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文人墨客笔下的姑苏,总是温柔宁静,像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柔女子。用什么来形容苏州,是青砖红门的古朴,是小桥流水的安然,亦或是清幽竹林的闲适?其实曹雪芹在红楼中对苏州女子慧娘的描写就给了我们答案。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书中所写慧娘,就如同大部分苏州女子一般,惯于用苏绣针法编织出不亚于诗词歌赋的精密巧思。书中写道“……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由此,一个心灵手巧,机敏聪慧的苏州女子便跃然纸上。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试想,行走于诗意江南,偶然经过一绣房,有女婉约清丽,静坐于室中,飞针走线,十指如春,将她的细腻心思都绣在面前一块白布之上。此刻的她似乎与世隔绝,因为她安静平和、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就像一幅淡然的水彩画;但她似乎又联通着世界,她手下的绚烂不断绽放,仿佛是与心灵相接,与世界相连。

你不敢打扰,只敢与门口懒洋洋的猫一同安静细看,身后的小河水中,有船夫摇桨而过,水波荡漾,眼前此情此景,也就温柔成了一滩水波,融化进姑苏烟雨中。


01 苏绣是古往今来不朽的美

苏绣的历史大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心灵手巧的苏州姑娘们仍旧竭尽所能,将掩藏在心中的巧思妙构,通过苏绣的方式,保存到服饰上,荷包上,床帐上去,给那些个并不太多拥有美的年代,平添色彩。往后的日子更甚,唐代崇尚在服饰上描凤绣花,用苏绣使自己极尽奢华;宋明更是,屏风璎珞,无一不使用苏绣技艺,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清朝时期,苏绣已然占据皇室的大部分刺绣用品,流派众多,争相媲美。比起其他的刺绣方法,苏绣有着它独到特别的一面,地方特色十分浓郁,针法色彩活泼又不过于艳丽,反倒是清雅大方。同时,它的绣法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不管是双面绣还是单面绣,苏绣的一针一线,一木一横,就这样盘结进了中国人美的文化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双面绣熊猫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苏绣国礼作品《仕女蹴鞠图》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图为《岁月如歌》。作者用精妙的苏绣艺术描绘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夫妇笑容可掬、岁月相伴的美好画面,整幅作品细腻隽永,代表着国家赠送给英国女皇,饱含着岁月沉淀的动人情怀和对女王夫妇真挚的祝福。该作品已被白金汉宫收藏。

苏绣可绣瑰丽服饰,成为历朝历代宫廷御用绣花。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图为清朝皇后常服以及乾隆皇帝祈福时所着朝服,均为苏绣制成。做工精细,针脚绵密,用色大胆,华丽而不落俗套。深得皇帝皇后喜爱,也是朝服中的至上精品。

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 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丝绸之路—满载而归》

不仅对于中国人来说苏绣是奇妙又独一无二的,对于外国人来说亦然。明清之际,苏绣就广销海外,而今更是轰动外国,不断展出。就这样,苏绣以它的独到之美,应用之广以及绣法之繁杂多样,被誉为四大名绣之首。


02 苏绣是文人骚客不尽的灵感源泉

“绿条映素手。”我初次看见这句诗,便闪过这样的念头——这样的手一定是属于苏州的绣娘这样的女子的。没有人可以不为苏绣的精巧和美赞叹。我亦是,诗人词客亦是。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姜夔在《灯词》中写道:“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写的是苏绣之炫彩美丽,令人流连忘返;《孔雀东南飞》中“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描的是苏绣和苏州女子的相得益彰;杜甫《饮中八仙歌》中“苏晋长斋绣佛前”,绘的是苏绣的使用范围之广。

一句句诗词歌赋,既是对苏绣的赞美,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03 苏绣是一种心灵艺术

作为四大名绣之首,与其说苏绣是用针线绣出来的,我更愿意说它是用心织就的。一副好的苏绣作品,远远不止是设计图和针线活的堆砌。真正好的苏绣,是绣娘们千锤百炼的巧思,是倾注一生的深沉情感。

生于江南的姚慧芬正是如此。她在苏绣的精细工艺上更加上自己的心思,创新了江南水墨绣法等新绣法,使苏绣又有了更加与众不同的美。她说,“江南的烟雨朦胧,白墙黑瓦,不一定非要用墨来表达,用针也可以!”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我闻言轻叹,江南的小桥美人,古道西风,也未必要纸上见闻,得见苏绣也可以。

透过姚慧芬这样一个苏州绣娘的典型代表,我逐渐发现,苏绣至今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绣花技术,更是一种技术和文化。它不仅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千百年来,苏绣融合在江南人的骨血文化中,不断随着时代变化发展,那穿透栩栩如生的山水渔樵、花鸟鱼虫的,是江南人的细致柔软和强大的创造力。

吴侬软语,苏绣江南

每每见到苏绣,我都恍然进一场烟雨大梦。梦中江南花好,船漂水摇,有女子丹唇逐笑,有少女接袖过桥。又见街头繁华市井,吵吵闹闹。

再醒来,只见绣娘指如削葱根,上下翻飞如蝶,而那根绣线,似乎连结着无穷远处,无尽的吴侬软语,烟雨江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3248989153@qq.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苏绣   江南   姑苏   朝服   针法   物象   巧思   心灵手巧   诗词歌赋   苏州   刺绣   烟雨   女子   艺术   作品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