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将尽》:突破悲剧困扰,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长日将尽》是英籍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于 1989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同年获得文坛中极具影响力的布克奖。

石黑一雄在访谈中提到自己的创作要点时曾说过,他基本上依赖的就是回忆,《长日将尽》这部小说亦是如此。文中通过一个英国管家的视角,在持续六天的驾驶旅行中,一页一页地掀开了他的回忆。

在现实与回忆交织的故事中,我们不仅看见了主人公的一生,也看到了当时英国中上层的社会生活。所以这部小说可以很细,也可以很广,因此对其评价,可能每个人的侧重点皆有不同。而我本人则更侧重于作者对这位英国管家的人物塑造,通过人物的选择,去剖析人生的理想与困境。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有一句名言: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我觉得这句话刚好可以形容《长日将尽》中的主人公史蒂文斯。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但是在自由的选择中,史蒂文斯向着理想而去,最终却独自走向了荒谬。所以,即使有再崇高的理想作为方向,若蒙着双眼行走,永远也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

《长日将尽》:突破悲剧困扰,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01. 人生的理想:史蒂文斯的毕生理想,成为一名“伟大”的管家

主人公史蒂文斯是曾经服务于英国豪门巨族达林顿府三十余年的管家,他见证了达林顿府最辉煌的时期,也目睹了达林顿府的盛极而衰,直到最后他所服务的主人身败名裂,达林顿府也转手卖给他人。即他现在的雇主法拉戴先生。

法拉戴先生提出让史蒂文斯外出休假,经过慎重考虑后的史蒂文斯最终选择出门旅行,并借此顺道看望三十多年前共事过的女管家,以邀请她出山,重回达林顿府工作。

在旅途的不断进行中,他的回忆也随之不断呈现。这其中就提到了他对于自己管家身份的看法。

在这之前,我们先看一看管家的定义。

管家起源于法国,最初只有世袭贵族和有爵位的名门才能享受到,听起来可能非常的高级,但是通俗来说,管家就是地位较高的仆人,又称为首席仆役长。

管家的穿着非常正式,身着白衬衫,黑背心,黑色燕尾服,以及笔挺的黑色长裤和锃亮的黑色皮鞋,他们给人呈现的永远是笔挺的身板和一丝不苟的形象。

而管家的工作更是复杂,负责统领众仆,给每一个人分派工作、监督和验收。可以说,整个宅子的运转,事无巨细都要靠管家来安排。不仅如此,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管家懂得的礼仪和各种知识也非常人所及,而他们唯一服务的,就是那所宅子和宅子里面的主人。

由此可见,能够成为一名管家实非易事。那么,史蒂文斯眼中伟大的管家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认为,一个管家是否“伟大”,主要在于这位管家是否拥有“尊严”。

《长日将尽》:突破悲剧困扰,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为此,他在回忆的过程中还举了一些例子,即用他的父亲曾经作为管家受雇于人时的经历来说明“尊严”的含义。比如他父亲在面对别人对自己的雇主发表不正当的议论之时,强势维护而不伤人情面;比如在面对有杀子之仇的将军时,他依然能够保持冷静提供最为周到的服务。

以上种种,在史蒂文斯看来,可以体现出,尊严就是一位管家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坚守其职业生命的能力。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化入角色,不会为外部任何事件所动摇。即可以比喻为,永远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宽衣解带。

而史蒂文斯想要成为的,就是一名这样伟大的管家。与父辈们稍有区别的是,他认为他所效力的人不仅仅是豪门巨族,而应该有着很高的道德地位。换言之,他想服务于那些能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绅士。

那么,史蒂文斯最终服务的,确为能够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伟大绅士吗?在他的回忆中,我们可以一窥究竟。

02. 人生的悲剧:看似毫无隐藏的回忆,实则充满自我欺骗

《长日将尽》以第一人称,从一位男管家的自述中,展开他三十多年前的管家经历,以及当下的六日驾驶旅行。

在这段回忆的描述中,言语看似非常真实,均为男管家史蒂文斯的肺腑之言,并无半分隐藏。但是看这部小说时,会发现起初虽然认可,但是越到后面,伴随的疑惑也愈加强烈。

史蒂文斯曾多次表示出为曾经服务于一位伟大的绅士而感到自豪,并且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成为一名伟大的管家的理想。但从种种迹象来看,也许到头来他只是在自我欺骗而已。

《长日将尽》:突破悲剧困扰,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①言行不一

在史蒂文斯的描述中,有两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第一次为他驾驶旅行的第二天,到达塞特郡时,因汽车故障遇见一位某宅第的司机。

在他们进行交谈的时候,司机听说史蒂文斯受雇于达林顿府,便非常惊讶,询问他是否真的为达林顿勋爵服务过。当时史蒂文斯立即否认,表示只是受雇于现在买下这座宅子的美国绅士法拉戴先生。

而另外一次,出自史蒂文斯的回忆。根据他的表述,有人来参观达林顿府,参观者询问史蒂文斯,当真为达林顿勋爵服务过吗?史蒂文斯也立即否认。

对于自己两次否认曾经受雇于达林顿勋爵的原因,史蒂文斯说,这是对前任雇主的尊重。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说辞令人难以信服。

在多数人看来,如果一个人真的曾经为如此伟大的绅士服务过,那无疑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当别人就此询问时,一般情况下也不至于直接否认。

直到我们从文中的隐约表述中得知达林顿勋爵的所作所为后,对于史蒂文斯的做法也就可以理解了。

达林顿勋爵是英国地位显赫的贵族,在他的府邸,曾多次进行对英国甚至欧洲有极大影响的会议。起初,达林顿勋爵确实为人类的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当初战败的德国争取平等的国际权利,可以说他心胸宽广,见识远大。

但是在纳粹政权上台以后,德国不再无辜,成为了一名“侵略者”时,达林顿勋爵却依旧站在之前的立场上。非但没有为人类贡献自己的力量,反而成为了一名帮凶,直到最后身败名裂。

任何一位旁观者都很清楚,达林顿勋爵最后的下场并不无辜,所以在史蒂文斯一边赞扬自己曾经的雇主达林顿勋爵,一边又否认曾经为其服务时,可以看出史蒂文斯只不过在试图掩盖自己曾经的错误。他其实早就知道自己的雇主并不是一位伟大的绅士,但曾经为其服务三十余年的史蒂文斯,并不愿承认。以至于出现了这样言行不一的矛盾。

《长日将尽》:突破悲剧困扰,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② 得失失衡

翻开史蒂文斯的回忆,可以得出一个简要的结论,他终其一生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不仅没有实现,反而过得异常荒谬。

史蒂文斯处处以管家的工作为先,为了成为一名伟大的有尊严的管家,他敬业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在这个过程中,他丢失了亲情与爱情,然而当时的他,正为做到了一位伟大管家的职责而沾沾自喜。

文中曾经提到了达林顿府两次重要的会议,一次是为德国争取公平,一次是作为德国纳粹的帮凶。在第一次会议时,史蒂文斯置自己病危的父亲于不顾,忙碌于会议的工作,在会议进行的关键时刻,听说自己父亲去世的消息。直到他父亲离去的最后一刻,他也未能尽到儿子的义务,之后去看了一眼,便又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

第二次会议时,女管家肯顿小姐因为对史蒂文斯的无限失望,那晚随口答应了一名男子的求婚,当她回到达林顿府时,面对史蒂文斯,她也许还想争取一下,所以道出自己答应求婚的消息。如果史蒂文斯听到这样的消息挽留她的话,当时的肯顿小姐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留下来。

然而并没有,史蒂文斯正为那次的重要会议忙碌,对肯顿小姐表示恭喜之后,便又回到了工作当中。这一次,他错失的是自己的爱情。

在文中特别提到的两次会议当中,史蒂文斯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管家这一身份的职责,他当时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管家的极致,因为他不管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保持了身为管家的那一份尊严。

然而,在史蒂文斯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动自豪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他为了伟大的管家这一理想,已经成为了像机器一样的人,他泯灭了人性,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亲情与爱情而不自知。

在史蒂文斯开始六天驾驶旅行的时候,他所服务的达林顿勋爵已经身败名裂,于 3 年前去世,他没有亲情和爱情,孑然一身。然而这样的结果真的是他付出一切后所追求的吗?其实在他开始这趟旅行,出发去寻找肯顿小姐的时候,他就已经后悔了,只不过他仍然不愿承认,表面上是为达林顿府找一个帮手,实际上,确为三十多年前的失去做最后的挽回,只可惜最终徒劳无功。

史蒂文斯在自认为毫无破绽的描述中错漏百出,不是因为他描述不当,而恰恰是因为,他的内心并没有追寻着文字的方向。他可以骗过自己,但是却忽略了文字对人内心的映射。所以记忆是真实的,但文字所呈现的内心却出卖了史蒂文斯,看破了他的自我欺骗。

《长日将尽》:突破悲剧困扰,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03. 走出人生的困境:突破困境的唯一方式是突破自己,三大困境的突破法则

在《长日将尽》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而面对的困境也迥然不同,可以说,人们也许一生都在面对这样那样的困境。因为只要活着,就必须经历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用另一种方式保留了下来。

在《长日将尽》中,关于困境的描述不露声色,但是并非不留痕迹。

① 生活困境

生活,首先是人生的一大困境,人们为了生活,必须选择工作。诸如史蒂文斯,肯顿小姐,他们在谈理想之前,首先需要满足生活。

比如,在史蒂文斯的描述中,有一次达林顿勋爵让他解雇掉府里的两位犹太人,史蒂文斯虽然心中不愿,但是他觉得他应该尊重达林顿勋爵的意见,最终还是将两名犹太人解雇。

他心中分明觉得可惜,但是却不为两位犹太人说话,因为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工作,或者说他雇主的意见。

在肯顿小姐身上同样能够体现这种困境,当史蒂文斯表示要将她手下的两名女仆人解雇时,肯顿小姐信誓旦旦地说,要是解雇她们,她便辞职。但两名仆人解雇后一年,肯顿小姐也未曾辞职。最后在一次对话中,她表示因为辞职便没了工作,再找工作很难,所以她终究是没有勇气辞职。

这便是人生的生活困境,我们只要在生活,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困境,并且需要在困境中做出自己的选择。但要说的是,困境好像一张无形的网,越是挣扎便束缚得越紧,而当换一种态度,去坦然面对的时候,会发现这个网好像消失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与困境对抗,而是与之握手言和。

《长日将尽》:突破悲剧困扰,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② 理想困境

理想的困境,诸如史蒂文斯想要成为一名伟大的管家,达林顿勋爵想为整个人类作出贡献,然而,理想最终并没有达成。

我相信这是多数人会面临的困境,因为理想本身,就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

在故事中,史蒂文斯一直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放弃了很多东西,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如人意,在失去一切之后,他甚至不愿承认曾经引以为豪的达林顿勋爵是自己以前的雇主。

一边在为自己的理想而遗憾,一边在不断追忆过往,说服自己已经做到了极致,这便是理想最大的困境。

那么该如何突破这样的困境,在最后,史蒂文斯也许找到了答案。

我的确应该不要再这么频繁地回顾往事,而应该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把我剩余的这段人生尽量过好。


你我之辈,只要是至少曾为了某项真实而有价值的事业而竭尽绵薄、稍作贡献,谅必就已经尽够了。我们当中若是有人准备将大部分的生命奉献给这样的理想和抱负,那么毋庸置疑,值得为之自豪和满足的就在于这献身的过程本身,而不应计较其结果究竟如何。

③ 情感困境

如果说生活困境与理想困境是与外界有所关联的,那么我认为,情感的困境中最紧要的,是那个人本身。

比如文中史蒂文斯对肯顿小姐有意,但是他处处压抑自己的情感,为了理想放弃了爱情。比如肯顿小姐,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试探都得不到任何回应,赌气之下,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

遭遇情之困境,最重要的是本人的释怀或改变。有些人,也许一生都在这困境中无法出来,但是却甘之如饴。还有一些人,也许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改变,收获另一种情感。

总而言之,人生的困境永远存在,但因为困境没有边界,其意义并非为了束缚住某些人。不管是错误还是失败,不管是遗憾还是愧疚,这些人生的过往,需要的是正视,而不是自我欺骗。首先解放自己,那么困境是否还在,想必已不再重要。

《长日将尽》:突破悲剧困扰,走出生活、情感、理想三大困境

《长日将尽》中史蒂文斯的世界是荒谬的,穷尽一生所追求的理想,到头来使他成为了没有感情的“机器”,经历了半生,仍然活在自我欺骗之中。

但第一人称的叙述,让这样的人物走进了读者的内心。读完这本书之后,让人禁不住反思,身为局外人,能对他人的世界看得这么透彻。那么,自己是否也身在自我欺骗中而不自知呢?是否也像史蒂文斯那般,需要某个契机,去审视并走出自己的困境?

我觉得,在长日将尽而未尽之时,代表的正是每一次突破困境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史蒂文斯   法拉   困境   理想   勋爵   宅子   英国   雇主   管家   文中   绅士   困扰   悲剧   小姐   会议   人生   情感   时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