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

樊登老师讲书《解码青春期》时,讲到四种父母常见的陷阱。大量的家庭,基本上糟糕的家庭分四类,舒适陷阱、认可陷阱、控制陷阱、成就陷阱。如果要弄懂这四类型陷阱,不做糟糕的父母,樊登老师推荐了一部电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中午时间抽空看了这部电影。


观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


巧克力是多少孩子童年最喜欢吃的零食?而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巧克力工厂,那该有多幸福。



故事主人公查理生活在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里有四位老人需要照顾,本来就已经很破旧的小房子里挤下了七口人,但生活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去失落,一家七口人每天都开心的生活着。



晚饭时间是最快乐的,七口人吃饭席间总是充满了快乐,饭后,祖父母和小查理的对话更教会小查理做人的道理。


最让查理开心的是爸爸能从工厂带回的牙膏帽。爸爸从牙膏厂工作,偶遇到生产失败的牙膏帽与其丢掉不如回家带给儿子。每当这个时候,小查理接过爸爸手中牙膏帽时,总是飞奔向自己用牙膏帽搭建的城堡进行拼插。


观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

一家人的平静被一则告示打破,在他家附近有一座世上最大的“旺卡巧克力工厂”,由它生产的巧克力被输送到世界各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这天,巧克力发明家、制造商威利·旺卡贴出一张告示:


我在不同的巧克力里分别藏了5张金券,拿到金券的孩子们将有幸参观的神秘的工厂内部,并享用一生吃不完的巧克力。


小主人公查理成了幸运儿,他一走进工厂,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

飞流直下的瀑布、川流不息的大河、可爱的蘑菇和栩栩如生的草坪……最重要的,这一切都是巧克力做的。


观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

五个家庭的五个孩子在各自的家长陪同下,走进了这个梦想工厂。


在这里,有溺爱奥古斯塔斯的妈妈培养的儿子,为他的贪婪最先付出了代价;功利的维鲁卡·索尔特爸爸培养的蛮横的女儿,为她的张扬跋扈以及无穷无尽的索要付出了代价;虚荣的维奥莉特母亲培养的好胜、刁蛮的女儿和呆板的迈克爸爸培养的愤怒的儿子,这些人在威利·旺卡“糖衣炮弹”的考验下,统统受到了惩罚。


四个孩子的行为揭露了人心的贪婪,也揭露了他们身后引人深思的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一味顺从和纵容造就他们的任性和刁蛮。


而善良的爷爷和懂事的查理通过了各种考验。查理,他没有受到家长过多的宠爱,也没有其他孩子这样爱炫耀、爱攀比的心理,所以他靠他勇敢、不娇气的心为自己,也为家人赢得来以后日子的美好。


但他却放弃了大奖,因为大奖和亲情发生了矛盾。想要获得大奖就必须放弃和家里人的团聚,当亲情和强大诱惑放在一起时,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


查理最后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而放弃最后的大奖。我们很多时候认为亲情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垂手可得的,以为亲情微不足道,所以不会珍惜。


观影《查理的巧克力工厂》

影片揭示:倡导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美好充满爱的家。无论富裕也好、贫穷也罢,都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教会他们爱与被爱,学会分享,珍惜和家人的相处时光。 与其说这部影片是查利巧克力工厂之旅不如说是威利·旺卡的童年回忆之旅,在此他找到了爱,找到了遗失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巧克力   工厂   刁蛮   牙膏   陷阱   亲情   大奖   童年   爸爸   儿子   家长   美好   父母   孩子   家庭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