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作者:东梁山人 汪文斌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引子——

我多么熟悉珠穆朗玛

任何角度拍摄的图片

我都能认出它的容颜

我多么热爱珠穆朗玛

世界第一峰高不可攀

老家的山势同样庄严

我多么崇拜珠穆朗玛

日照金山映照出了它

隐藏着金狮子的灿烂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1

世上只有两种人,去过西藏或没去过西藏;

去过西藏的只有两种人,见过神山或没见过神山;

见过神山的只有两种人,见过日照金山或没见过日照金山。

假使你是太空人,或者你是造物主,

在你眼中,地球是什么模样?你怎么分辨它的五官?

我来告诉你——

横亘连绵的雪山,就是它之眉,

清澈碧澄的冰湖,就是它之眼,

青藏高原的雪山冰湖,就是它美丽的眉眼,

而日照金山湖映金山,就是它圣洁的容颜!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2

所谓雪山,并不是指有雪的山。

雪山是终年积雪的山。

普通的山,为它塑形的是雨水、江河;

真正的雪山,雕刻师是冰川。

冰川如父,雪山如子。

诚哉斯言!

雪山是生命的禁区,冷清、凄厉、严酷。

雪山是心灵的家园,安宁、洁净、庄严。

日照金山,

是雪山上最圣洁辉煌、美妙动人的瞬间!

日照金山!

让我为你斟上醇香的美酒,

让我为你献上热情的礼赞——

你是海棠临窗看,你是梅花雪中绽;

你是少女羞红脸,你是情郎歌声颤;

你是初恋第一眼,你是新婚烛光艳;

你是乐曲华彩段,你是颂歌高潮篇!

你是灵魂的祭坛、信仰的家园;

你是普渡的航船、人生的彼岸!

你是人间的至高至上至圣至灵,

你是世上的至纯至美至真至善!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3

日照金山!

看到你的第一眼,从最初的震惊、晕眩,

到敬畏、心颤,洗礼、感念……

慢慢地,一种长久、宁静、积重、凝固的情感,

溢满我的心田……

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浴火重生!因为那是极乐世界,与这个俗世毫无相干。一切都经过涅槃!

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悲欣交集!今天我才见到你!今天终于见到你!你在哪里?我在这里等你千年!

你就是天国之影、天堂之门——我的日照金山!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4

日照金山的那束神光,不是云层缝隙筛漏下来的光斑。

它是初升的太阳向地球长者的请安,如同到邻家做客时轻声的叩门和寒暄;

它是落日余晖深情瞩望地球英雄,商定明日之约,相别相惜、互道晚安!

这些骄傲的山峰、幸运的山峰!

它拥有朝阳每天的第一声问候,

和夕阳每次不舍的眷恋!

因你卓越,始得地尊。

因你超迈,方得世鉴。

因你神奇,更得人奉。

因你不凡,终得天怜!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5

看见日照金山,一种极度释然!

把一切弃置山脚之下,把灵魂托付金山之巅。

那一条雪线上的金线,

那一条有色无形之槛——

线下是银,线上是金;

槛下是自然,槛上是超然。

而雪线之下,则是石、是土,是世俗、是众生,是已然、是皆然!

信仰它,就匍匐于它的脚下——

如婴儿之入眠,

如羔羊之归圈。

如百川之到海,

如航船之泊岸……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6

因为雪山经千万年冰川的磨砺,注入了时间、历史、情感。

它是生命、灵性、力量、智慧的源泉。

藏地苯教和佛教中,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族群崇拜,大多寄托于雪山。

自然崇拜——万物皆有灵。

神灵崇拜——法力大无边。

灵魂崇拜——敬畏生崇高。

祖先崇拜——终点即始点。

英雄崇拜——守候庇护佑。

族群崇拜——血脉永相连。

人人心中有神,家家门前有山!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7

雪山本天造,神山是人赋。

地球上最早、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冰川无限责任公司”刚开发的时候,每座雪山,不过都是众多楼盘中的一个。只是后来有天神入住,才成为神山。

传说佛陀来到人间,下榻在五星级的冈底斯山,又有360位神灵护卫,冈底斯山便成为众山之主、世界之轴。四大宗教、四大河流皆源于此间。

果洛的阿玛尼卿山,战神之王玛卿伯姆热入住后,阿玛尼卿山才成为神山。

英雄崇拜的代表是墨尔多山。

许多山冠以“阿尼”,意思是“爷爷”、“祖先”。

藏区的神山真多啊!

朝拜的人去藏区,神山错落并耸、雪光照人,神秘而震撼。

就像贫寒之士来到比弗利山庄,仰望影影幢幢的座座别墅,和窗户透出的点点灯光,无限神往、裹足不前……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8

藏区的神山,不但人格化,而且世俗化。

人格化显得生动,世俗化显得浪漫!

这是什么噱头、什么包袱?

什么老梗、什么笑点?

谁是编剧谁是导演?

站出来让我看看!

雅拉香波山神有妻子儿女。萨普神山是一家团圆。

黄河源果洛的阿尼玛卿山,则有360个护卫相伴。

萨普是藏地秘境中绝美的群山。

萨普山下,萨普圣湖挨着冰川。

传说圣湖在藏历五月十五一夜解冻;藏历九月十五一夜结冰封严。

萨普是群山。

有萨普、萨普的妻子、萨普的长子、萨普的二儿子、萨普的女儿、萨普的医生,以及萨普妻子的私生子。不远处是萨普妻子的情郎郭布神山。

哈哈,神山也有私生子、三角恋!还有情敌间报复的桥段。这样的剧情,简直是古希腊神话的再版。

如果是,应该出自谁的笔端?

恭喜你!答对了,阿里斯托芬。

他的喜剧,总让人在笑声中泪水涟涟……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没错,下图就是萨普的医生。你们看看多有喜感!

神仙也有家庭医生,也要护理保健,令人粲然!

疫情期间,怎么也得让它出一回镜、露一下脸——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09

夫妻皆为山,并立天地间。

这是藏区多数神仙伴侣神话连续剧的定装照片。

而念青唐古拉山的妻子,则是纳木错湖神;

男人是山,女人是水——这样的搭配我比较喜欢!

这些都是拟人化的想象。

而形象化的神山,则使人惊悚和震颤!

比如珠穆朗玛峰——

从一个角度看,头部像金狮啸天。

但整体来看,则更像一位宽袍大袖的先知圣贤。

侧头而望——像呼救、像央求、像应答、像召唤,

让人莫名惊恐,似乎有大事将要降临人间!

在它胸前的山侧,也有一个人!

是男、是女?是真、是幻?

衣衫裤腿清晰可见,面部表情神秘莫测,随着光线不断变幻,向着相反的方向观看——目光似有所期待,胸中似早已了然……

地球上这座最高的山峰,两个奇特的人形,一定是在向深邃的太空传递秘密的消息,抑或是向觉悟的哲人暗示危险的预言……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10

牺牲有无私的奉献,有知恩的供养,也有功利的贿赂。

祭祀有信仰的崇拜,有心灵的皈依,也有无助的祈愿。

汉地文化一般认为神住在山上,昆仑是仙界圣殿。

修道求仙的人离俗入山,通过修行,长生不老,也能得道成仙。

“仙”字的构成,就是“人”入“山”为“仙”。

而藏地则直接把山当神崇拜。山即是神,神就是山。

汉地认为观音菩萨住在普陀山,

而藏地认为观音菩萨就是仙乃日神山。

汉人求今生,想入山成仙;

藏人求来世,去消业转山。

比起汉人的羡山、乐山、游山,藏人则是畏山、敬山、转山。

因为藏区的雪山给人的昭示,是敬畏的凛然!

敬畏是内心的戒尺。

敬畏是行为的罗盘。

有了崇敬和畏惧,才有道德法律的底线;

有了道德和法律,才维系了族群的繁衍。

雪山是让人领会敬畏的警示牌和无字碑!

雪山是教人遵守道德法律的缰绳和皮鞭!

对许多人来说,天太高、海太远,

自然万象不居变幻;

只有雪山,定立千古,举目能见。

千百年来,人与雪山,一直在草拟一份和解协议,

但这份协议难以签字画押、握手交换。

这是一场注定永远结束不了的谈判,

因为雪山,断然不会接受人类的无理条款!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11

雪山,是真善美的形象代言。

人对雪山的崇拜,实质上是对于美好、崇高与永恒的向往和期盼。

“真”是感官层面,“善”是心灵层面,“美”是精神层面。

如果说水对苍生是母亲般温柔的爱,是哺育、是慈。

那么山对苍生则是父亲般冷峻的爱,是护佑、是严。

它的体魄遮挡风雪,围护家园;

它的融水滋润土地,灌溉草原。

它冷峻而高傲地挺立着,持久地恩泽脚下的子民,以及万物苍生繁育绵延。

皈于其山,依于其水,何其幸焉!

山犹如此,人何以堪?

人若低贱,追慕高贵;既为高贵,悲悯低贱。

人若山,

即成“仙”!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12

仓央嘉措诗云——

转山转水转白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与你相见。

爱上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爱上一座山,慑于瑰奇,畏于险绝,敬于庄严。

拜山靠心诚,见山靠缘分。

许多雪山难显真容。而能一睹日照金山,更是一辈子的大幸运、大福报、大欣慰、大喜欢!

足不可至目可至,身不能往心能往。

仰之慕之,信之拜之——

眼中有山不如心中有山,

果如是哉,诚我所愿!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13

人的心灵不能没有皈依,不能没有家园。

我心欲向金山顶,

谁说高处不胜寒?

有金光的山顶辉煌、祥和、温暖!

云霓张帷帐,白雪铺棉毯,金光罩锦幔,冰玉砌宫殿。

那里有一众神仙,日日管弦、夜夜排筵;

那里有四季花开,酒樽满满、衣袂翩翩……

太阳,对世间万物来说,是光、是热,

而对雪山来说,是波、是线。

接受光波,接受一波波温柔的抚摸;

感知光线,感知一缕缕无尽的挂牵。

就像日日见面的老朋友,无需客套,直接入座:

——来,喝两杯,我把盏!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14

生命有禁区,

神山莫冒犯!

人们都知道伟大的登山家乔治·马洛里说过的那句话:“因为山在那里。”深奥又简单!

他想把妻子的照片放到珠峰顶上,最后失踪于8600米以上的地段。

那里离峰顶很近,离天也很近。他再没有回到人间。

不禁让人想起阿旺桑杰大喇嘛说的话:

上辈子身上有,下辈子心上有。让人默然!

许多神山不允许登攀。

1990年,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试图登顶卡瓦格博,结果全部罹难。

1996年,京都大学登山队再次登山,无功而返。

他们只说了一句话:“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将永远放弃登攀梅里雪山。”

2000年,通过了关于卡瓦格博的一个宣言:

卡瓦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这座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将永远不允许登攀。

同样用法律形式禁止登攀的,还有澳大利亚的乌鲁鲁山、尼泊尔的鱼尾峰、美国的舰船岩……

对雪山、对自然,知敬畏、知行止,才相安。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15

一个人一生注定要进行一次朝圣。

不管是身体的行动,还是心路的变迁。

电影《冈仁波齐》说的是一个村子里的几个人去拉萨朝圣,历尽艰辛,终了心愿;

小说《一个人的朝圣》写的是哈罗德去看望老朋友奎尼,物是人非,洗心革面。

藏人朝圣一路伏地长头不断,

犹太人朝圣哭墙边哀恸难言。

圣地,是每一个朝圣者的心灵向往和毕生追求——

圣地福祉得可求,消业路途多艰难!

唉!

如果一件事的起点即终点,它就是“结”,无解。

如果一件事的因果是轮回,它就是“孽”,无边!

对于普通人来说,

朝圣何必去圣殿?

圣殿就在己心间。

人生即修行,处处都有真善美。

修行即朝圣,人人皆可成圣贤!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16

呜呼!

仁者乐山,智着乐水。

然爱山爱水的态度别若天壤,

向山向水的心路北辙南辕。

旅游是赏景,“赏景”是“把玩”,是“它之于我”;把它揽于我,我即拥有它。是“取”,是“治愈”概念。

朝圣是拜山。“拜山”是“信仰”,是“我之于它”;把我交给它,此时已无我。是“予”,是“皈依”理念!

世界上有14座超过8000米的山,

其中11座簇拥着喜马拉雅山。

那是真正的高原、真正的山!

比起青藏高原的万仞雪山,那些千把米的黄山、庐山,这山那山,莫非是你家阳台上的盆景假山?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17

关于青藏高原的形成,学界一说是挤,一说是浮,一说是堆,一说是垫。

但我认为,它就是一处宏阔的会所、一个壮丽的场面!

在冰川世纪、造山运动中,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青藏高原,就已经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那里有年关集市、节日庙会,

有张罗的酒局、私下的聚餐。

那里有大合唱、连台戏,

也有广场舞、二人转。

有贵宾楼,也有大车店,

有炸灌肺,也有牛肉面……

有的山相识是不期的艳遇,

有的山重逢是凑巧的机缘;

有的山碰头是无意的照面,

有的山错过是遗憾的擦肩……

山峰是男人,湖水是女人。

男人雪衣素袍、头戴金冠;

女人身姿妙曼、笑容潋滟。

男人深沉的目光凝视着他心爱女人的温柔;

女人深情的眸子映照着她崇拜男人的伟岸。

他们言笑晏晏、歌舞旋旋,

他们忘情忘我、终日尽欢……

直到今天……

偈曰——

此时非彼时,

转瞬已万年。

问汝何所知,

莫非在其间?

噫吁嚱!

日照金山,我心的皈依!

青藏高原,我梦的摇篮!

日照金山 让人皈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日照   金山   珠穆朗玛   冰川   青藏高原   圣地   西藏   苍生   敬畏   山峰   雪山   崇拜   妻子   心灵   自然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