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8月20日|英国冶金学家布雷尔利发明不锈钢

不锈钢的发明,被誉为20世纪世界冶金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

英国著名冶金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于20世纪初期发明了不锈钢。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6年,布雷尔利发明的不锈钢取得英国专利权并开始大量生产,至此,从垃圾堆中偶然发现的不锈钢便风靡全球,亨利·布雷尔利也被誉为“不锈钢之父”。

1913年8月20日|英国冶金学家布雷尔利发明不锈钢

亨利·布雷尔利

战争意外的产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在战场上的枪支总是因枪膛磨损不能使用而运回后方。军工生产部门命令研制高强度耐磨合金钢的布雷尔利,专门研究解决枪膛的磨损问题。布雷尔利和其助手搜集了国内外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钢材、各种不同性质的合金钢,在各种不同性质的机械上进行性能实验,然后选择出较为适用的钢材制成枪支。

1913年的一天,他们实验了一种含大量铬的国产合金钢,经耐磨实验后,查明这种合金并不耐磨,说明这不能制造枪支,于是,他们记录下实验结果,往墙角一扔了事。

几个月后,一位助手拿着一块锃光瓦亮的钢材兴冲冲跑来对布雷尔利说:“先生,这是我在清理仓库时发现的毛拉先生送来的合金钢,您是否实验一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

“好!”布雷尔利看着光亮耀眼的钢材,高兴地说。实验结果证明:它是一块不怕酸、碱、盐的不锈钢。

布雷尔利心里盘算道:“这种不耐磨却耐腐蚀的钢材,不能制枪支,是否可以做餐具呢?”他说干就干,动手制作了不锈钢的水果刀、叉、勺、果盘及折叠刀等。

布雷尔利发明的不锈钢于1916年取得英国专利权并开始大量生产,至此,从垃圾堆中偶然发现的不锈钢便风靡全球,亨利·布雷尔利也被誉为“不锈钢之父”。

应用广泛的特殊材料

如今,不锈钢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冶金学中,不锈钢是通常含有10%~30%铬的一类合金钢的总称。以重量计算,铬含量超过10.5%的“铁合金”。这个名称源于这种钢不像普通钢那样容易腐蚀生锈。铬与低碳含量相配合,可显示出明显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还可以加入镍、钼、钛、铝、铜、氮、硫、磷和硒,使其表面会产生防锈的氧化膜,以提高对特殊环境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并赋予特殊性能,从而保护钢材本身受到外界环境中的空气(尤指氧气)、水以及某些酸、碱的氧化腐蚀。

大多数不锈钢先在电炉或氧气顶吹转炉(转炉)中熔化,然后在另一炼钢炉中精炼,主要为了降低碳含量。在氩-氧脱碳法中,将氧和氩的气体混合物喷入钢水中。改变氧和氩的比例,通过将碳氧化为一氧化碳而不使昂贵的铬氧化和损失,将碳含量降低到控制的水平。因此,在初始的熔化操作中可使用较便宜的原料,如高碳的铬铁。

不锈钢可以说是工程领域很特殊的一种材料,说它特殊,主要是不锈钢涉及的应用领域比较广,需求量也比较大,比如说水工业、建筑与结构业、环保工业、工业设施等。

中国不锈钢工业发展和进步较晚。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对不锈钢的需求主要是基于工业和国防的尖端用途。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刺激了对不锈钢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锈钢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不锈钢需求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球水平。自1990年以来,世界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中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是世界年均增长率的2.9倍。21世纪,中国不锈钢产业已飞速发展,到达世界领先水平。 宗禾

1913年8月20日|英国冶金学家布雷尔利发明不锈钢

不锈钢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1913年8月20日|英国冶金学家布雷尔利发明不锈钢

不锈钢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1913年8月20日|英国冶金学家布雷尔利发明不锈钢

不锈钢在军工领域的应用

你不知道的那些不锈钢

不锈钢按主要化学组成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

铬系(400系):指除铁外,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铬,即铬系不锈钢,相当于美国的AISI400系列,因此又称为400系不锈钢。

铬镍系或铬镍钼系(300系):指除铁外,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铬、镍、钼,即铬镍系或铬镍钼系不锈钢,相当于美国AISI300系列,因此又称为300系不锈钢。

铬锰氮系:指除铁外,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铬、锰、氮,相当于美国的AISI200系列。因此又称为200系不锈钢。

不锈钢常按组织状态分为: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等。

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这类钢能抵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硝酸及食品工厂设备,也可制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气轮机零件等。

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这类钢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和耐蚀性能,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

1913年8月20日|英国冶金学家布雷尔利发明不锈钢

不锈钢在工程领域是一种特殊的材料


来源:江苏科技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英国   亨利   奥氏体   不锈钢   合金钢   合金   枪支   硝酸   耐磨   中国   零件   钢材   学家   性能   领域   世纪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