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对话自己-无为有为 无为呦喂 唔喂呦喂 在变化中穿梭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最核心的一句: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什么是「无为」,

这是需要知道「有为」是什么。

在这个世界里有与无是相对的客观的存在

有好就有坏,有高有低。


处有为之事,就是分别心地对待,

追求执着于其中的一方或另一方,

这就是有为。

但也逃脱不出相互转化的变化,

因为道在变化。


当你执着于好的一方的时候,

坏的一方就在当下体验。

当你执着于宁静的时候,

杂音烦恼,当下发生。

因为他们相互依存,自然转化。


无为是接受有无二元的存在,

善恶二元的存在,

以一种心面对各种变化,

包容心接受二元的存在。


应运着变化,可以成为有,可以成为无。

应运环境变化发生角色变化,

他可以成为任何一种状态。


在这种一元的状态中,是清晰的,

是灵活变化的,有自知之明,

知道当下该做什么,

所以无为而为就可以顺道而行。



不言之教。


那有言是指基于是非观念的对立言说,

不考虑实际的环境变化而固化一种态度认知。


不言之教是顺应当下环境的变化及感受,

应机缘产生的分享和流动。

以当下适合的角色、能量状态、

语言体系,甚至行为产生的互动。


为什么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万物顺应着自然天道而变化。

接受生灭变化,接受万物一体。

顺应变化处于当下的状态。

所以它不会得瑟,不执着于已获得的,

不会害怕去成长,结束也心安而去。


万物感应到自然的变化,

顺应生长与消亡,不留恋于一刻,

在变化中完成生命的穿梭。


人们不也是在失败和成功的循环中

不断成长吗~



—— 选自笔记 道德经对话自己

日常抄经功课与连接信息感悟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道德经   杂音   自知之明   心安   高下   善恶   圣人   万物   执着   角色   状态   发生   自然   环境   笔记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