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花日记》:如何在婚姻的镜子里折射出真实的自己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生活的富足,产生了一种“饱暖思淫欲”的现象。当时,很多已婚男人明知不该有婚外恋情,但是仍然跃跃欲试。因此,这样的话题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的渡边淳一信手拈来,写进了他的小说《紫阳花日记》中。

《紫阳花日记》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当然,褒贬皆有。因为里面触及到“婚外情”这一太多人心知肚明,却不敢说出来的话题。

在这个故事中,渡边淳一利用“婚外情”虚构了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很多人深陷其中,却未曾看破的心事。

《紫阳花日记》:如何在婚姻的镜子里折射出真实的自己

独特的日记体,折射人性的“镜子”

《紫阳花日记》的开篇,从丈夫省吾无意中发现妻子志麻子写的日记开始,因这无意的举动,丈夫知晓妻子已经怀疑自己有了外遇。为了随时掌握妻子的动态,他开始偷看妻子的日记,这个时间长达九个月。

这九个月中,妻子从怀疑到确认,从确认后的疯狂到无奈,直至最后的无所谓与释怀,这本日记,以真实的笔触,折射出真实的人性。

①大篇幅的个人独白,鲜明的人物形象

那些不能与外人说的心事,如何才能自然地呈现给读者?这需要一个独特的承载,而因为日记的隐秘性,自然成为渡边淳一打开一位遭遇丈夫外遇的中年女性心事的最好方式。

日记中的“我”,通过一些琐粹的日常,勾勒出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其一,是“我”对自己丈夫的认知,从日记的叙述来看,丈夫省吾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是不理会家庭事务,将所有琐事,包括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都交给了妻子,而自己回家之后只需要享受“饭来张口”的待遇。甚至让他帮忙去丢垃圾,他也会觉得丢人。其次是自私,为了与自己的情人私会,他甚至可以放下身体不适的儿子,并以此为借口“出逃”。其三是大男子主义,与大多数当时的日本男性一样,他觉得妻子在家操持一切都是应该的,就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比如外遇,但是由于自己在外面工作这么辛苦,都是可以原谅的。

而反过来,对于“我”的形象,也很明晰,但与一般的家庭妇女不同的是,“我”多了几分智慧与抗争的勇气。

首先,是与所有家庭妇女相似的经历,“我”忙碌着家庭的一切大小事务,处处为孩子,丈夫着想,完全没有个人的时间与空间;其次,“我”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不仅能够在细微之处发现丈夫与平常的不同,而且还能够主动出击,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其三,“我”并不像一般的家庭妇女那样,遇到丈夫外遇,只能逆来顺受。“我”有过想要离婚,或者与其这样,不如去提升自己的想法。所以,即使有些事情确实挣扎过后还是无法改变,但是那种想要抗争与改变的思想,却不失为一种进步。

《紫阳花日记》:如何在婚姻的镜子里折射出真实的自己

②“婚外情”只是引子,家庭矛盾造就的是孤独感

《紫阳花日记》看似是对婚外恋情的描写,实则是对家庭关系的揭露。试问,如果在关系融洽并充满爱意的家庭中,一个女人是否会对自己的丈夫感到“恶心”,一个丈夫还会否去外面找另外一个女人?一般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

而这本《紫阳花日记》,在“我”的叙述中,从现在、过去,以及自我、他人的描写中,将一个家庭的内部矛盾显露无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矛盾不止是内部的,也可能是外部的,比如地位的不和谐,比如传宗接代的想法差异等等。这些矛盾,产生了一种孤独感。

一个家庭虽然是两个人以上的组合,但是矛盾越深,孤独感反而越强。

比如文中开头便出现的单人床。妻子因为带孩子晚上吵闹,致使丈夫想要搬出寝室,而丈夫也总是晚归,鼾声会吵到妻子,于是自然而然,两人开始分房睡,这样一睡便是十年。我认为这种方式,看似是互相理解,其实却透露出一种生分。

在正常情况下,丈夫看到妻子忙得不可开交,理应上前帮忙,而不是生出要搬出寝室的想法。这种行为恰恰表明两人的思想并没有契合,中间有一段距离,可能如何也跨不过去。

另外,是这本日记本。日记本的作用是承载心事,那为何这心事不可以和丈夫说呢?从这一行为上,表明妻子已经不把丈夫当成知心人了。

当一个人宣泄自己的情绪,只能通过一本日记本时,可想而知,其内心是多么的孤独。而这种孤独,正是家庭的矛盾所造就的。

《紫阳花日记》不是日记体小说,但是加入了如此多的日记,别开生面也异常真实,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日记中看到了一种婚姻的真相,这种真相就是一个真实的参照,照应到每个人身上,因此日记本本身,就是一面可以折射人性的“镜子”。

《紫阳花日记》:如何在婚姻的镜子里折射出真实的自己

大量的对比折射,从人的“善变”中进行反思

《紫阳花日记》中的紫阳花,最大的特色就是“善变”,我认为在小说中映射的是人的善变。

当一个人衣冠不整时,如果不照镜子,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当前的状态。直到在一面镜子中无意看见自己的模样,方才大吃一惊。我想这便是渡边淳一虚构这面镜子的作用,即透过别人看自己,透过现在看过去,甚至透过内心看现实。

在这部小说中,看似都是自然发生的琐事,但处处都隐含着对比折射,并且可以从人的善变中进行反思。

①妻子志麻子与丈夫省吾的心路历程

最初,在妻子发现丈夫外遇之后,她很反感,并一步步收集信息,接近那个“情人”,最后还找上门大闹一场,导致夫妻关系更加紧张。此时,丈夫一味地心疼自己的情人,并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妻子因报了文化课的讲座,与曾经的老师再次相遇,渐渐被老师吸引,也发生了婚外情。这时丈夫的态度开始反转,对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在一起异常反感,对她们的所作所为甚是生气。而这时,妻子已经完全不在意丈夫的想法,也不再关心丈夫与他的情人的状况。

以上可知,妻子与丈夫前后不一样的态度,就是一种对照,他们都走上一条对方曾经走过的路,心路历程几乎可以重合。这样的对比下,透露出隐隐的讽刺,同一性质的事情,丈夫对待自己如此宽容,对待妻子却认为是给家庭抹黑。

由此,不禁令人反思,在一个家庭中,同是为家庭做出贡献的人,但家庭地位却有着如此大的差异。本质上,却是受当时“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因此,渡边淳一通过这样的对比折射,暗暗讽刺了这一不平等的社会现象。

《紫阳花日记》:如何在婚姻的镜子里折射出真实的自己

②丈夫省吾的情人与妻子志麻子的情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丈夫的情人,妻子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其“小把戏”,比如特意在丈夫身上留下香水味,特意在她出现时戴上她丈夫送的耳环。这一系列的行为,无不是想让妻子知道,她的丈夫已经有情人了。

所以这位情人并不单纯,甚至有点小心机,但丈夫完全不认同。

再转换到妻子后来的情人,一名 50 岁的老师,已婚,在第一次见志麻子时便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甚至每一次约她见面,都开好房间,准备拿下志麻子。虽然志麻子不愿意时他也并不勉强,但是欲擒故纵的心机早已隐藏在他的每一次行动当中。

这时,原本理智的志麻子完全没有发现,甚至在最后深陷其中。

由此看来,丈夫的情人与妻子的情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当他们自己处在其中时,反而不自知。因此,在对待自己的问题时,如果能够像看别人的事情时多一分理智,会不会便少去诸多困扰?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反思的。


③日记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

如果说妻子志麻子的日记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那么她与丈夫的世界便是一个虚假的世界。

日记中记录的是心声,是丈夫外遇的现实,是自己对这段婚姻最真实的写照。而现实中,不得不假装自己的家庭依旧幸福美满,与丈夫并无任何矛盾,维持体面的“假面夫妻”。

这一本普通的日记本,在揭示婚姻生活的真相时,起到了太大的作用。

诚然,婚姻的结合首先是因为爱,但是当这份爱化为云烟,已不复存在时,是否可以果断地结束?太多人困在婚姻的围城里,无法挣脱。并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有太多的牵绊无法割舍。最终,还是要在婚姻与自我中找到一个平衡。

归结起来,人的“善变”其实并非只有坏处,正因为人的“善变”,才能够看清某些现实,才可以在困于某一处时,寻找到突破的方法。“善变”,有时候却是一种智慧。

《紫阳花日记》:如何在婚姻的镜子里折射出真实的自己

挣脱不幸的婚姻,最好的方式是做回自己

《紫阳花日记》中提到了“婚外恋”这一现象,也分析了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如果只是说明这一现象,想必是不够的。所以,文中对女性在遭遇这种情况后该如何自处,给出了一些提示。

①不轻视自己,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首先,作为女性,尤其是家庭主妇,有时候会不自主地把自己的地位降低,因为她确实靠着丈夫的收入在生活。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为家庭付出的那一分子。

所以,即使身为家庭主妇,也永远不能把自己看低,认为丈夫就算做错事,也可以无条件原谅。

《紫阳花日记》中的志麻子就是一个例子,她带着两个孩子,整日忙碌于家事中。当发现丈夫有了外遇时,主动去发现,去抗争,甚至对丈夫表现的亲近予以拒绝,这是她维护自己尊严的方式。即使在生活中,有些事情确实身不由己,但是自己的尊严,是不允许被剥夺掉,是必须维护的。

②认清自己的身份,不仅是母亲,妻子,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如果一个人完全是为了他人而活着,看似是无私,实则是空虚的。因为这样的行为恰恰是掏空了自己,当为之付出全部的人有一天不属于自己时,就只剩下一无所有。

所以,一个女人在做好妻子与母亲的角色时,一定不能忘了,自己还有一个独特的身份,那就是自我。不管与他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自己首先是独立的个人,有独立的意义,才能为他人带来意义。

这样,不管在生活中遭遇怎样的困境,都有能够为之抗争的勇气。

③一分智慧,一分豁达

《紫阳花日记》中的妻子,虽然在丈夫外遇时免不了冲动,但是她是有智慧的。小说以妻子写的最后一次日记结尾,其中说到:“今后我再也不写了,将所有的事情全部装在自己心中活下去,我也不知道到底能装多久,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这样的话,时不时来偷看我日记的丈夫,也终于可以安心回到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了。”

这样的结尾,可以让人作出很多推断,比如妻子早已知晓丈夫偷看自己的日记;比如妻子可能是特意让丈夫看见自己的日记;比如妻子知道自己的日记被丈夫偷看,但仍然坚持写,那日记中50 多岁的老师,是否真的存在?

但是,不管是哪种原因,妻子都通过这本日记,找到了她在婚姻中的真正角色,并决定将所有事情装在心中活下去。

这份智慧与豁达,也许就是挣脱不幸婚姻的钥匙,在心中挣脱,比形式上挣脱更为重要。

《紫阳花日记》:如何在婚姻的镜子里折射出真实的自己

《紫阳花日记》,可以说是对中年夫妻面对婚姻危机时的一个警示。“婚外情”是一个线索,其实满足的是每一个人对婚姻的自我认知。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代表女性做出了一个反抗,而且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婚姻中的问题,不是外界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两个人内心的问题。而如何突破婚姻的围城,也需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紫阳   婚姻   真实   日记   麻子   婚外情   善变   外遇   日记本   矛盾   妻子   丈夫   事情   情人   家庭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