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陀飞轮堪称腕表最知名的复杂功能之一,最初其乃是为了提升时计精准度而生,时至今日应用于腕表的实用性虽已大幅消退,但兼具一定的制作难度与独特的视觉魅力仍使其难以取代,今天小爵就带你挖掘陀飞轮发展至今所衍生出的多元面貌。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宝玑大师首创陀飞轮

无论对机械表有无研究,每每提及陀飞轮这项设计总是让人眼睛一亮,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连歌手陈奕迅都曾将其化为歌名大肆歌颂,即使歌词内容与陀飞轮的精妙无甚关连,但从中亦多少能看出此装置之于时计的代表性。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陀飞轮的概念最早由宝玑大师所提出,在18、19 世纪之交的当时,人们佩戴怀表的方式通常是将之放入衣物口袋,只有在需要辨时的时候才会拿出使用,也就是说怀表常处在一个垂直的位置不动,因此怀表的机芯零件会受地心引力牵引,再加上每枚零件的重量殊异,此消彼长之下对控制时计走时速率的摆轮产生影响,进而反应在怀表较明显的走时误差上。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为了有效改善怀表此一缺点,宝玑大师遂发明了陀飞轮装置——简单来说即将擒纵结构设置在一个框架内,并绕行摆轮轴心进行360°的旋转,藉着陀飞轮组件不停旋转的特性,使机芯零件得以均化补偿地心引力所形成的走时误差。

不过迈入腕表时代后,由于人们佩戴腕表常处在随手腕活动的动态转换,实质上对陀飞轮的实用需求性已大幅降低,但是其不论在制表工艺的难度水准甚至是视觉上的跃动美感,均是陀飞轮魅力历久弥新的一个要素。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而在陀飞轮诞生至今200余年的岁月中,表坛在此尽情挥洒创意所蜕变出的多元形态,透过以下概略分类将带您更了解其精彩内涵。

宝玑大师于1795 年研发陀飞轮装置,并在1801 年正式取得专利,成为提升时计精准度的经典设计。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1、传统陀飞轮

传统陀飞轮设计由宝玑大师所确立,也就是将马式擒纵结构的重要组成元素如擒纵轮、擒纵叉、游丝、摆轮以及夹板等固定在同一座框架内,且此框架轴心与摆轮同轴,并持续进行自转运作;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陀飞轮运转时的速率最主流的设定便是1分钟/圈,但也有一些特例象是百达翡丽出产过50秒一圈的陀飞轮,或是如宝玑本身及OMEGA曾分别推出转速为5分钟与7分钟的陀飞轮变体,纯粹就理论上来看,其实陀飞轮的速度不宜过慢,如果转速设定超过10分钟以上,试想当腕表随佩戴者手部活动时,陀飞轮组件还缓缓地近乎在原地停留,则陀飞轮就会沦于虚设般实质效能有限。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传统陀飞轮在结构设计上为求稳固坚实,表厂通常都会在框架顶层接近面盘的部分设置固定桥板,使得陀飞轮即使镂空程度高,也还能保有一定的支撑强度,而通常陀飞轮桥板又是一项可供表厂大作文章的细节,由此雕塑腕表的个性与识别度。

2、卡罗素装置宝

Karrusel卡罗素装置具有与陀飞轮相同的设计出发点,并在1894 年由定居英国的丹麦籍制表师Bonniksen 所发明,"Karrusel" 意为旋转木马,追本溯源就是发明者为了形容擒纵调速系统运转的动态而定名。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在一般对卡罗素的认知里,除了它是「平民版」的陀飞轮之外,卡罗素的摆轮轴心与旋转框架不在同一轴线上、属于偏心设计,而卡罗素常见的自转周期则是将近1小时的52.5分钟,结构上较之陀飞轮精简、反应在表款的价格上也容易入手得多。

不过前述关于卡罗素的特征重点仅是比较广为人接受的说法,实际上卡罗素或陀飞轮从来就不存在一个明确标准的定义,因此将之视为陀飞轮的一种变化形态,或许会比吹毛求疵地执意去区别两者的楚河汉界更具意义。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今日表坛的卡罗素作品其实相当有限,其中又以宝铂较常推出这类设计,但是其对于卡罗素的诠释是否符合传统观点,又存在见仁见智的讨论空间。

3、 飞行陀飞轮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陀飞轮发展到了一定成熟期,制表师们也开始出现不同的改造创意,如约莫在1930年代前后,当时在德国Glashütte 钟表学校任职的制表名师Alferd Helwig 便首度在教学模型上落实一种由传统陀飞轮衍生的新设计,其虽同采摆轮与旋转框架同轴运作的模式,但却舍弃顶层桥板组件,而改从陀飞轮底部进行固定工程,少了桥板的视觉屏障后,陀飞轮框架彷彿悬浮在面盘上,成为此种被称为飞行陀飞轮设计的滥觞。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飞行陀飞轮的特色除了视感上更佳的穿透性,其多少也能降低机芯组件的重量负荷,却也因此往往伴随结构稳定性的疑虑,为表厂在推出此类作品时所必需克服的一大技术关卡。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话说回来,飞行陀飞轮的悬浮效果也间接影响了陀飞轮框架的设计,愈是特别的造型愈能吸引人们注目,尤其有些品牌更会将其融入自身识别意象(例如卡地亚或伯爵作品可见"C" 字与"P" 字造型),赋予飞行陀飞轮旋转动态更美型的基础。

无数玩表人的终极梦想,腕表中极致的时间轮舞——陀飞轮

随着时间的推移,陀飞轮的多样化是在所难免,这跟人们的审美不断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1790年到1890年间陀飞轮所制作出的数量也仅仅300余枚,这也足够体现它的复杂和工艺性,尽管当下已经力不能及,可它的滴答声和赏玩性必定会延续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时计   飞轮   摆轮   桥板   素装   怀表   地心引力   轴心   机芯   极致   零件   组件   框架   大师   传统   结构   梦想   时间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