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本文为一条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许亚军,曾在广东工厂打工多年,

2018年起,

拍了一档纪录片名叫《伟大的制造》,

探访一线工厂:

曹县汉服村、河南许昌假发村、

山东吉他镇、河南焦作雪地靴镇……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山东大型纺织厂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缝制车间里的女工


他坚持真实、不修饰,

很多网友通过他的镜头才意识到,

很多行业至今依赖手工,

环境看起来也并不高大上。

但就是这些小城镇,

撑起了“中国制造”四个字,

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他不光记录现状,也发现问题:

网红拿走了大部分利润和关注度,

一线工人的待遇却没有任何改善;

高学历人才稀缺,

代工为主,转型不易……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生产锅具的流水线


片子豆瓣评分8.3,

网友评价:

“(看到)一个个渺小的实业人。”

“虽然制作粗糙,但是视角稀有。”

“进入一个自己不太熟悉却又紧密联结着的世界。”

许亚军说他还将继续拍下去,

见证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过程:

“再过十年,

没有人打得过中国新品牌。”


自述 许亚军

编辑 闫坤沐 责编 陈子文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我叫许亚军,从2018年开始,拍了一档纪录片叫《伟大的制造》,带大家到工厂,去实地看一个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这个主题很多电视台去拍过,但我们一开始就想好了,一定不要拍成那种看起来很精美(的风格),而是要更真实、更接地气,用更平等的视角去和一线的老板、工人们交流。

最早的时候我们就拿手机直接拍,这样他们不会端着,更愿意和你说一些真心话。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旧衣回收仓库里堆成山的衣服


这个世界需要旧衣服的人,

不一定比需要新衣服的人少

我们去拍摄的一些工厂,此前从未开放给媒体,大众都不太知道他们这个行业是怎么运转的,比如说旧衣回收。

你在支付宝里填一个地址,就会有人上门来收,你会获得蚂蚁积分,那这些旧衣服最终到哪里去了?很多人以为是捐掉了,确实会捐一部分,不过大部分是经过分拣之后卖掉了。

我们去到工厂之后,那里堆成山的旧衣物非常壮观,而且不只有一般的服装,很多大家不知道怎么处理的物品,比如婚纱、毛绒玩具,都会汇聚到这里,让人有一些唏嘘。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简单分拣分类后的旧衣物


这家工厂的老板很坦诚,他承认这个行业会倾向于对外宣传它公益的一面,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收得上来衣服。但实际上商业才能真正支撑一个行业运转。

旧衣物经过分拣、简单的清理之后,按吨打包卖到东南亚、南美或者非洲,一天可以处理二三十吨,一吨卖到5000块钱左右,除去收衣服的运费、厂房的租金、人工等等成本,这个行业赚的是辛苦钱。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分拣流水线


在这里,旧物的价值会和它们是新品时的价值产生极大错位,当面对最基础的生活需求时,像高跟鞋、皮包,因为使用场景受限,是最没价值的,品牌和时尚失去意义,反而越简单日常的衣服和运动鞋是价值最高的。

老板对我们说,他们也很希望环保的理念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这行做久了,他才知道:“这世界上需要旧衣服的人,不一定比需要新衣服的人少。”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卫生巾生产流水线已经非常成熟


村镇里的制造业

我们的片子拍了三年,目前一共27集,去了20多个不同行业的工厂。最开始,网友会质疑,说我们是不是故意去拍一些看起来破旧的地方。

通过这些声音,我们发现一种割裂。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哪怕生活中最依赖、最熟悉的东西,像牛仔裤、毛衣,也很少有人关心过他们是由谁、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生产出来的。格子间里的白领,对工人要吸入的异味、忍受的噪音毫无切身感知,消费者和一线工人仿佛生活在两个彼此隔离的世界里,而我们的片子就希望能打破这种隔离。

大家以为工厂全都是明亮的流水线、无尘车间,其实这是大家对中国制造的一个误会。

有一些行业非常机械化,比如纺织、化妆品,但很多行业至今还在高度依赖手工,厂子都建在村镇里,看起来就没有那么高大上,工人的工作环境也比较粗糙。

不过大家不要以为村镇里的工厂就不厉害。我们拍过的很多厂子都把某一个细分的领域,做到了中国最好甚至世界第一。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负责调音的工人说自己并不会弹吉他


山东潍坊有一个叫昌乐县鄌郚镇的一个小镇生产的电吉他出口全球,这个镇子里面做吉他的工人,全部都是农民,流水线上负责调音的师傅,并不怎么会弹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音乐。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喜欢红辣椒乐队的大哥


我随机采访到的一位大哥,打开手机,播放器列表里都是红辣椒乐队的歌,用山东味儿告诉我们他最喜欢的歌是《don't forget me》。到周末,他会拿几个木勺子当打击乐器,工友里有人用木吉他,有人用电吉他,大家组一个小乐队,非常快乐。

河南焦作桑坡村是全中国处理深加工羊皮最好的工厂,把皮处理得很软很舒服很干净,你感受不到一点点动物的味道,这个技术很厉害的。这里也有UGG的代工厂。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假发工厂里的大姐们和老奶奶


河南许昌的假发也做到了全世界第一。我们去了以后,有一幕非常震撼:假发生产过程中必须的一道工序,是一个七八十岁的白发老奶奶一个人在做,她耳朵几乎听不见了,所以也不和旁边的人说话,就默默地干活。

要知道假发最大的消费国是欧美,尤其是美国。最终戴着这顶假发的可能是国外一个特别时髦的人,甚至可能是像碧昂丝这样的大明星,但生产它的是河南农村的老奶奶。

如果不去实地,我永远不会知道,假发至今都是人一针一针穿到网上面去的,一次只能穿几根头发,就像绣花一样,以前我以为这么繁琐的事情,肯定是机器做的。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曹县航拍


还有因为玩梗而火的曹县,实际上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发达,它就是一个镇子,主干道是个十字路口,早年生产寿衣,后来又转型做演出服,现在靠汉服火了。我们去了以后发现,当地很多工厂是小作坊,一对小夫妻加上婆婆,在抖音或者快手做一个小网店,靠直播,每个月卖出几百单,也活得很不错,很多人都赚到钱了。

曹县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当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从苏州引进了高端的面料市场、刺绣工艺,去作为支持当地服装产业的发展的一个基础。

看到这些例子之后,我就更讨厌那些大佬说什么短视频是吃猪食,你从来不在乎普通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你也从来没有尊重过他们。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机器绣花


制造业里没有多坏的人

一线跑多了之后,你会对很多问题没有那么非黑即白的判断。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机器织毛衣前,需要先在电脑中画出纹样。这个步骤极其需要经验,水平高的老师傅月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多


大家都认为当老板是一件很舒服、很轻松的事情,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我的片子有三集是我亲手上流水线去织一件毛衣,先在电脑上把花型编出来,然后用机器织出衣片,再缝合在一起。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和妈妈一起看守织毛衣机器的孩子们


那个厂的老板是我当年在广东打工时,和我一起学织毛衣技术的同学。后来我去了北京,他们夫妻俩自己开了一个小厂,活都自己干,几十台机器运转的时候噪声很大,说话靠喊,还24小时不能离开人看守,否则遇到卡针之类的问题不及时处理,一件衣服就毁掉了。

他为什么不多雇几个人干,解放自己呢?普通小老板,他没有太强的管理经验,没有资金,促使它的规模上不去,他再招第三个人,厂子就活不下去,制造业里,这种夫妻档非常多。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纺织厂里做了二十年的熟练工


并不是机械化程度越高、规模越大就会越挣钱。机械化也会随时带来整个行业的膨胀,会有更多人参与竞争。

像服装这种技术含量低的行业,现在已经非常透明,我们去问八家工厂,每家给的材质、报价都一模一样,大家已经竞争到这个份上了,拿活就只能靠他的诚意。

我们一开始都特别受不了,很多老板会亲自开着车来接你,然后给你住宾馆,和你一块吃饭,聊完了还得给你送回去,每天打电话、发微信跟你嘘寒问暖。

大家想象中老板对工人是很严厉的,实际上我也拍到老板反而好吃好喝供应,是因为现在招工困难。一个服装厂老板告诉我们,相比于年轻人,他更喜欢用夫妻工,因为他们有压力,肯出力,还稳定,和北上广的老板说中年人不敢辞职是一个道理。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缝纫工作至今非常依赖手工


而工人这边,大家以为工人想多休息,实际上是工人要求赶紧开工,因为他拿的是计件工资,多干活才能多拿钱。

还有这几年非常火的所谓网红经济,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上赚到钱的只有网红本人。他掌握了渠道之后,对工厂的压榨是非常狠的,设计、生产、发货甚至客服都由工厂承担,网红只负责选款、拍照,但大部分利润都被他们拿走了,留给工厂的是赶工和漫长的账期。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验,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了一个基调,不准去骂制造业或者骂工人。

我真的觉得制造业没有多坏的人,他干的最苦最累,利润最少的一个环节,有时候当老板还不如你去一个工厂做一个老师傅赚的多,只不过自己做可能更自由一些。他能骗多少钱?这逻辑上就行不通。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曾经火爆的溜冰场,如今空无一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

我们拍摄的工厂,尽管从事的行业五花八门,但是不管做服装的也好,做锅具、美妆也好,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代工不是长久之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建立自己的品牌。但这个转型过程是很困难的,我们拍摄的一个锅具工厂,给全世界最一流的品牌代工,技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当他自己推自己的品牌的时候,投入几千万下去一点水花都没有。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牛仔裤流水线的工作环境,必须戴口罩


工厂开在农村它才能挣钱,但是这又决定了它没有办法去招设计人才、营销人才,就导致它陷入死循环。

我们的采访是从2018年开始做的,一边拍一边能感觉到,这几年情况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如最近支持国货的声音就非常响,大家会慢慢发现原来国产品牌质量好价格低,并不输给所谓的国际大牌。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探访国货一线:高学历人才稀缺,却把很多行业做到世界第一

许亚军在流水线上做伞


这一代大哥们都是吃了没文化的苦,二代清一色的国外留学,广东、江浙也好,安徽、河南也好,我们去所有的工厂全部是二代开始接班。慢慢的,他的思维就很先进了。

我们还想做一件事,就是促成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生,和曹县、河南等等地方的工厂建立联系,给工厂带去一些新鲜的理念,学生也能赚到钱。

这个系列的记录片我会继续拍下去,拍摄纪录片的博主中,几乎只有我是真正的农村出身,当过一线工人,我想用我的视角,去见证制造业转型和腾飞的过程,再过10年,新品牌谁都打不过中国。

本文为一条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曹县   成山   厂子   行业   假发   代工   国货   河南   流水线   中国   制造业   工人   工厂   衣服   机器   老板   人才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