的火花让我想到下一步的举措,很感恩厉蔚阁这个平台给了我很大自由度。

过去在拍卖行,你让我卖上千万美元的作品,我有信心,因为我知道藏家在哪;但现在面对几万美元的作品,我会发呆——卖给谁?这也是我过去一年面对的挑战。因此,我这一年很努力地靠近年轻群体,这也让我焕发了第二青春。所以在ART021时,人们会看到一个相对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厉蔚阁。

谈市场与预判

齐超:前段时间有报道说你们明年开始会直接放弃亚洲以外的博览会,这个消息准确吗?是否可以就此解读,亚洲以外的博览会市场表现并不好?

魏蔚:“放弃”不太准确,更多是策略性地选择。例如瑞士巴塞尔依然会参加,但迈阿密巴塞尔在疫情期间的不确定性较大,而我们在棕榈滩有常设空间,所以不必特意参加。一场博览会对画廊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营收,但营收或许从其他渠道也能获得,那么更重要的就是新增客户,如果这一点衰减,那么它对画廊的吸引力就会削弱。

亚洲我们还是坚持要做。亚洲处于起步阶段,应当放,而非收。欧美画廊业发展至今相对成熟,亚洲的画廊业是朝阳产业,发展不可限量。入驻亚洲仅三年的厉蔚阁知名度尚且不够,所以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亚洲的深度耕耘是肯定的。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厉蔚阁伦敦弗里兹大师展展位现场,2021年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厉蔚阁瑞士巴塞尔艺术展展位现场,2021年

齐超:我记得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不少西方顶级画廊创始人都对市场有极其悲观的预测,但现在的市场状况却非常好。你们三位合伙人在内部交流时,会不会也遇到一些超乎预判或与预判截然相反的情况?

魏蔚:计划赶不上变化,动荡总会存在,商业活动始终受制于客观环境和宏观政策,这些不确定因素干扰很大。回顾过去一年厉蔚阁亚洲的业务,总体发展向好。疫情目前相对稳定,所以我相信2022年会持续向上。

齐超:你们这一年的销售份额中,大中华区、日韩、东南亚等各为多少?

魏蔚:大中华区是大头,约占七成,这点不容否定。剩下三成是日韩和东南亚,日韩距离稍远,但不影响其活跃。这一比例与拍卖行类似,没有偏离我的预测。当然,一级市场虽然销售如火如荼,但单幅金额小,大交易多在二级市场发生,未来这一比例能保持住也不错,如果泛亚地区的参与能再活跃一点就更好了。

齐超:之后,你们会在上海参加两场博览会,龙美术馆的帕特·斯蒂尔个展也同期举办。对画廊而言,这次上海的一系列活动有何战略目的?

魏蔚:目前的上海其实只能代表中国,甚至是以长三角为主的藏家群体,毕竟现在出国不方便。上海对当代艺术的承载很活跃,我对之有信心。但什么样的作品、什么价位适合上海市场,这是我们第一次来正在摸索的问题。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屠宏涛《草色奇观》,油彩、油画棒,210×320cm,2021年,厉蔚阁将于2021年西岸艺博会呈现 ©屠宏涛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屠宏涛《三个愿望》,油彩、画布,210×320cm,2020–21年,厉蔚阁将于2021年西岸艺博会呈现©屠宏涛

齐超:最近不少国内美术馆正大量呈现西方画廊代理的西方艺术家,有观点认为这无疑压缩了中国艺术家的展示份额,你怎么看?

魏蔚:首先,中国有个很特别的现象,在全球其他地方较为少见:中国私人美术馆近几年蓬勃发展,带来了展览空间的大幅提升和艺术家舞台的持续扩大,这是很好的。目前来讲,大部分私人美术馆刚刚开幕,所以策展团队、合作模式等还在摸索阶段。纵观一年的展览目录,大多中西结合,中国艺术家的呈现也囊括其中,单独某一时间点集中呈现西方艺术家是有可能的。而在我看来,整个艺术圈包括藏家、画廊、拍卖行,都在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上用他们的作品发出光亮。

齐超:你们有再继续物色代理艺术家人选吗?

魏蔚:我们下一步会在整个亚洲范围内观察可以合作的艺术家,目前我们更主张一种宽松的合作模式。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厉蔚阁香港“屠宏涛”展览现场,2020年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屠宏涛《万物一马》,油彩、画布,210×320cm,2014-2018年 ©屠宏涛

齐超:现在很多画廊都涉足二级市场业务,厉蔚阁的优势在哪里?

魏蔚:厉蔚阁的二级市场绝对出色,目前在画廊展览要看梵·高或莫奈,厉蔚阁应该是当仁不让的。我们的二级市场作品从1850年至今,整体战线较长,战后、当代部分较为强悍。我进驻后,印象派和现代版块也在发展。首先从货源宽度来看,我们可能是亚洲最宽的一家。第二,厉蔚阁不把自己立于任何人的竞争面,我们乐于与画廊、拍卖行建立合作,这是较为少见的。

齐超:说到拍卖行,前段时间,香港苏富比秋拍刚结束,有人认为其现代版块表现不如预期,你怎么评价?

魏蔚:拍卖通常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苏富比拍卖预展期间,香港正刮“八号风球”,三天预展,两天无法开门,但最后却准时开拍了。我觉得他们已经尽力,也相信他们下次会做好。

齐超:明年,厉蔚阁是否会参加更多博览会?

魏蔚:暂时来讲还是以维持现有规模为主,尽管不排除以后在内地继续开拓甚至开设画廊的可能性,但我们最终以艺术家和藏家为中心,这是我最初进入厉蔚阁说的话——艺术家和藏家两个中心不变,一二级市场并重。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想达到的愿景是为东方艺术家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为东方藏家提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收藏系统。这个初心过去一年没变,未来也不会变。

齐超:厉蔚阁过去参加博览会时呈现的作品面貌相对严肃,这次在上海突然转变画风,你的合伙人在不太了解这边情况时,会质疑调性不一致吗?

魏蔚:他们整体是尊重亚洲团队的,我迈出这一步的第一天就是出于尊重和信任。信任在合伙人间是第一信条。这一年下来,我很开心自己得到了信任和尊重。因为信任,我们在亚洲办出了很多开创性的优秀展览。我相信未来新加入的两个合伙人也会是同样的态度。

齐超:对过几天在博览会上的展示和销售,你有何期待?

魏蔚:特别期待。销售的表现我心里有底,我更期待开幕后大家看到我们的反应。过去这么多年在艺术圈沉淀的经验告诉我,中国市场在未来是不容忽视的。这次的关键是掌握内地艺博会的流程——每一道关如何走、团队如何配合、观众什么反馈,只要这些经验积累了,我对内地的艺术市场充满信心。我也特别期待厉蔚阁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热爱艺术的朋友们带来更多惊喜。

即将展出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博会

厉蔚阁|展位C09

贵宾预览

11月11日,14:00-20:00

11月12日,13:00-20:00

公众开放

11月13日-14日,11:00-18:00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西岸艺博会

厉蔚阁|展位A110

贵宾预览

11月11日,13:00-19:00

11月12日,12:00-13:00

公众开放

11月12日,13:00-18:00

11月13日-14日,12:00-18:00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展览:帕特·斯蒂尔(PAT STEIR)

时间:2021年10月23日-2022年1月3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阶梯展厅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深度对话回顾:

大卫·卓纳:干涉艺术家创作,就是在犯错!

蔡国强:艺术家应该有野气

杨福东:要相信美的存在

毛焰:绘画就是信念

张亚东:理性是最疯狂的感性

姚谦:网络没让世界多元化,反倒更同质化!

许宇:卓纳画廊不做局!

郭慊慊:离职顶级画廊,“危机”亦“机遇”!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整理韩晗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魏蔚:我对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充满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春华秋实   拍卖行   画布   市场   亚洲   合伙人   西岸   美术馆   画廊   上海   博览会   艺术家   中国艺术   信心   艺术   作品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