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成都给出一个“样本”

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成都给出一个“样本”


这个夏天,成都有点忙。


据媒体报道,上海、青岛、绵阳、长沙、陇南等多个城市,近期派出多批党政代表团到成都考察公园城市建设,借鉴成都经验。


01


全国多个城市考察成都


初夏时节,花满蓉城。5月10日至11日,青岛市长赵豪志带队,率青岛党政考察团赴成都考察。


考察团一行走访了成都市规划馆、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望平坊和中车•共享城等地。


青岛相关领导表示,“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逻辑,同时创新‘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发展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5月26日-28日,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率奉贤区党政代表团也来到了成都,学习考察成渝城市群的优秀建设经验。


其中,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是庄木弟此行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三天时间里,他走访了成都音乐城市会客厅、天府绿道、锦江畔等地。


上海奉贤区相关领导表示,“积极学习借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积极参与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6月1日,绵阳市委书记罗增斌带队绵阳市党政代表团前往成都市,考察学习省级新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市党政代表团成员走访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成都规划馆、天府中央法务区等处。


紧接着,6月8日至9日,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率团赴成都市,专题考察学习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代表团来到成都TOD展示中心和成都市规划馆,深入了解成都城市规划、公园城市建设、TOD项目建设经验。


郑建新指出,要深入学习成都经验,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让TOD开发重塑城市空间形态;要充分借鉴成都“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的理念,高水平重构城市规划。


7月13日至14日,甘肃陇南市党政代表团到成都市考察学习双城经济圈建设、公园城市建设、文旅产业发展等工作。


代表团先后来到成都市天府新区规划厅、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展示厅、安公社区等地考察学习。


值得一说的是,在这波考察学习成都的热潮中,上海客人最为热情,继5月奉贤区来访之后,7月又来了一批上海客人。


7月14日,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带领普陀区考察团一行人,考察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情况,走访了天府新区规划厅、麓湖公园社区。


曹立强表示,成都是家喻户晓的天府之国,是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对接、深化合作,共享城市创新发展经验,在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东西部协作等国家战略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同一天,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到203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公园城市。届时,全市公园数量力争达到2000座。


可以看到,来访的党政代表团,有一个共同的考察主题,那就是: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成都给出一个“样本”

成都城市绿环示意(图片来自“丈量城市”)

02


中国公园城市首提地、示范区


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为何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众所周知,成都是我国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先行者和示范区。


2018年2月,最高层对成都提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成都一举成为我国公园城市的“首提地”。


受中央嘱托,成都在建设公园城市的道路上勇当先行者,并迅速获得认可。


2020年1月,最高层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到“示范区”,成都仅仅用了两年。


从2021年开始,距离“示范区”概念的提出才一年多时间,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到成都考察公园城市建设,这说明成都的“示范效应”已初步显现


选择成都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者,相信是中央因地制宜的考虑。


成都自古以来便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生态美学”早已写入成都的基因中。


不得不感叹,在青藏高原大雪山的脚下居然有这样一个活色生香的大城市,且两千年来”城名未改、城址未变、中心未移“。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文人雅士在这里风云际会,并留下千古名篇。


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李白诗云:“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这是千古名篇都是对成都“生态美学”的赞誉之词,有这样的生态基础与人文底蕴,选择成都作为公园建设的先行者,再合适不过。


下面来看看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已经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目前,成都森林覆盖率达到40.2%,比五年前增加了1.9个百分点,净森林增长面积达到40.8万亩,这相当于新增3090个天府广场的面积。


以下是最近五年来成都森林覆盖率的数据↓


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成都给出一个“样本”


不仅如此,成都全市森林调节水量19.51亿立方米,涵养水源价值54.40亿元,相当于11个李家岩水库,能满足成都2000万人一年的居民生活用水量。


从固碳释氧来看,2020年全市森林固定二氧化碳205.31万吨,释放氧气442.38万吨,一年释放的氧气量,可满足成都市常住人口282天所需氧气量。


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成都给出一个“样本”

从成都市区看西岭雪山(图片来自成都日报锦官)


在城市绿化增量提质方面,天府绿道体系累计建成4408公里,打造“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1018条。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到112.84万亩。


在绿化共建共享方面,2020年全年共249.6万人参与各类植树活动,栽植树木848.1万株(含折合),1.45万人参与绿地树木认建认养认捐活动。


在整个城市的街区营造以及社会动员层面,成都全市已形成建设公园城市的高度共识。


不仅如此,在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方式方法上,成都一直在创新,最新的抓手是:公园社区。


2021年8月24日,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未来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和片区综合开发工作,以片区综合开发未来社区营造为重要抓手,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加快呈现公园城市的美好图景。


范锐平强调,推进片区综合开发和未来社区建设,是一场营城理念和方式的全方位创新……成都将“东进”区域作为片区综合开发的“试验场”,将环城生态公园作为未来社区建设的“主纽带”……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未来形态和营城模式。


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成都给出一个“样本”


成都为何如此重视社区建设?


成都的回答是:社区是城市的微观基础,是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是市民安身立命之所,是城市活力秩序的生命线。片区综合开发的生命力,就在于有机植入高契合度的未来社区。要遵循“人城产”逻辑……打造成为年轻人喜爱又买得起房、消费体验好的理想家园。


打造未来公园社区,成都已经在行动。


成都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市建设200个未来公园社区,其中环城生态公园区域范围内建设100个。今年全市启动未来公园社区建设25个,其中环城生态公园区域11个。


在具体推进上,成都按照三大社区类型城镇社区、产业社区、乡村社区)和两种建设方式规划新建、更新改造)进行设置,以七大场景未来生态融合场景、未来健康医养场景、未来人文教育场景、未来绿色出行场景、未来休闲消费场景、未来创新创业场景、未来共建共治共享场景)为一级指标,构建可量化可考核的控制性和引导性指标体系。


03


公园城市为何风靡全球?


公园城市为何会掀起一股建设热潮?

首先,它是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重要表达,是未来城市的高级形态。


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此背景下,建设公园城市,是贯彻国家大政方针的必然选择。


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成都给出一个“样本”

成都市区(图片来自“丈量城市”)


其次,在国际上,公园城市也日渐成为普遍选择。


古往今来,人们探索城市发展规律的努力从未停止,城市发展的理念始终在与时俱进。


19世纪英国学者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反思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种种“大城市病”,并提出“田园城市”的方案解决这些问题。


1854年,文坛巨匠梭罗的名著《瓦尔登湖》出版,书中记载了梭罗远离城市、独居瓦尔登湖的点点滴滴和所思所想。


因为梭罗的巨大名气,瓦尔登湖因此成为一个巨大的IP,有人把它视为自然主义的象征,也有人把它视为都市文明的乡愁。


1933年的《雅典宪章》,针对城市无序发展、缺少规划的乱象,强调通过“规划先行”和“功能分区”来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


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又对《雅典宪章》做出了修正,城市是流动性的空间,这种“流动性”不能被汽车、工厂和”功能分区“所区隔,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这个思潮对世界城市发展指出了新方向,只有摒弃“功能分区”的机械式理念,把城市当成一个有机生命体来建设,才能让城市永葆生机。


什么是有机生命体?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的和谐共生,是为应有之义。


在此背景下,公园城市逐渐成为世界先进城市的集体共识。


于是,在世界上很多城市,公园都是一座城市最醒目的地标,正如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巴黎杜伊勒里公园、东京上野公园,它们都是所在城市最醒目的记忆点。


美国著名建筑评论家戈德伯格曾说过一句名言,中央公园虽不是一栋建筑,却是纽约最伟大的建筑。公园对纽约这座纸醉金迷之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04


公园就是先进生产力


全球城市爱公园,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还有经济建设的需要。


因为,生态本身也可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场景。


放眼全球,新兴产业、高新产业普遍青睐生态优美的城市,


在美国,传统的经济中心在纽约所代表的东海岸地区,但新兴的互联网与数字经济,基本都位于旧金山湾区、西雅图所在的西海岸地区。


为啥?因为西海岸生态优美,拥有宜人的地中海气候。


在旧金山湾区(硅谷),很多科技大厂就坐落在一个个风景优美的山谷里,而不在人口稠密的旧金山市区。


码农与工程师们,不爱霓虹闪烁的CBD,却喜欢住在能看见小松鼠的大农村,这是纽约人、芝加哥人理解不了的新型城市化。


在中国,高质量的产业集群也正在呈现出类似的审美偏好。


以北京为例,互联网大厂几乎没有在高大上的国贸和金融街,大部分都位于生态良好、视野开阔的西二旗。在杭州,巨头云集的未来科技城,也依附于位于城市西郊的西溪湿地。


公园城市掀热潮!这一次,成都给出一个“样本”

华为位于松山湖的欧洲小镇(易简财经)


在深圳,华为研发中心已从深圳市区搬到了东莞松山湖,那里距离深圳市区近50公里,完全是一个类似硅谷风格的生态小镇。


华为看中了松山湖什么?当然不是高楼大厦与霓虹闪烁,而是生态环境。


可见,美好的生态环境,已经营造出一种吸引高端产业的磁场力。或者说,生态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


中央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是这个道理。


05


公园城市的一个样本


当今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大规模城市化进程。


但与此同时,交通拥堵、职住分离、房价高企、产业外流等“大城市病”也日益突出。


如何破局?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给出了一份“样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园城市”和传统的公园城市都不一样,它首次将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全部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对立统一、有机融合的“叠加态”,是未来城市的高级形态。

古往今来,城市都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和推动器。

2000年前,罗马给世界贡献了第一个下水道;200年前,伦敦给世界贡献了第一条地铁;100年前,纽约给世界贡献了一张电网;60年前,费城给世界贡献了第一台电脑……


那么今天,成都会给世界贡献第一个“公园城市”的样本吗?会助力世界城市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吗?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成都   公园   成都市   城市   纽约   示范区   城市建设   天府   代表团   上海   样本   热潮   党政   场景   生态   未来   时尚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