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城》瀛海集团危机来龙去脉,赵显坤的格局其实是不足的

首先汪明宇绝对不仅仅是初创的几个人之一。五个分公司的老总才是赵显坤当年从微时起一直跟随着赵的。汪应该是带人带资加入集团的。所以一开始的地位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徐总经和胡工应该都是他的人,汪很可能是某国企高管下海。

但是最后赵能当董事长,和他自己联姻对象可能有很大关系,如果他也娶了类似遥遥的太太,那么公司这个头面就需要他来担当。

《理想之城》瀛海集团危机来龙去脉,赵显坤的格局其实是不足的

这就造成了两个遗留问题:

一、赵必须给到汪一些实际利益,来安抚汪派的人。因此把物资这个部分交给了汪来负责,五个分公司被盘剥,相当一部分钱其实是流进了汪派的口袋里。

二、赵因为汪带来的资,给了汪控制了相当大一部分股份,汪派的核心人员也占据了董事会的关键席位,因此和赵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更多是合作关系。

《理想之城》瀛海集团危机来龙去脉,赵显坤的格局其实是不足的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瀛海集团组织结构如此奇葩,以及剧集里的种种矛盾:

1 汪把控的物资这部分越来越贪婪,造成了分公司成本高企,赵意识到如果不对汪进行约束,子公司将会破产。

2 赵必须在董事会引进新鲜血液来对抗汪在董事会的把持,玛丽亚和地产老总都是这个背景下一个个加入的。但是很明显还不足够。可见赵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理想之城》瀛海集团危机来龙去脉,赵显坤的格局其实是不足的

但是走到剧集这个地步,矛盾如此激化的原因,并不在集团内部。

集团内部种种,可以称之为结构性问题,是公司开始架构就形成的。运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这个时候激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外部。

《理想之城》瀛海集团危机来龙去脉,赵显坤的格局其实是不足的

曾经建筑行业是根本不愁项目的,然而现在已经到了只有大公司才能抢到项目的阶段。曾经帮助赵当上董事长的关系网,很明显已经老化了。外在表现就是项目越来越少,融资越来越难。

当奶少孩子多的时候,子公司和总公司,赵和汪的矛盾就浮出了水面。当大家都赚钱,一切都好说,当项目不足,又被盘剥,子公司快要活不下去,汪依旧不收手以为还可以维持,赵和汪的矛盾就出来了。

《理想之城》瀛海集团危机来龙去脉,赵显坤的格局其实是不足的

那么赵究竟要的是什么呢?其实他要的是体面的下台和公司继续的存活。这点他比汪看的远。

就像他在董事会说的,自己已经五十多,还能干多久?同样的,徐总经和汪明宇也应该考虑这一步。然而他们格局太小都像以前陈主任一样只希望选一个自己人,听话的。

《理想之城》瀛海集团危机来龙去脉,赵显坤的格局其实是不足的

赵想提拔能干的,可以接班的。然后公司上市,他们每个人都还有充分的股权和收益,才能保证他们退休后的话语权和收益。这一步是明智的。

所以对于瀛海来说最佳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年轻版本的赵,就是夏明,这也是赵的首选,

但是现在看看只能是苏,她才能带领整个集团拨乱反正走向正轨。某种程度也才能给这一波老人续命。

《理想之城》瀛海集团危机来龙去脉,赵显坤的格局其实是不足的

而夏虽然可以,但是他没有必要,他可以自己干出来,他不想给任何人续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瀛海   玛丽亚   流进   集团   剧集   来龙去脉   董事会   子公司   能干   格局   董事长   老总   矛盾   危机   理想   分公司   关系   项目   时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