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迷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唱这首歌曲。只知道,几十年过去,那优美的旋律,每天仍在耳边回响。


这首传唱近80年的歌曲,让几代中国人如痴如醉。歌中那“遥远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传说中的卓玛是否如歌中所唱的那样美丽?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几次来到青海金银滩草原,细细参观西部歌王王洛宾纪念馆。很少有人知道,国内规模最大的集中体现王洛宾音乐文化和西部音乐艺术的王洛宾音乐艺术馆,静静地矗立在青海湖北岸的金银滩草原上。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艺术馆前方是王洛宾的白色大理石半身雕像。艺术馆正面为一面纪念墙,呈便签纸造型,刻着王洛宾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走进馆门,迎面墙上是王洛宾的手迹:我愿透过歌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馆内集中陈列了关于王洛宾的大量照片、实物及200余件不同时期的歌曲、歌剧手稿,主展厅由“走向音乐圣地”、“在音乐圣地的多彩绽放”、“矢志不渝的音乐追求”、“西部音乐的传歌者”、“乐缘情未了”五个篇章构成,700余张珍贵的照片和手稿印证了历史对这位中国民族艺术家的尊重和敬仰。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我也曾几次到过甘肃、新疆、北京,参观歌王生活、工作的地方,查证有关的资料和细节,探寻歌王一生的苦难和辉煌。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一个地道的北京人。


民国二年,王洛宾出生在牛角湾艺花胡同的一座瓦灰色四合院里。这一年,溥仪还没搬出紫禁城。


王洛宾的爷爷是京城有名的画匠,父亲在工厂做职员,母亲一共生下三男三女,王家门户兴旺。


王洛宾的父亲喜欢音乐,平时把吹拉弹唱当成消遣,王洛宾从小就耳濡目染。家里还有自建的乐队,父亲、姐姐和王洛宾经常一起演奏《木兰从军》《梅花三弄》之类的曲目。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读中学时,王洛宾参加了基督教唱诗班,很快就崭露头角。音乐伴随着王洛宾从童年进入了少年时代。虽然那时国内已经战火纷飞,但王洛宾却从音乐中品尝着母乳一般的甘甜。他梦想着将来可以从事一份与音乐有关的职业,那似乎就是他该有的命运。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1929年,18岁的王洛宾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在这里接受了相当正规系统的西洋音乐教育。王洛宾的声乐导师是一位俄国女高音歌唱家,她发现这个名叫王洛宾的中国学生具有一种罕见的音乐天赋,便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就一定要去巴黎,因为那里有世界上最美的音乐。老师的话,在青年王洛宾心里种下了一个巴黎之梦。那时候中国文青的偶像是徐志摩,王洛宾还有兴致地把徐志摩的《云游》谱上曲子,闲来无事就哼唱。如果没有战争,或许王洛宾就这样温柔地走完一生。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大学毕业之后,王洛宾就一直准备出国留学。他同时在三个学校教音乐,为了筹措足够的资金。当他离巴黎之梦越来越近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他的命运。“华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硝烟四起的1937年,王洛宾离开了北京,踏上漫漫西行之途。一路辗转到达山西,他参加了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他卓越的音乐才华很快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雪花曲”“洗衣歌”“抗战进行曲”“黑龙江上”,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从此,他在贫瘠荒凉的大西北扎下了根。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一鞭打出的不朽之作 。


1939年,王洛宾来到青海,在西宁昆仑中学任教。辽阔的草原、湛蓝的湖水、高耸的雪山、无垠的戈壁、成群的牛羊、孤独的牧人,激发了王洛宾无限的情感与创作激情。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一年的夏天,草原上风景如画。中国电影创始人之一的郑君里,率摄制组千里迢迢来到金银滩草原,拍摄一部影片《民族万岁》,邀请了正在西宁教书的王洛宾参加。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摄制组在青海湖畔开机。郑君里请当地千户同曲乎的女儿萨耶卓玛扮演影片中的牧羊女,王洛宾扮演萨耶卓玛的帮工。此时,卓玛正是情窦初开的17岁少女,两只大眼睛闪射着大胆而炽烈的光芒。当时金银滩上有个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儿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王洛宾穿上了藏袍,跟着青春洋溢的卓玛骑马赶着羊群,倘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王洛宾挥鞭赶羊,却不小心打在了卓玛的马背上,马儿撒腿奔跑,差一点把姑娘甩下马背。作为回报,卓玛举起了手中的牧羊鞭,狠狠地打在了王洛宾的身上,我反复查证过,的确是“狠狠的”而不是“轻轻的”。王洛宾呆立在原地,仔细回味着那一鞭的滋味……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夜幕降临,草原上的篝火映红了半个天空。卓玛深情地唱起哈萨克民歌《羊群里躺着想念你的人》。


电影拍摄完以后,王洛宾随队伍返回,卓玛来为王洛宾送行,直到骆驼队消失在茫茫的草原地平线上。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躺在骆驼背上的王洛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对卓玛姑娘念念不忘,脑海中不时浮现出她的形象。三个不眠的夜晚,一首《草原情歌》跃然纸上。那动人的旋律,把姑娘的毡房、洁白的羊群、轻轻的皮鞭编织成一个优美的爱情神话,使这块藏北高原成了令人心旌摇曳的浪漫之地。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后来一位歌唱家朋友到西宁,王洛宾与他交谈甚欢,就把自己之前写的好多首曲子交给他带回去,其中就有这首《草原情歌》,王洛宾把它改名叫做《在那遥远的地方》。那一年,王洛宾26岁。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首歌从金银滩出发,唱遍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国,风靡海内外。还被世界著名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和卡雷拉斯等人作为保留曲目唱遍全世界,被享誊全球的巴黎音乐学院编入音乐教材。一首来自遥远的金银滩的情歌,在多少个夜晚,让无数人遥望远方。


从此,王洛宾走遍了大西北的每一片草场、每一个村庄,只要有歌声的地方,就会看到他的身影。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半个多世纪中,他走遍大西北,一首首风格新颖、优美欢乐的歌曲就从这里诞生。他一生收集整理、改编翻译了700多首民歌,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优秀民歌,使中国的西部民歌传遍了全世界。《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都达尔和玛利亚》、《青春舞曲》等歌曲,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广为传唱。王洛宾一生为传播西部民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人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传唱着王洛宾的西部情歌。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一生与基层民众相依为命,他熟悉普通百姓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他在与人民大众的共同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积蓄了创作灵感,丰富了艺术修养。他的作品中,绝大部分是对普通老百姓中的人和事、情和理的体现,是对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命运、情感与生活的讴歌。他把自己的位置认真地摆在人民大众之中,为他们创作,为他们歌唱,同时也接受人民对他的作品的鉴赏和评判。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赢得世界华人乃至国际友人的赞誉,多半是因为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一位名人曾评价王洛宾:“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就像一提起达芬奇,人们就会想起他的《蒙娜丽莎》。


1998年台北跨世纪之声音乐会上大腕云集,美国爵士天后戴安娜·罗斯、世界著名男高音卡雷拉斯、多明戈联袂压轴献唱,歌曲正是这首《在那遥远的地方》。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但不知是他有意而为还是冥冥中的安排,王洛宾再也没有到过青海湖畔的金银滩,再也没有见到那位遥远的好姑娘。而金银滩上的卓玛后来的生活很不顺利,她执意要嫁给一个汉人,又仓促地离婚再婚。1954年,年仅32岁的萨耶卓玛疾病不治,歌中的女神早早离开了人世。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三次入狱,服刑十九年。


1941年,王洛宾因为参加八路军文工团宣传抗日,被国民党抓了起来,在兰州一关就是三年。他在狱中创作了《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最后,当时的国民党青海省主席马步芳写保书把他保了出来,并任命他做了军官训练团的音乐教官。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马步芳是个军阀,但却有个爱好:喜欢听民歌,而且会唱民歌。


而王洛宾说:“一个人落水被强盗救起,别人告诉他救命恩人是强盗,可那人觉得要是没有强盗,自己早就淹死了。” 后来,王洛宾回到青海继续教书。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1949年9月,他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长期从事军队文化宣传工作。


1952年,王洛宾在新疆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任文艺科长期间,因为反革命罪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服役期间,他完成了话剧《丰收》的谱曲并创作了一批歌曲。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1953年,时任南疆军区副政委外号独臂将军的左齐,在得知王洛宾的情况后,再三向新疆军区交涉,并且亲自写了一份保证书,以监外执行的名义把王洛宾调到南疆军区文工团任音乐教员和创作员。这期间,他改编了《沙枣儿花香》《圆圆的》《美就美在眉毛上》等数十首民歌。参与创作歌剧《战斗的历程》《无人村》。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1961年,王洛宾再次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入狱15年。有一张照片是王洛宾在劳改农场跟别人一起搬砖,佝偻着腰身,瘦得皮包骨头,看了让人特别心酸。王洛宾在监狱期间,仍然坚持创作,写下了大量的歌曲作品。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1975年出狱后,王洛宾做过杂工,看过大门,送牛奶的工作是他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每天早上送完牛奶,他白天有很多时间可以从事创作。在出狱后极度贫困的岁月里,他依然创作改编了许多著名歌曲,包括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和祖国的音乐作品。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1979年,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邀请,王洛宾前往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创作歌剧《带血的项链》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汇演,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同年11月29日,乌鲁木齐军区军事法院撤销了1961年对他的判决。次月,《新疆艺术》登出新华社记者赵全章的文章《便从今日谱新曲》。此后,王洛宾的歌曲以歌曲集的形式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发行,他的歌曲在音乐会上频频亮相,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一生创作的歌曲上千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监狱里完成的。曾经有人问过王洛宾,你这一辈子坐过那么多年的牢,都有些什么感受啊?王洛宾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感到很幸福。这个幸福的含义恐怕是平常人很难理解的。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阳光明媚的1981年,王洛宾终于迎来他人生中的春天,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他恢复名誉和军籍,并任命他为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69岁的老人重新穿上了绿色庄严的军装,激动的热泪盈眶。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1988年9月,王洛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并被联合国颁发“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成为国宝级音乐大师,被誉为“军中骄子”“西部歌王”“西北民歌之父”“人民音乐家”。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最后一首情歌。


王洛宾不仅被誉为西部民歌之父,同时亦享有“情歌大王”的美名。王洛宾生前的最后一首情歌,是唱给远在天国的作家三毛。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77岁时,结识了慕名而来的台湾著名作家三毛。


三毛是王洛宾的疯狂崇拜者。她的《橄榄树》,风格与王洛宾的歌曲有很相似的地方。当她了解到王洛宾一生历尽坎坷,饱经磨难,年近不惑,妻子病逝,仍然痴迷艺术,便专程飞到新疆去看望王洛宾。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第一次见面,她为他唱了自己的代表作品《橄榄树》,他也为她唱了一首狱中的作品《高高的白杨》,并介绍了歌中的故事:一个维吾尔青年在结婚前夜被捕入狱,美丽的未婚妻不久便郁郁死去,青年为了纪念爱人蓄起了胡须。当王洛宾唱到“孤坟上铺满了丁香,我的胡须铺满了胸膛”这句歌词时,三毛哭了,只有经过爱断情殇的人,才能领悟这彻骨的孤独。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然后就是快乐地畅谈,从沙漠里的楼兰姑娘到能歌善舞的新疆小伙,从《梦中的橄榄树》到《掀起你的盖头来》。王洛宾领着三毛走马过天山,欣赏大漠异域秀美的风光。两个人相见恨晚,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成了忘年之交。


回到台北后,三毛将自己在乌鲁木齐对王洛宾的采访整理成《中国“西北民歌之父”王洛宾一鞭钟情》一文在台湾发表,继而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写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找到了原作者》,一石激起千层浪,王洛宾的大名迅速蜚声海峡两岸。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则应大陆媒体之邀,写了两篇短文《海峡来客》和《回访》,以诙谐、幽默的口吻,高度评价三毛的文化修养和时髦的艺术形象,媒体广泛转载。文章发表后,许多文学评论家都叹为观止:77岁的老人居然写出了这样不朽的动情之作:“是谁在敲门,声音那样轻,像是怕惊动主人。打开房门顿吃一惊,原来是一位女牛仔。模样真迷人——镶金边的腰带,大方格的长裙,头上裹着一块大花巾,只露着滴溜溜的一双大眼睛......”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1991年1月5日,离开王洛宾第121天后,饱受事业、爱情与疾病三重困扰的三毛,在台北自缢身亡。纪念馆里陈列着三毛自杀前给王洛宾的信:我走了,祝愿未来的日子平静,快乐。


噩耗传来,王洛宾悲恸不已,恍惚迷离之中,写下了晚年最后一首情歌《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且莫对我责怪,我也去等待,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你永远不再来,等待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爱!”可惜,三毛已经听不到这情深的呼唤了。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五年后,1996年3月14日,西部歌王王洛宾在一场大雪纷飞中,长眠于新疆乌鲁木齐,享年83岁。一个写过无数经典作品的歌王,一个走遍万水千山的奇情女子,最终交错于无法重叠的时空。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葬于北京市香山南麓的金山陵园,这里依山面水,环境清幽。墓碑正面刻着王洛宾及其夫人的名字,墓表上刻有《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墓志铭》。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依照王洛宾的遗嘱,《在那遥远的地方》手稿被刻在了墓碑背面上,伴他安息。


(2021年2月25日于泉城)


陈光:在那遥远的地方


#山东碧海##职业装专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作者:陈光 省政协原副主席,文案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西宁   遥远   地方   歌王   橄榄树   青海   新疆   军区   民歌   金银   情歌   姑娘   西部   时尚   歌曲   音乐   陈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