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武松杀嫂是《水浒传》里面最曲折,最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说的是打虎英雄武松回家与哥哥武大团聚,不料因公事出门回来武松之嫂潘金莲与恶霸西门庆私通,合谋将丈夫武大杀死。武松怒杀西门庆与潘金莲,为武大复了仇。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潘金莲并非人想象的那么不堪,她也是可怜之人

武松杀嫂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人们更多的是对武松刚正不阿,除恶安良的行为加以称颂,对潘金莲的妖艳狠毒,杀人灭口嗤之以鼻,明代出版家袁无涯评价武松是一味刚直,那得不使人敬仰;施恩专意宽松,那得不为感激。明代通俗小说家余象斗说的更干脆,潘金莲以美色诱惑,而武松心不以色为念,全人伦之道,真义士也。总之,武松杀嫂杀得对,杀得痛快,杀得大快人心。而潘金莲死有余辜,罪有应得,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马上就报,这句话被后人广为崇拜。

潘金莲成为后世被千夫所指,很少有人去分析她为什么被西门庆勾引,最后干出丧尽天良的事情来。《水浒传》里描写武松与武大郎乃一母同胞,武松生的身躯凛凛,相貌堂堂。武大郎则相反,生得丑陋矮小,性格懦弱。而潘金莲并非人想象的那么不堪,她也是可怜之人,原来是大户人家的侍女,人长得非常漂亮。因为不肯依从淫威被大户记恨于心,不要武大郎一文钱,白白地把她嫁给武大郎。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潘金莲与武大郎的婚姻用现在一句最时髦的话来形容就是“美女配野兽”,年轻美貌的潘金莲不喜欢武大郎也属正常,为生活不得不忍声吞气,加上武大郎对她不错,也就将错就错,苟且偷生。

潘金莲命运不济,两个劫难要了她的命

可惜的是潘金莲命运不济,两个劫难要了她的命,其一是武松景阳冈打虎成为英雄衣锦还乡,见到分别多年的哥哥嫂子,自然喜出望外。见到武松潘金莲惊喜交加,惊的是老天爷的不公,同样是一母所生,武松与武大郎有云泥之别。喜的是自己成为武松的嫂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好好照顾这个从天而降的小叔子了。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说潘金莲见到武松就起了不好的念头也实在是太牵强,《水浒传》潘金莲不是主要人物,作者不会花费更多的笔墨去专门描写她,直接奔主题而去,把潘金莲描写成一个放荡的女子,穷其手段勾引武松,书中说道潘金莲私自约武松来家里喝酒,故意挑逗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被武松骂不识廉耻,最后不欢而散。

潘金莲真的是一个淫荡之人吗?自从嫁与武大郎她基本上做到了守护贞洁,为防止街头无聊上门纠缠丈夫出去就紧闭房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果是坏女人,她有的是机会红杏出墙,所以说把潘金莲盖棺论定绝对是最大的偏激,古代男尊女卑,女人没有任何地位,被人侮辱指责,现代人如果还是这么是非不分,就有点不近人情了。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潘金莲另外一个劫难就是遇上了西门庆

西门庆是古典小说《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人物,既是一个恶霸、官僚,同时又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西门庆之所以被人们指责,是因为他串通王婆勾搭潘金莲,最后指使潘金莲用毒药害死武大郎,被武松追杀到狮子桥下大酒楼,一刀割下人头,死无全尸。

西门庆勾引潘金莲,书上说两人是一拍即合,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双双毙命,罪有应得。事实真是这样吗?西门庆家里妻妾成群,而且阅女无数,是情场上的高手。如果不是潘金莲失手将挑帘子的木叉掉在西门庆身上,他们之间就不会产生任何纠结。潘金莲的美貌进入西门庆的眼里就拔不出来了,于是勾结武大郎的邻居王婆,正好王婆贪财,出手帮助。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我们看《水浒传》武松杀嫂的整个过程,不难发现潘金莲最初并不想与西门庆勾搭成事,还保持了自己的矜持,再三说明自己是有夫之妇,但西门庆与王婆精心安排,一步步把她引入陷阱,加上对武松的怨恨,让她失去了心智,被武大郎撞破后又惊恐万状,生怕武松回来讨说法,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药害死丈夫,一了百了。

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过去与现代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潘金莲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把所有的脏水都往她一个人身上泼,是不是更有点不近人情了呢?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潘金莲喜欢武松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横加指责的

潘金莲喜欢武松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横加指责的。从人性上来说,对于自己这个漂亮的嫂子,最初武松也尊敬有加,并为自己的兄长暗自喜欢。俗话说“老嫂比母,小叔比儿”,书中描写到武松是个知性的汉子,只把潘金莲作为亲嫂嫂相待。潘金莲也真把武松当成是自己的靠山,说出真心话:“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清河县里住不得,搬来这里。若得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

武大郎丑陋,潘金莲漂亮,两个原本根本不相配的人结合在一起,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加上武大郎的软弱无能,被人欺负是不可避免的。潘金莲把武松当成家里的顶梁柱,感情上多了几分仰慕与敬佩,特别是一表人才的武松在她的眼里就是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由敬生爱,由爱生情,这也是人之常情。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感情这种东西最初都深深埋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许多时候没有会促使她生根发芽的土壤,红杏出墙也得有适合的人物,环境与机会,尤其是古代,潘金莲不是农家粗女,在大户人家当侍女也是见多识广,不会不知道女人要遵循三从四德,武松在这个特定的场合突然出现在特定的地方,又有武大郎做对比,喜欢上武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潘金莲也有过犹豫,心里寻思过:武松与丈夫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得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这是长期压抑的结果,一旦有了时机必然会开出奇异的果子,从她对武松精心照料,问寒问暖来看,她对武松是一往情深,一心想改嫁给他,夫唱妻随,白头偕老。殊不知这样是不合适的,违背人伦的,悲剧由此而产生。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得知哥哥惨死,依照武松的脾气怎么能够善罢甘休,报仇是必然的。当知道是西门庆勾搭自己的嫂子一起毒死武大郎,武松第一时间找到潘金莲与王婆证实了哥哥的死因后并没有对潘金莲进行折磨,而是扯开她的衣服一刀了断了她的性命。这与同样是《水浒传》里面所描写的杨雄杀妻不一样,杨雄手段残忍,先是挖了妻子的舌头,然后破口大骂,最后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又将她分尸灭迹。

武松不会干这样残忍的事情,因为他心里也很明白,潘金莲因耐不住寂寞而出轨进而杀夫,虽属事出有因,但是也罪该处死。武松的一刀既是正义的判决,也是顾念叔嫂一场的情分。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对西门庆就不一样了,在狮子桥下酒楼见到西门庆左手带住他的头,连肩胛只一提,右手抓住西门庆左脚,叫声“下去”,把他摔的半死,只有眼睛能动。武松上去一刀割下他的脑袋,杀得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西门庆才是死得活该,死有余辜。

武松杀嫂,他真的对潘金莲无动于衷吗?

武松杀嫂,是因为潘金莲直接碰到了他的逆鳞。哥哥武大郎为人善良,自食其力,从不与人争执。能够娶到潘金莲这么漂亮的妻子也是他的造化。潘金莲对武松应该属于“一见钟情”。武松也是男人,也有七情六欲,再者说喜欢美女是天下男人的共性。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试想一下,如果武松真的对潘金莲没有一点感觉,为什么当潘金莲提出:不搬来一家里住?早晚要些汤水吃时,奴家亲自安排与叔叔吃,不强似这伙腌臢人安排饮食?叔叔便吃口清汤也放心得下。武松没有表示反对,而是回去收拾行李铺盖叫土兵挑了,来到哥哥家里。

潘金莲几次请武松喝酒,武松明明知道哥哥出去做生意不在家也没有回避,平时又给哥哥银子又卖彩色缎子给嫂嫂做衣裳。可见他也是喜欢这个能说会道还能把家里所有事物安排得有条不紊的嫂子的。但他始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没有与嫂子行那苟且之事,即使是杀嫂也没有碎尸万段。最后醉打蒋门神,上梁山成为好汉,英雄美名千古传。

武松杀嫂,杀得痛快,但并没有侮辱她

所以说武松对潘金莲并非无动于衷,杀兄夺爱这样的深仇大恨即使是一刀刀到活剐了潘金莲也不会有人去指责他,但武松没有这么做,他还是念极了潘金莲与武大郎那一段感情生活,以及对自己的种种好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行得正、做得端,光明磊落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你们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水浒传   横加指责   死有余辜   罪有应得   不近人情   人伦   劫难   大户   嫂子   侮辱   痛快   丈夫   家里   哥哥   事情   漂亮   喜欢   时尚   武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