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爆红流量选妃,惨遭央视痛批:封杀

1





最近,一位油头白脸、身着正装的男子在网上发布了一条3分钟的视频,然后火了。


“一个关于人类高质量男性,求偶人类高质量女性的视频。”


这就是他(徐某根)视频开头的台词。


又一爆红流量选妃,惨遭央视痛批:封杀

图片来源:网络


说真的,看到这个视频的第一印象,就感觉他是在为了博取流量而故意扮丑。


因为不管怎么看,徐某根这一身穿着打扮和路人五官,都与他口中的“高质量男性”不搭边。


就在大家以为徐某根是哗众取宠的时候,“反转”发生了。


他在视频中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做金融外汇工作,有在中国内地、香港和英国的生活经历。


就连年龄、身高、体重等个人信息都详细地说了出来。


随后,徐某根又“真诚”地向广大网友讲述了自己对配偶的要求与条件。


看完整个视频,似乎所有人都相信了,徐某根好像真的是在认真地“求偶”。


他的视频火了之后,有网友开始深扒徐某根。


他的社交平台上有大量分享日常生活的拍照,其中有奢侈品傍身、全球五星级酒店、顶级豪车出入代步,由此来看,徐某根在财务上的确有些“高质量”的意思。


此外,他还被网友曝出是清华本科毕业,牛津、普林斯顿双硕士,金融大佬,月入七位数,上海汤臣一品有房,座驾是劳斯莱斯、宾利,甚至私人飞机都有。


不过,这个说法后来也被他本人辟谣了,其实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普通大学毕业,也不是金融老总,只是在金融的衍生行业做过高管。


这份辟谣也赢得不少人的好感。


毕竟,现在租豪车、蹭飞机、炫富这种视频,已经渐渐让大众反感了。




2





跟着徐某根火起来的,不止是“高质量男性”这句话,还有他独特的拍照姿势。


一只手握着手机,另一只手插在裤袋里,侧身半蹲着,两脚微微张开并斜向一侧。


徐某根还将其命名为“人类高质量拍照指南,男性前沿拍照姿势解锁”。


又一爆红流量选妃,惨遭央视痛批:封杀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拍照的姿势确实很怪异,给人一种猎奇的新鲜感。


就在他火了之后,这个拍照姿势也渐渐被网友乃至明星们纷纷模仿,甚至有平台专门为他设计了专属的特效滤镜。


大家的跟风,其实都是为了蹭流量,或是拿来调侃开玩笑。


但徐某根本人却因此掌握了“财富密码”。


8月13日,他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广告视频,代言的某品牌的啤酒。


当晚,徐某根还与多位网红大主播开始直播互动。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徐某根靠着拍视频和开直播涨粉百万。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向粉丝们伸出“魔掌”。


据了解,徐某根先是在社交平台上开通V+会员功能,然后建立了粉丝群。


但如果你想要进入这个粉丝群,每个月需要付费2.5万元,包年7.5万元。


是不是很夸张?


有网友问他,这么贵的群到底有啥好处?


徐某根回答:“主要涉及全球及国内金融衍生品交易这块,国内外二级市场投资信息和情报支持,以及重要的经济领域信息,以及咨询服务。”


此外,有媒体爆料称,某记者曾想要采访徐某根,添加好友却被他告知“我这边接受采访是要收费的哦,25万元。”


看到这里,让人不禁生出这样一个疑问:他这一副掉进钱眼里的模样,和当初的“求偶”有什么关系?


或许他的目的就是赚钱,“求偶”只是一个幌子罢了。




3





8月19日,社交平台官方也发布了公告,对徐某根的V+会员功能进行了关闭,对已交费的用户作出退费处理。


同时,也将徐某根的个人账号封禁。


其中官方特意提到,不得通过V+的产品从事任何非法交易和不合规的金融服务。


这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毕竟网上的骗子、套路实在太多了,如若不加以限制的话,会有很多人上当受骗。


值得一提的是,徐某根的真实身份,被网友扒出是一名外汇经理,曾在某集团中国区任职。


而这个搞外汇的国际交易平台,有多起用户被骗的投诉,被忽悠几十上百万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早在2008年,银监会就一纸通告,暂停了我国银行的外汇保证金业务。


但由于目前监管不算特别完善,灰色地带很多,尤其是跨国作案,一旦上当受骗,钱基本就是打水漂了。


另外,徐某根曾在视频中宣传了某外汇平台。


而他宣传的这个平台,早就被央视二套提示过有风险,是所谓的外汇“杀猪盘”。


科普:常见的“杀猪盘”一般是通过所谓“高收益”的产品吸引客户,以此来骗取客户大量的投资金额,但当客户想要提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钱早被取走了。


至此,“人类高质量男性”徐某根彻底原形毕露。


8月20日11时,央视网发文怒批徐某根:不管用啥方法,只要能吸引眼球,下一步就是“变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割韭菜”。


又一爆红流量选妃,惨遭央视痛批:封杀

图片来源:网络


央视有一句话说得正中要害。


“如果让一个徐某根成功,就会有无数个徐某根逐利起舞,他们会选择更油腻、猎奇的方式撩拨大家的神级,直至让审丑内卷,伤害公序良俗,”


追逐热点无可厚非,但必须搞清楚一件事:网络不是个人私域,而是公共空间。


丑态横行、正气不彰、毫无底线等风气,不应该弥漫在这个我们共同的网络空间中。




4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如是说。


诚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多样化的娱乐需求的满足方式。


但是这也放大了人性,异化了某些文化。


越来越多正常人,成了镜头里一个个没下线的“奇葩”。


于是,恶性循环就此开始。


人们开始变得没有耐心,变得很容易焦虑,同时也逐渐变得庸俗,变得不愿意深度思考。


其实“审丑”就是网红们在兜售丑态,通过夸张、出格的举动吸引人们关注。


网红与观众共同沉浸在审丑的环境中狂欢。


只是到了最后,依旧离不开商业炒作与流量变现。


说到底,审丑文化不过是亚文化的一种,其丑态传播破解了千篇一律的高颜值假象,缓解了人们的审美疲劳。


审丑文化的出圈,或许不必一杆子打死,但同时也应该注重正确的价值导向。


曾经也有一位网红,以审丑吃人的“排遗”为炒作点。


但后来他也为此感到悔恨。



“你们好好的,考个好成绩,给自己的父母争点光。”“别跟我学,以后没出息,真事!”“说句实话,我现在已经成为笑话了...”


对于观众而言,审丑可以放松,但不能一味地沉浸在这种狂欢中。


为这些视频买单,到最后除了猎奇之外,一无所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双城记   流量   丑态   英国   社交   外汇   姿势   央视   男性   人类   来源   金融   网友   时尚   平台   网络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