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大屋一楼


郑家大屋一楼


入口空間

郑家大屋一楼

郑家大屋门楼入口是传统的广东式凹门斗做法。

入口内部右侧墙上设置了一个简单的灰塑门官。门官设置在澳门建筑中很常见,其做法也反映主人的喜好和经济状况。位於大堂巷七号的卢家大屋门官由精美的砖雕构成,相反郑家大屋这里的门官则以简朴为主,衬托建筑恢弘大气的格调。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现这个门官共有十八个颜色层,也就是在历史上它经历了不下於十七次的翻新或修改。

郑家大屋一楼

除中式传统建筑做法外,入口空间上也受到一定的西方建筑影响,如假天花以及拱形门洞。这种拱洞有别於传统半圆拱的做法,但於澳门同时期建筑中也是常见的形式。

入口院落的灰塑

郑家大屋一楼

在此入口院落,人们可以看到许多中式建筑装饰文化,如门楼墙身中部的灰塑,它由多个不同故事和题材的灰塑组成,包括“鲤跃龙门”、“封侯”、“富贵吉祥”及“年年有余”等。整幅灰塑长约15米,可以说是一幅立体的画卷。门楼一楼外墙上还有一副灰塑对联及琉璃通花漏窗:上联为“驻马客欣榕荫古”,下联为“步蟾人赏桂香浓”,横批“留月”。由此可见,前院昔日可能植有桂花树,但後期被改植桃树一棵。而“留月”似乎在说正对前方的圆形“月门”。

郑家大屋一楼

这个“月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已被清拆,在修复时,首先根据中式建筑形制对其存在进行推断,继而在两侧砖砌墙体内残留的痕迹得到证实,最後按照荒废在旁的部分残存石构件来进行重构。


照壁前空間

郑家大屋一楼

中国传统建筑都讲究风水,入口前後一般会设有照壁或屏风来“挡煞”,或过渡,或转折至主要空间。郑家大屋在布局上也体现这传统文化,但它并没有刻意建造独立的照壁,而是利用建筑的外墙来挡煞。然而在接收此建筑前,这“可能的”照壁墙身已被更改为门口和窗口,在修复时还发现剩下墙体的下部存在三个不对称的“凹池”被灰泥填平。由於此墙壁昔日的模样已难考究,所以在修复时基於可逆性及可识别性原则,参考郑家大屋内原有建筑元素,利用现代材料重新设计了一个可与建筑环境产生对话和协调的窗式,并种植绿色植物以化解入口的“煞气”,拉近新旧之间的历史跨度。

轎道

郑家大屋一楼

“月门”後是一条廊道,因郑家父子都有官职,荣禄第是其宅第入口。访客前来拜访主人时,都在前面的长长廊道下轿或下马,才步入荣禄第。而轿夫及随从等都在外面等候,故此廊道又称为轿道。

郑家大屋一楼

长长的轿道尽头是大宅的二门。对联、月门、二门都与轿道在同一轴线上,层层框景,互为对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空间层次丰富,十分精彩。

文昌廳及花園

郑家大屋一楼

文昌厅主要为郑氏族人读书的所在,厅堂外廊设圆形月门通向大花园。

月门两侧有灰塑对联,上联为“ 现阴阳而合□ ”,下联为“借楼阁以撑天”,上联最後一字已缺失,不得而知;横批上为“琴棋书画”主题的灰塑,可见主人对子弟的期望。月门外挨着房子建有一亭,其设计亦中亦西,相当混杂,应是後期或经改建的建筑。

郑家大屋一楼

亭外就是大花园,昔日模样已不得而知,但在清理花园时,发现其铺地为不规则的小麻石,与澳门早期街道的“石仔路”铺地类同,因而据此复原。这种“石仔路”滥觞於古罗马,一直是欧洲的典型“马路”铺地,在旧时的澳门,这种铺地不只用於马路,一些住宅建筑的内部空地也使用,郑家大屋的这块花园旷地应是一例。

榮祿第

这是通往主房区的门道,前门共由八扇门组成,後门则是两扇木门,其门闩设於主房区一侧。门廊空间阔落,檐口下挂有“荣禄第”牌匾,说明此乃官宦之家。廊道内挂有曾国荃题写的“崇德厚施”牌匾,表彰郑家乐善好施的行为。目前这两块牌匾为修复时仿造,原件已由澳门博物馆妥善保存,为免风雨和虫害进一步侵蚀。

郑家大屋一楼


郑家大屋一楼

大宅前地

郑家大屋一楼

穿过二门,为一片广阔院落,左侧排列郑家大屋的主建筑,右侧是新近复原的瓦花围墙。院落正中设石板櫈,供郑家族人休憇之用,由此可见此乃郑氏族人主要的室外活动空间。

郑家大屋一楼

瓦花围墙的存在和倒塌,是根据五十年代曾居於此的住客回忆确立的,由於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图纸或文字记录,在推敲围墙的形式时,仅能从住客模糊的童年记忆中得到线索,然後才发现围墙左端塌剩的局部墙体上留有瓦花的堆砌灰痕,同时参考大屋内其他围墙的造法,才慢慢确立现在重建後的式样。

此外,根据原住客提供的一张六十年代照片,证实目前院落内的桑树并非大屋原有树木,应是後来种植的。

大屋主建築

郑家大屋一楼

主建筑为两座传统广东式住宅,即余庆堂和积善堂。二堂皆为两进三间凹门斗的建筑。其中余庆堂是郑氏家族主屋,入口是传统的广东式凹门斗做法:檐下墙壁有彩绘;门口设有“三件头”门组,(即矮门,亦称吊脚门)、趟拢门及板门。门口挂有“通奉第”牌匾,两侧对联分别是“前临镜海”和“後枕莲峰”,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大屋选址时背山面海的环境格局和景观意象。

方形內院

郑家大屋一楼

方形内院入口有西式装饰,似乎暗示其内部的设计取向。此规整的四方形内院由一条L形回廊及两座房屋的外墙围合而成,虚实相衬,甚有韵味。

郑家大屋一楼

回廊为两层高,下层开敞,设中式月门及葫芦窗洞,柱子则具有西式柱帽及柱础;上层设有连续的排窗,分两层,其下为支摘式木百叶窗,其上则为固定的贝壳窗。这样的设计组合令此内院具有东南亚院落特色。

餘慶堂

余庆堂只有前後厅,并无如卢家大屋一样的门厅。两厅之间设天井,以便通风采光,这是岭南中式大屋的基本形态。後厅不设门扇,直接向天井敞开。前厅为生活空间,设活动门扇,可因应功能需要而拆卸,灵活处理。从修复後的厅内状况可知,这些门扇及挂落曾作贴金装饰,反映了郑家当时的经济实力。厅堂设有假天花,上有澳门常见的疏气孔,而天花上的西式灰塑花饰则体现了此建筑中西文化结合的特徵。

郑家大屋一楼


郑家大屋一楼

積善堂一樓

郑家大屋一楼

建筑格局和第一座主建筑类似,都是二进三间,但装饰较少。

輔助內院

郑家大屋一楼

建筑右侧有一内院,该院在政府接收时被堆积如山的垃圾及建筑废料填堵,为配合大屋向公众开放的需要,对其重新规划,设置郑家大屋的辅助出入口、参观者使用的公众卫生间,并预留将来郑家大屋可能需要的空调机械等设备的放置空间。

郑家大屋一楼

监於郑家大屋为澳门极为重要的文化财产,新设计的建筑体量被约束在地下,没有让它在郑家大屋後端突出。而出於对建筑文脉的尊重,在这狭小的地块上,还设置园落空间以连接新旧建筑,从而为郑家大屋葆有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此外,为了在色彩和质感上协调和配合郑家大屋整体建筑的朴素基调,并让人们识别新旧建筑和时代印记,新建筑的所有室内外墙体皆使用了清水钢筋混凝土构筑。墙体的厚度又选择了郑家大屋最薄的承重墙厚度,即260毫米;墙式结构的采用,强调新墙体对旧建筑的重视。

輔助內院

郑家大屋一楼

建筑右侧有一内院,该院在政府接收时被堆积如山的垃圾及建筑废料填堵,为配合大屋向公众开放的需要,对其重新规划,设置郑家大屋的辅助出入口、参观者使用的公众卫生间,并预留将来郑家大屋可能需要的空调机械等设备的放置空间。

郑家大屋一楼

监於郑家大屋为澳门极为重要的文化财产,新设计的建筑体量被约束在地下,没有让它在郑家大屋後端突出。而出於对建筑文脉的尊重,在这狭小的地块上,还设置园落空间以连接新旧建筑,从而为郑家大屋葆有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此外,为了在色彩和质感上协调和配合郑家大屋整体建筑的朴素基调,并让人们识别新旧建筑和时代印记,新建筑的所有室内外墙体皆使用了清水钢筋混凝土构筑。墙体的厚度又选择了郑家大屋最薄的承重墙厚度,即260毫米;墙式结构的采用,强调新墙体对旧建筑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门斗   廊道   门扇   照壁   澳门   牌匾   院落   墙体   围墙   对联   新旧   厚度   入口   做法   建筑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