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精彩回顾

2021年4月23日上午10点10分,“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安阳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由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邀请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教授于云端开讲。周星教授还担任了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小组成员,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本次讲座在B站、腾讯会议和新增加的快手账号“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同步直播。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精彩回顾


此次讲座由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教授担任主持。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精彩回顾


讲座开始前,安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影视传媒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广告传媒业商会高校专家委员会副会长,安阳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马明山教授发表致辞。马教授介绍了安阳师范学院的建校历史、学科发展情况以及该学院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所做出的一些工作。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精彩回顾


接下来,周星教授发表了题为《百年影史红色影视认知与欣赏》的主题演讲。周教授首先指出,看待电影艺术,不应拘泥于狭隘的镜头语言,而是要站在更宽广的角度去认识电影的天地。中国电影发展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与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紧密围绕着,中国电影和中国共产党不能简单地被隔绝讨论。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精彩回顾


周教授将党史和中国电影的关系用五个“新”来概括讨论:一是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新介入”,二是新中国建立时的“新创建”,三是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四是真正开始市场化改造的“新世纪”,五是近两年开创新主流电影的“新阶段”。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精彩回顾


周教授结合《战狼2》《八佰》《你好,李焕英》等具体案例表示,时代政治越来越成为影响电影和艺术的重要因素,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电影的成就得失就在于是否坚守了本土的精神价值观。电影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艺术文化的折射,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始终不渝地在指导和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精彩回顾


最后,周教授强调,欣赏中国电影,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多地把握价值观,而不仅仅是电影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表现。个体和国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既要注重个体,也要跳出个体看到国家。

演讲结束后,周星教授针对B站网友所提出的问题做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在张燕教授的总结发言后,讲座圆满结束。

“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第八讲精彩回顾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门类作为新文科基本方略之一,主要以“化人、美人”为目标。戏剧与影视学科亦然。为更好地推广新文科建设理念,发挥戏剧与影视学科的文化广与价值引领,在2020年春季和下半年分别成功开展了“艺术名师大讲堂”第一季十五讲系列讲座和“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第二季二十讲系列讲座,在得到众多高校师生热赞的基础上,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特别策划举办“审美与向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季,将继续联袂全国各大高校、专业艺术院校,聚焦戏剧与影视学科,广邀多所高校的重要专家名师线上开讲、传道解惑。此次讲座是第三季系列讲座的第八讲,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学术大咖进行线上讲座,期待大家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北京师范大学   戏剧   讲座   安阳   中国共产党   影视   华语   教育部   学名   亚洲   讲堂   师大   中国电影   类专业   教授   高校   艺术   系列   精彩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