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 蒋胜男:《芈月传》的人物群像设计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 蒋胜男:《芈月传》的人物群像设计

网络文学蓬勃、鲜活地在这个时代生长着,以它的无限想象,以它的烂漫可爱,以它的现实沉思,给予这个国家数以亿计的读者以各种形式的能量与元气,创造新的奇迹与可能。

网络文学旺盛生发,始于写作初心,成于时代机遇,更离不开所有写作者一点一滴的耕耘。无论是知天命的阅历还是Z时代的新浪潮,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们对于写作的每一点思考,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中国作家网通过推出“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专题,与众多读者一起重温网络文学名家们的写作初心,分享他们的文学理念与创作细节。我们相信,多元与精彩,都将会在这里呈现。


作家简介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 蒋胜男:《芈月传》的人物群像设计

矩形色块

蒋胜男,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作家、编剧。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文联副主席、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代表作《芈月传》《燕云台》《天圣令》《历史的模样》等。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 蒋胜男:《芈月传》的人物群像设计

《芈月传》的人物群像设计



写作者一定会经历一个“如何写好人物群像”的过程,可能一开始创作的时候会更专注于主角的故事,但后来会发现,如果没有群像的话,主角唱不了独角戏。


所以,不止主角的戏份要设计,配角的戏份更要设计。就像一幅画,画之前,红花绿叶的位置都要预先设计好。本文就试以拙作《芈月传》为例说一下人物群像设计。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 蒋胜男:《芈月传》的人物群像设计



一本书字数有限,作者投身于一本书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不想一本书一写写上几十年,就要有“配角的存在,首先是为了主角服务”这个观念。所以在《芈月传》创作之前,我对这个故事的人物关系就先有一个设计。


生于父母


首先,芈月是秦国的执政太后,她在秦国执政四十一年,而这四十一年,正好是秦国从七雄之一走到七雄之首位置的时间段。


这样一个三十几岁就统治一个大帝国的女人,她人生的第一声啼哭是怎么发出的?父亲是谁,母亲是谁,谁给了她人生路上的指引?她在走向权力的道路上,受了多少人的影响?她的爱情是什么样的?这些在历史记载上大部分是空白的,只能靠作者根据历史资料去合理想象和构建。


我看到了她的终点,那么我就去设计她的起点,她的生命轨迹中可能出现的历史人物,再根据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去设计跟她交汇的时间点和呈现方式。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存在的,但如何在芈月的生命中出现,并给她什么样的影响,就是一个作者要做的事情了。


她在历史上是帝王之妻、帝王之母。那么,她小时候是否也触碰过权力?是不是帝王之女?首先确立与她有关系的人物:丈夫秦惠文王嬴驷,儿子秦昭襄王嬴稷,情人义渠王等。她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只有一个“芈八子”的称呼,芈是楚国的王族之姓。推测她应该是来自楚国的王女或者宗女,从她为秦王生二子而身份仍只停留在“八子”上,她应该不可能是秦楚联姻的主嫁,而更可能是媵女(古代指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在她之上,应该还有一个主嫁的姑娘。她应该还有一个姐妹,甚至不止一个,于是一个同父异母的、更尊贵的姐姐——“芈姝”的人物设计就出来了。


那么她是宗女还是王女?如果是宗女,我打算给她一个幸福的家庭,如果是王女,她和她的母亲应该和芈姝母女从小就有矛盾。如果她是王女,父亲可能是楚怀王,也可能是楚威王。如果是楚怀王,那么她后期执政期间,对楚怀王一再欺骗、囚禁、幽死,那这种弑父题材更适合于短篇性的、小众性的写法,只围绕着父女关系着墨,冲突性更强,一旦准备写成长篇,渗入其他人的故事,就会冲淡主线。更重要的就是,她的生命轨迹是最终成为大秦太后,所以我更倾向于应该给她小时候立一个英君明主的标杆,还是选择让她成为楚威王的幼女,作为一个帝王的女儿去成长。


那么她是倍受宠爱,还是冷落?我想她小时候是受宠过的,只有苦难是造就不了伟人的,一定拥有过足够的阳光,才有足够的自信去成长,所以我设计她是楚威王喜欢的女儿。楚威王是很有作为的君王,能在幼时看到这样一个人物,作为人生的第一缕光、第一个标杆,对她的人生成长是很有参照意义的,她不可能到了秦国,甚至从秦国的姬妾开始才确立成为战国女霸主的定位。她得从小就看到过一个权倾天下的君王,看到大军出征归来,知道什么是征伐。


父亲之外,母亲要发出“不要成为一个后宫妇人”的警戒,根据历史记录,她还有一个舅舅向寿,就可以确定母亲姓向,所以母亲向氏,要让芈月目睹“一个恭顺小心的后宫妇人如何惨死”。向氏的生命轨迹,是我先设计了“不入宫、不为媵,不二嫁”的三大遗言之后,再设计的。而因为后面芈月对楚怀王的种种手段,让我在向氏之死上,又加了一重楚怀王的暴行。


楚威王的宠爱,不会长久,母亲的不幸,会促成她比当时一般的公主更加成熟。失去父母,从小要学会自己生存,才带来了她人生上的独立。有了这两个设定以后,她的成长应该由谁来教养和帮助?我设定养母莒姬这个人物,帮她在险恶的后宫里学会生存,这是一个懂得在深宫里收敛锋芒、保护自己的宠妃角色。


传道受业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 蒋胜男:《芈月传》的人物群像设计


芈月执政四十一年,秦国在她手里有了超过之前所有国君的开疆拓土,有了足以留给后世一统天下的基业。这样的政治家,即使天分比别人都高得多,但如果没有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眼界,也是困难的。那就要让她从小就见识过高于常人的人群,有过比常人更坚韧的性格。她以楚王为标杆、以屈原为师、以秦王为师,她看到楚国的军队,甚至在楚王死的时候看到人俑的殉葬,这些都是必要的。那么,在这个大时代当中,她会遇到谁?


庄子在书里出现得不多,只有两个场景,但出现在她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阶段,神龙见首不见尾,给她人生的点拨。第一次是她在父母双亡以后,开始对人生产生怀疑。这种时候,其实就像我们的孩提时代,会想着“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我有过这样的时候,在写《芈月传》的时候,那种感觉似乎又回来了。


一个小女孩,想叩问这个世界。屈原无法给她解答,庄子能。庄子给她留下了一些竹简,其中的《逍遥游》影响了她一生。第二次,是在她离楚去秦的路上,在一个驿馆里,她遇见了唐昧,再一次质疑了所谓的天命。然后她再度遇到庄子,问如何突破自己目前的穷途绝境,庄子回答她说:“穷途不在境界,而在人心。你的心中没有穷途,你的绝境尚未到来。”这句话,让她往后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放弃做鲲鹏的心志,使得她不管在什么样的人生困境中,只要心中没有穷途,就会努力摆脱困境。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是因为放弃了自己的心志,所以人生才会从困境而跌落绝境,不能再起。


庄子传道,屈子授业。她的学术基础,对这个世界许多的基本认识,事业心和家国情怀,是从屈原这里得到的。而屈原一开始是拒绝教她的,因为她是个公主,是个女人。并不是出于岐视,而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出于悲悯的心态,屈原认为,智者忧而能者劳,公主不应该因为国君的某种妄念和所谓星象师的预言去承受这些东西。但在芈月失去了父亲以后,屈原却愿意主动教她,因为“当日臣不收公主为徒,是因为惧智者忧而能者劳,不欲公主忧劳。可是如今公主已失庇佑,难避忧劳,就不能没有智与能护身了。”


她能够从庄子那里得到哲学和信念,得到心灵自由和追求;从屈原身上,得到基础的知识和三观。但是作为政治家,她同样需要阴谋家给她揭示什么叫政治,什么叫黑暗,什么叫权谋。这也不是一个后宫妇人能教给她的,哪怕她精于宫斗,依旧不够。


芈月和张仪有过一段对话,我想这段对话,是对芈月冲击很大的。当说到“大争之世”时,张仪问她“争从何起,为何而争,争完以后呢?”芈月没能够明白,张仪伸出双手说:“这双手可能抡不动剑、拉不开弓,可是天下争斗,却在说客谋士手中。大争之世,只要有争斗就是说客们谋利之处。说客没有王权、兵马、财富,如果天下太平无事,说客们就永远是说客。可是人心不足,争权夺利,想要付出最少代价得到最多的东西,那就必须借助说客谋臣的力量。说客们挑起争斗,就能够借别人的势为自己所用,今日身无分文,明日就可一言调动天下百万兵马,为他的一个理念、一个设想而厮杀争斗。在这种争斗中,轻则城池易手,重者灭国亡族。争由说客起,各国君王为利而争,争完以后,仍然是说客来平息争战。”理解了这段话,也就使得她从一个政治的棋子,迈入政治操盘手的大门了。


情感与成长

年幼时的父母,年少时的老师,接下来就是成年时代的情感了。


芈月一生有三个男人,丈夫秦惠文王和情人义渠王,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但我想,在她嫁给秦惠文王这个中年大叔之前,应该还有个与她青春年少一起成长的少年人,有一个豆蔻年华时的心动,有一个“同桌的你”,我不想她没经过少女心动,就进入了后宫之争。


黄歇这个人物,最初设计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为了理念。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并不能因为秦一统天下,就是秦绝对正确。从六国方面看,天下已经打了几百年的战,是以强力一统天下,还是维护原来的道统,这是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当时所有的精英,都在这个十字路口苦苦思索。所以我也虚拟了一个咸阳招贤馆的百家辩论,而芈月作为楚国公主,成为秦国太后,又率兵伐秦,她是如何做到与母国决裂的?她是否要与另一个自己对话?这“另一个自己”我最初选择的是恩师屈原,后来改为春申君黄歇。因为在历史上,秦伐楚之后,黄歇成为楚国对抗秦国的最强力量。


我原来想写的是伍子胥和申包胥的故事,那个故事表达的就是,当我们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的时候,是否仍然可以在个人的人格层面彼此尊重对方,甚至仍然可以对你生死相托。这也就是伏尔泰说的:“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芈月和黄歇年少就是听这个故事长大的,他们的第一次辩经,也围绕着这个故事,而且在某一个方面,他们的人生之路跟这个故事的人物是息息相关的。做完这个设定以后,就有了芈月第三段的情感故事。她跟秦王、义渠王的情感是历史所有的,她和黄歇的故事,则是属于作者的一点艺术加工,这一段感情,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复杂,更具回味。


秦王让她看到,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政治家,什么叫冷酷和无情,什么叫决绝,什么叫斩断对人的依赖。既然一个人必将走上这条路,那么她多年的人生设计中的每一个,都是必须要存在的。写秦惠文王的时候,绕不过去一个人,就是商鞅。秦王驷和商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当他是太子的时候,他不理解商鞅,当他成为一国之君的时候,他开始理解商鞅。当秦惠文王登上王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足够成熟的王者。政治人物能够把私怨和公事分开,身为至高无上的君王,他报私怨、刑商鞅,恣意行事,完全不必有什么忍耐和克制。但身为肩负一国使命的人,他也分清恩怨,亡人存政。做帝王越久,他越能够体会到商鞅变法的合理性,他置身高处,只能俯视众人,而无人对话时,他会想起商鞅来。


我设置了一段情节,让秦惠文王带芈月去扫商鞅之墓。他在墓前喝醉了,讲了一些他对商鞅的看法。我有意设置这段情节,不仅仅是借历史解释人物,更是借着人物来重演历史。在某种情况下,商鞅之于秦王驷,恰恰如秦王驷之于芈月一样。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给予对方致命的伤害,但也锤炼了他们的帝王之心。所以在他们死后,他们的对手会来祭奠他们。当芈月站在秦王驷的灵位前,我想,她此刻才能真正理解当初秦王驷站在商鞅墓前的心情。


芈月和义渠王,是有感情的,但他们最大的分岐在于思维方式。草原的思维方式就是,一方的部族首领死了,另一方的部族首领娶了他的遗孀,收养了他的儿子,就等于接收了这个部族。但是,已经形成的王朝却不是这种体系,秦国的权力只属于历代秦王。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配角,芈月的其他姐妹如芈茵、芈姮、芈薏,后宫的女人们如庸夫人、魏夫人、卫良人、唐夫人等,或正面或反面成为芈月成长中的镜子,也有一些在电视剧里没出现的人物,如前期的楚王令尹昭阳,这是一个在改革与保守之间的老政客;野心勃勃的赵武灵王,那是芈月成为太后之后列国之间最大的敌人;嬴稷的妃子唐八子,从墨家剑客到后宫妃子的转变等。


一个好故事,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群像人物,他们的戏份是围绕着主角来设计,虽不可沉缅于“好设定”而过度描写,导致配角喧宾夺主,主角模糊不清。但他们的人生却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一定要给他们哪怕是一小段的高光时刻,才能够让人物活起来,让大家记住他们。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 蒋胜男:《芈月传》的人物群像设计

小说《芈月传 》(初稿题为《大秦宣太后》)为作家、编剧蒋胜男的原创小说,讲述了秦宣太后的传奇一生,剧情跌宕起伏。电子书由腾讯文学独家首发。

芈月(芈:读mǐ )的名字据兵马俑上的残字“芈月”和阿房宫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芈月”的合体陶文而来。宣太后芈月的一生波澜壮阔、纵情恣意,在至高处把持朝政、呼风唤雨,太后专权自她而始,太后称谓亦始见于她,成为千古太后第一人。

内容简介

战国时期,芈月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后生活一落千丈,母亲向氏被楚威后逐出宫,芈月和弟弟芈戎躲过了一次次灾难和危机。芈月与楚公子黄歇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被作为嫡公主芈姝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芈姝当上了秦国的王后,宫廷倾轧下,芈月不得已成为宠妃。原本的姐妹之情在芈月生下儿子嬴稷以后渐渐分裂。诸子争位,秦王嬴驷抱憾而亡。芈月和儿子被发配到遥远的燕国。不料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秦国大乱。芈月借义渠军力回到秦国,平定了秦国内乱。芈月儿子嬴稷登基为王,史称秦昭襄王。

第一部:

楚国星象大家唐昧预言:“霸星降世,后宫将有孕者,当生霸主,横扫六国,称霸天下。”正当此时,宠妃莒姬媵妾向氏有孕,十月怀胎,小公主芈月应运而生。虽非男子,芈月却展现出优于男子的聪慧与灵巧。楚王商对芈月极尽宠爱,王后却对她暗怀敌意,明里暗里欲害芈月,皆被楚王商所阻。然而,楚王商驾崩,芈月的生活从此一落千丈。幸好有屈原为师,黄歇为友,给她战战兢兢的宫廷生活增添了亮色。芈月和黄歇青梅竹马,两人之间暗生情愫……

第二部:

芈姝心仪秦王驷,去使臣馆舍中与他私会。秦王驷留下王后玉玺给她,她方知秦王驷的真实身份。黄歇欲与芈月成亲,却遭威后阻挠,让芈月作为芈姝的媵女一同嫁去秦国。芈月与黄歇相约私奔,不料却在路上被义渠王劫走。芈姝派张仪游说义渠王,赎回了芈月。芈月误以为黄歇身死,本已心灰意冷,唯有为黄歇报仇的执念支撑着她活下去。芈月随芈姝入了秦宫,和宫中原有势力魏夫人一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她没有料到的是,冲突的发展会将她的人生推向完全不同的轨迹……

第三部:

魏夫人视芈月为劲敌,扣押了芈月幼弟魏冉要挟于她。芈月无奈,主动侍寝,借助秦王驷的力量救回魏冉。秦王驷鼓励芈月按照本心而活,带她去四方馆听诸子辩论,又在芈姝之子生日当天带她去拜祭商君墓。芈月和芈姝之间产生了裂痕,离心离德。芈月怀孕,由女医挚负责安胎侍娠。芈姝的心腹玳瑁将芈月视为眼中钉,趁女医挚外出采药之时将其囚禁。当夜芈月难产,孤立无援,性命危在旦夕……

第四部:

公孙衍集合五国联军攻秦,同时对张仪深为忌惮,因此通过楚国令尹昭阳,借假和氏璧一案陷害张仪。却不料误中副车,芈月中了盒中毒针,昏迷不醒。几经周折,秦王驷用芈姝处的龙回丹解了芈月的毒。芈月分析案情,揭穿了公孙衍的图谋。

芈月欲谋取蜀地为公子稷之封地,建议芈姝向秦王提出分封诸公子。秦王却留下了嬴荡和嬴稷。芈姝生恐嬴稷会是嬴荡的强劲对手,遂胁迫女医挚毒杀芈月母子。事情败露,张仪、庸芮等逼宫,要求废后。秦国朝堂风云变色……

第五部:

秦王驷驾崩,嬴荡继位为王,芈姝成为至高无上的秦国母后,而芈月则跟随作为质子的儿子被芈姝发落至冰天雪地的燕国。质子生涯艰苦无比,芈月母子衣食不周,处处碰壁。芈月在低谷中求生存、博前程,纵然身处市井,仍自强不息。然而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操纵着一切,他们屡屡遇险,甚至陷入绝境,被迫铤而走险。就在芈月即将放弃宏图大志之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她命运的轨迹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第六部:

嬴稷成为秦王,芈月以“太后”身份执掌朝政,但诸公子起兵、列国虎视眈眈,秦国岌岌可危。芈月以一己之力智退五国,又平定内乱、休养生息,借助义渠兵马以壮秦国实力,并为义渠王生下两个儿子。数年内,秦国迅速发展,囚禁楚王、攻破郢都,芈月终于报了母仇,而她与黄歇却因此成为对手。秦国的发展让列国震恐,芈月对权力的绝对掌控也让朝中许多人不满,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潜藏着无数暗涌。义渠人在大秦横行无忌,终于成为秦国的内患。芈月在矛盾与痛苦中毅然杀死义渠王,避免了分裂。芈月拥有绝对的权力,更打算把江山传位给她与义渠王所生的儿子,但是长子嬴稷怎么可能允许她这么做。


蒋胜男 中国作家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群像   秦国   秦王   楚国   屈原   人物   穷途   楚王   说客   后宫   太后   庄子   帝王   网络文学   名家   公主   人生   时尚   蒋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