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最近,也许你也听过一句很有趣的梗——半部电影史,一部《马大帅》。

第一次听到这个梗,小手也有些摸不到头脑,《马大帅》这部2004年的老电视剧和电影史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马大帅》偶然之间成为了b站影视剪辑区的热门素材,up主们把《马大帅》的情节套进了几百部电影当中。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古惑仔》、《英雄本色》、《头文字D》、《上海滩》、《小丑》……这些电影用《马大帅》来演绎竟毫无违和感。

于是便有了“半部电影史,一部马大帅”的说法。

将《马大帅》土里土气的东北文化引入到经典流行文化当中去,这种文化碰撞带给人的强烈冲击别有一番风味,于是我的日推彻底被《马大帅》所霸占了。

自此,《马大帅》也和董宝石的《野狼disco》一样,成为了东北文艺复兴的代表作。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由于好奇,我温习了一遍《马大帅》。后来我知道,童年的我根本看不懂这部现实主义市井大剧。

在《马大帅》过后的16年里,我几乎再也没有看到一部真实描绘市井小民生活的电视剧了,如果有,那只能是《马大帅2》和《马大帅3》。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即使在酷爱挑刺的豆瓣上,这部电视剧也有着8.3的超高评分。说明进入了网络时代以后,这部电视剧反而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认可。因此许多人认为,《马大帅》才是赵本山影视创作的巅峰。

人物形象

《马大帅》中的主要角色,一句台词,一个眼神便深入人心,他们的性格特点塑造得接近完美,我们太容易从其中找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甚至能看到一个时代印记。范德彪

马大帅小舅子,辽北地区第一狠人,水库浪子,开原市几场著名恶仗的主打人,桂英风味饭店行政总厨,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总经理保镖兼保安部经理,德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原市液化石油气总公司首席送气员,彪记靓汤总经理,大帅打工子弟学校常务副校长(范伟最经典的角色)。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刚刚进城的农村人,憨厚淳朴,严重缺少时代常识,与城市有疏离感,闹出太多笑话。但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超强,成功在城市扎根。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董事长,儒雅善良成熟包容,却有着未经世事的天真,为了爱情愿意成为小翠的备胎,辉煌一时却终究是个悲情角色。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全剧最美丽的女人,马大帅的姘头,范德彪的女神,知性贤惠,推已及人,无奈嫁错了牛二,酿成一生悲剧。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马大帅之女,吴德荣与钢子的争夺品,性格过艮,如同嚼了后脚跟,乡土气十足,带有一点年轻的自私与任性。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男人味十足,与小翠情投意合,为酒吧看场子,一个真正混社会的狠人,仗义执言,路见不平。但吸毒去世的弟弟毁了他一生。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时代写实

即使《马大帅》有着太多让人啼笑皆非的夸张情节,但是它的时代真实与生活真实几乎再没有电视剧能做到,它的每一个细节几乎都是东北后工业时代的真实写照。

范德彪表面上在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混得有头有脸,生活中还是租了一间寒酸的小平房。一大片棚户区是东北当时的真实写照,2004年,我也住在奶奶家的平房里,现在那里的一切都已化为废墟。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现在的电视剧有个普遍问题,剧中人物生病住院永远都是单人单间,环境幽静,无论这个人什么身份。而马大帅作为一个刚进城的社会底层,玉芬住院一直都是普通的多人间。相比之下,现在的影视作品连最基本的生活真实都丢掉了。

如果仔细看这部电视剧,你会发现当故事场景在范德彪家里的时候,白天总会有一个很奇怪的bgm:“鸡蛋,卖鸡蛋喽!”我从没见过哪个影视剧会用叫卖声当bgm,而《马大帅》为了展现市井生活的真实却做到了。这种推车叫卖的方式现在也仍旧存在。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在火车票没有实名制以前,候车室是任何人都可以进的,小偷便在火车站泛滥开来。马大帅热心肠制止小偷的情节,更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现在的影视剧,即使展现百姓生活,人们也多半住在环境优雅捷径的新式高楼里。而小翠长久寄居的小云家,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式楼房,楼道里布满广告的围墙,昏黄的墙皮才是市井小民的生活真实。

犀利讽刺

多年来,人们有一种误解,那就是本山大叔作品的笑料是肤浅而没内涵的。事实上本山大叔的文艺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往往充满讽刺性而内涵深刻,只不过他的讽刺是站在平民视角没有刻意满足知识分子的上帝视角罢了。

马大帅为了给玉芬看病做了太多工作,其中一个收入很高的活便是为葬礼哭丧,能够看出本山大叔在吃百家饭的落魄时期可能干过这个差事。

21世纪初,东北的丧事依旧有着在室外搭灵棚的习惯,有时候甚至要哭上一宿。《马大帅》中有一个桥段便是搭灵棚的遇上了对面办喜事的,两家最后大打出手,马大帅落荒而逃。情节很荒诞地展现了民俗的可笑之处,但又有着市井小民逃离不出的无奈。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马大帅曾假扮成文化局副科长去陪一个退休的文化局局长,没什么文化水平的他一问三不知,最后还是漏了馅。退休局长教诲他在单位要抱谁谁的大腿,那样才能平步青云。可退休局长给单位打电话的时候,却又听出了人走茶凉的意思。

文化人与世俗恶习交融在一起显得有些违和,却更突出了《马大帅》的讽刺之意,也意味着东北已经开始僵化了。

一个农村人进城,与城市有太多的格格不入,他希望凭借踏踏实实本分工作改善生活,但却几乎放弃了尊严。最终他通过照顾孤寡老太太得到一笔财产,才圆了一个好人有好报的结局。但整个过程中,赵本山好像隐藏了太多无奈。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范德彪,就是一个不切实际,渴望一步登天的人。他喜欢享受别人崇敬的目光,总觉得自己能做出一番事业,“装”是他的最强技能,但他又是个苦闷的人,因为他不得不面对自己一事无成的事实。

这是后工业时代多少东北男人的真实写照,自己丢掉了铁饭碗,却不甘过平庸的日子,可自己又没有任何能力,所以甘愿活在吹嘘的虚幻之中麻痹一切。

东北文艺复兴的先驱者——马大帅

结语

没有一部电视剧作品能像《马大帅》一样如此真实地展现出后工业时代初期的东北,它流露着一种落败的荒凉,但剧中的人物也恰恰像《野狼disco》一样狂欢着,他们对抗着残破的生活并乐在其中,他们愿意在废墟中绽放出花来。

马大帅和范德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上攀爬,他们不愿活在最底层。如果范德彪的那次投资并没有被钱老板骗,谁又能确定范德彪这个喜欢大干一场的人不会富起来呢?

《马大帅》这部作品与他们两个一样,正在风云变幻的网络时代展现着它涓涓不息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开原市   灵棚   维多利亚   先驱者   小民   文艺复兴   市井   写照   情节   无奈   电视剧   真实   环境   作品   时代   文化   时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