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年,各地的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春节是一年之岁首,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悠长的历史文化沉淀下,不同地区留下了不一样的过年习俗。

东北:

腊八之后,家家户户开始杀鸡宰猪,将肉储存到仓房冻起来,准备春节招待客人。过年少不了"杀猪菜",即在大锅里炖上酸菜、血肠、肥肉等。年三十要吃水饺,水饺里包上硬币,吃到的预示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大红灯笼挂门口,彻夜通明。过年期间,踩高跷和扭秧歌是必不可少的。

春节过年,各地的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天津:

天津“腊八儿”,要喝腊八粥、腌腊八蒜。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春节要贴吊钱儿,即把彩纸剪成图案贴在门窗的玻璃和横棱上。正月初五为“破五”,家家户户菜板剁得叮咚响,表示在剁“小人”,除掉“小人”,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山东

进入腊月后,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人们会蒸馒头、蒸年糕、枣糕、包大包子,以及炸鱼、炖鸡、制作熟肉等菜肴。除夕贴春联、贴年画、贴灶王像,门两侧贴门神像。除夕凌晨鸣放鞭炮,初一早上全家吃水饺。

春节过年,各地的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山西

部分地区地方有除夕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春节早上吃饺子,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煮饺子,预示着新的一年节节高升。太原有段民谣:“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

河南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贴春联。年三十儿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饺子,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坐一起,聊天、嗑瓜子、拉家常。晚辈给长辈叩头辞旧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晚上熬一宿,称为“守岁’。初五为破五节,不过破五不准吃面条或面稀饭,吃馒头不准剩。

春节过年,各地的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福建

春节要祈福祭祀,人们会在家中贴满不同体裁形式的年红,代表家人的美好愿望。大年初一出门前,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正月初三至十五,是游神的时间,游神以村为单位,或者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供奉的神祗塑像,巡游村境,锣鼓与鞭炮齐鸣,百姓夹道观看、迎接,气氛热闹。正月廿九为拗九节,一直到拗九节都算过年。

江苏

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的时候挖出来,称之“掘元宝”,客人来家,泡茶时放两只青橄榄,称为喝“元宝茶”。初一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人依次行拜年礼,称为“拜神影子。”春节期间,大旗开路,锣鼓手使劲地擂鼓助兴,谓之“打神鼓”。初六给孩子“烤头风”,正月十五“放烧火”,预示来年除尽害虫,庄家大丰收。

春节过年,各地的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广东

从腊月二十四扫尘日开始,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为“过年”。年前购置新家具、买新衣、贴年红、大扫除等。正月初一,拜祭太岁神及天地众神,正月初二,拜祭神灵祖先,开始走亲访友。过年期间娱乐活动有:敬神、游神、舞狮、飘色、游标旗、做大戏、球赛、武术表演等。

四川

除夕夜家里做一大桌美味菜肴,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初一早上吃汤圆。初一至初三,带上鸡、蛋、面条、烟酒等礼品到长辈亲戚家串门,媳妇、姑爷回娘家。过年期间,茶馆会非常热闹,有很多川剧、评书等表演。

春节过年,各地的有哪些不同的习俗?

各地习俗五花八门,少不了的是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大家的家乡有什么过年习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拜祭   习俗   春节   锣鼓   家家户户   年糕   腊月   水饺   晚辈   天津   全家人   除夕   鞭炮   长辈   月初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