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故事

从小就有人说他不行,连他母亲都说过:“他小时候确实没有表现出多少篮球天赋,除了长得高以外,几乎什么都不好,看上去胖胖的,跑跳能力也不强。”一位篮球专家在姚明十一二岁时到上海看过姚明,他让胖乎乎、一米九的姚明比画了几个动作,就开始摇头,毫不掩饰心里的失望。 可能这位专家忽视了一个孩子感知世界的敏感程度,姚明却记得那一幕:“我忘了他跟我说过什么,反正没几句,我就记得他对我没什么兴趣。”

少年时,姚明也不是最突出的。17岁,他去巴黎参加欧洲篮球训练营,同去的中国少年还有来自辽宁的金立鹏和八一队的陈可。回想多年前的往事,姚明的母亲说:“我记得金立鹏打得特别好。”那一年,金立鹏是训练营的最佳得分后卫。又过了一年,姚明去了美国,晃晃悠悠地去了很多城市,打了很多场比赛。后来带他们去的上海队领导先离开,只给他们留下很少一点盘缠,他和队友刘炜靠着酒店的免费早餐和麦当劳最便宜的汉堡生熬,后来借了一个美国教练100美金。成名后,姚明还记得这件事,说找机会一定把钱还给人家。

去美国前,他得先在中国联赛上成功。那时候八一队是朝主,2002年4月20日的那个雨夜,八一主场宁波雅戈尔球馆被姚明率领的上海队“攻陷”了。

2002年,姚明以“状元秀”身份加人休斯敦火箭队,从中国到美国时他还是个孩子,脸上挂满青涩,高高瘦瘦的,仿佛一根电线杆子。那时候,他还不能用英语与人正常交流。2002年10 月的休斯敦国际机场,火箭队给他专配的翻译和工作人员一起等待着,看到身穿土黄色西装、因长途飞行头发胡乱翘起的姚明,他们如释重负地笑了。

“状元秀”到了,火箭心里踏实了,可姚明的心还悬着。那时候,没人可以清楚预测这位少年能否在动物凶猛的联盟中生存下去,包括他自己。

2008年夏天,他带领国家队在北京、在家门口杀进奥运八强。他说:“那将是我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

姚明的左脚脚踝被钉入三根钢钉。看第二位医生时,他听到这样的建议:“做脚踝重建手术吧,如果仅植人钢钉,治标不治本。一旦复发,会更严重。”重建脚踝,意味着改变脚踝的物理结构,让原本承受巨大压力的那块小小的骨头不再背负重压。 姚明听完一哆嗦,赶紧摇头。 他说:“听医生说说我都觉得恐怖。”

时光飞逝,七年过去,姚明,一个美国文化的外来者,终于成了火箭队的领袖。和七年前相比,火箭队大换容颜,除了姚明,从主教练、球员到球队工作人员都换了新面孔。 姚明则越来越壮、越打越好,变成了火箭队的主力。七年过去,懵懂、瘦弱、不知所措的少年不见了,一位目光坚动、满脸皱纹、满身伤痕的领袖站在了火箭队最前头。

可有些事,真就躲不过。

2009年初夏,他又带着火箭队杀进季后赛,迈过第一轮,好像推开了一扇门,一番新世界在他眼前展开。

一步一步地,姚明似乎往一个更高的山峰稳稳迈过去。可因左脚骨裂,“咕咚”一声,他跌落到最低点。

就算经历过这么多难事儿,就算可能在30岁就要离开深深热爱的球场,让他瞬间陷人不知所措,不知道在余下漫长的生命中自己该做点儿什么,能做点儿什么,他仍没有心生绝望。

后来,重建手术变成了首选答案,他知道那意味着什么。这是姚明生命中的大事,是医生要好好准备的大手术,也是可能影响火箭队历史的大转折,没人敢轻易决定。 姚明只好接受检查。

他乐观过,说:“也许打上石膏,拄着拐杖静养三个月也能好。医生说了,脚部的血液循环没有问题,就是有希望的意思。”

很快,他就把自己的乐观推翻了:“可等上三个月,肌肉一定会萎缩,医生说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那就麻烦了,相当于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

他试着想点儿高兴的事儿:“至少要休息一年,唉,也是好事儿,这么多年,从来没这么闲过。赛季打NBA,到了夏天打国家队,这回好了,逼着我一次歇足,把之前的那点儿租都给补上。能在国内踏踏实实地过上大半年、也算有得有失。"

可说着说着,他又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个能歇的人:“一想到要这么久打不上球,我就浑身难受,这么过了十多年、突然停下来,迷失了。”

他想到了退役,连续几年,他伤怕了:“我不想拼了,得留着身子骨,以后跟我的孩子一起打打球,享受天伦之乐。”

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他的太太和父母都这么劝他。他们看到的姚明与外人不同,别人享受姚明扣篮时的激情与振奋,他们想到的是姚明手腕砸在铁质篮筐上的疼痛;别人看到的是姚明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是千万美元的年薪,是他的诙谐幽默、风趣机智,他们看到的是姚明脑袋上缝的七十多针,是他拄着拐杖蹒跚挪步的辛苦,是饭桌上看着别人吃大鱼大肉,自己嚼两根青菜的无奈......

姚明说:“真的,我心里不止一次地跟自己说过,再受伤,退役算了。”

他问自己,想干的事都干完了吗?打完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好像国家队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他说:“心里空空的,有点儿失落。 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完成了,可那之后呢? 人要是没了目标,是很可怕的,我跟自己说,得定新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冲劲儿了。"

琢磨了半年,他找到好多目标,他说:“该给火箭一个交代了,打了这么多年NBA还原地踏步,说不过去。”他还说:“如果国家队能培养出新人,打进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可以考虑去,那就不再是只靠我一个人了,我们可以往更高的目标冲。我还可以在伦敦大桥上拍张照片,就找我父亲当初拍照的那个位置。”

煎熬着等医生宣判时,他总在网上翻新闻,找图片和视频看。他看到北京奥运会上自己激动得涨红脸颊、挥臂吼叫,看到从2002 年到2009 年,自己的胳膊一天比一天粗,肩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重,也终于迈过了季后赛第一轮的坎儿。看这些,他会笑,可视线一移开,面色就立刻沉了下来。在事业、家庭、祖国、荣誉、健康、冒险、退役中,他的思路来回跳跃,不知道何处是归宿。

福祸相依,2009年的初夏,是姚明NBA 生涯最辉煌的日子,左脚舟骨上一道细如发丝却久久不愿愈合的裂痕,却让姚明如坠冰窖。姚明就这么孤独地待在家里,那时,他的生活陷人无限的未知,他说:“就跟在大海上漂浮的草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吞没。”

这是二十多年来,他最绝望、最无助的日子,但他并没有气馁。

2011年,姚明正式宣布退役。 退役后的他选择去高校深造,同时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做公益活动,帮助推进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如今的他担任了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中国篮球协会主席,继续以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为篮球事业做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钢钉   休斯敦   脚踝   拐杖   美国   左脚   上海   火箭队   国家队   手术   医生   目标   事业   篮球   孩子   故事   时尚   姚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