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民法典新规:有8种“欠款”不用还了,有人还傻傻去送钱?

各大借款平台,为了扩展客户,都大大地降低门槛,甚至是无门槛,免费借钱,比如花呗。最近,不少花呗用户被下调了额度,有些直降到3000元以下。蚂蚁集团给出的回复是倡导理性消费。

2021年民法典新规:有8种“欠款”不用还了,有人还傻傻去送钱?

1、高利贷

对于贷款利息,国家明确规定,年利息不得超过24%。在不超过24%的情况下,借款人必须在贷款期间内连续清偿所有利息债务。如果年息超过36%的,属于“高利贷”范畴。借款人可以拒绝支付利息。如果已经支付利息,贷款人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要求返还超额利息。

2、过了三年诉讼时效的债务

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3年。如果在3年内,债主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他就丧失胜诉权,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简单理解就是如果欠债人表示不愿偿还,债主就无法通过诉讼途径要回自己的钱款。

3、信息被盗用的借款

如今,在互联网上,大众都变成了透明人,基本上没什么秘密可言。一些平台甚至还泄露个人信息,拿去出售获利。所以,很多不法分子就会拿着盗来的个人信息去借贷等等。如果是这种情况下的借款,个人是不需要偿还的,还应该报警,让不法分子接受法律制裁。

2021年民法典新规:有8种“欠款”不用还了,有人还傻傻去送钱?

4、不明贷款

贷款行为是一种严肃的金融行为,法律对其贷款合同有很高的要求。贷款金额、利息、用途、还款期限等重要事项,如无明确标准,则不建立贷款关系,合同无法律效力,借款人也就有权拒绝还款。

5、用于非法活动贷款

如上所述,法律对借款行为有很高的要求,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如果贷款人清楚知道借款人被用于赌博、吸毒、诈骗等违法活动,法律不支持借款行为,也不会保护贷款人。

6、砍头息

砍头息是指从借款中扣除一部分作为手续费等名目,比如借款1万元,但被扣除2000元,实际到手只有8000元,在算利息时却按1万元来算。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还8000元的利息和本金,而不是1万元。

2021年民法典新规:有8种“欠款”不用还了,有人还傻傻去送钱?

7、夫妻单方面欠下的债务

根据《民法典》规定,只有夫妻共同签名,或者事后追认共同所负的债务,以及一方借钱用来家庭生活的债务,才属于共同债务,其他的一律不算。

8、向无民事行为人借款

在民间借贷中,无民事行为人是指未成年人(18岁以下)和无分辨意识的精神病人。如果是未成年人借款,需要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否则贷款合同无效,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也无需偿还贷款。

总之,大到债务、住房,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出台的《民法典》里都有相关规定,保障我们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民法典   贷款人   诉讼时效   行为人   借款人   债主   高利贷   不法分子   欠款   未成年人   利息   债务   门槛   民事   贷款   法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