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让敌人自杀前依然铭记的英雄

1945年,伪满洲国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写下遗书后毒死了自己妻子和孩子,然后剖腹自尽,成全了他的武士道精神,可是在遗书里他提到了一个被他杀害的中国军人,他说:“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杨靖宇——让敌人自杀前依然铭记的英雄

杨靖宇这个名字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不陌生,或者说不应该陌生。我生活在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而同在吉林省内有一个县叫做靖宇县,原名叫做濛江县,1946年为纪念在此牺牲的杨靖宇而改名靖宇县。


杨靖宇——让敌人自杀前依然铭记的英雄

1929年杨靖宇被派往东北,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组织开展东北的抗日活动。其实在东北组织抗日非常危险,作为日军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伪满洲国一直是日军重兵把守的地区,在这里组织抗日基本是九死一生的工作。

杨靖宇——让敌人自杀前依然铭记的英雄

杨靖宇就是在这么危险的地区把东北的抗日联军不断壮大,1935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杨靖宇担任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当时杨靖宇的麾下其实并没有很多人,可是他利用了地形优势以及群众的帮助和支持对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杨靖宇把游击战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往往日军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损失惨重,可是依然不能发现杨靖宇部队的踪迹。


杨靖宇——让敌人自杀前依然铭记的英雄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牺牲的原因一部分因为装备不足,更主要的原因是叛徒出卖。

如果没有叛徒,日军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就找到擅长游击战和隐蔽的杨靖宇。当时杨靖宇和敌人周旋了5昼夜,在极度严寒的东北的冬天,杨靖宇最后弹尽粮绝,身中数弹英勇牺牲。

然后我们开头提到的岸谷隆一郎就是当时追踪杨靖宇的日军之一。当时的日军非常奇怪,为什么这个中国军人能够支撑如此长的时间,此前日军已经完全切断了杨靖宇的食物补给,为了解惑,日军的军医剖开了杨靖宇的胃部,结果在里面只发现了草根、树皮和棉絮,独身一身、断粮多日、冰天雪地,杨靖宇就靠着草根树皮和棉絮继续和日军作战直到阵亡。

我们的民族曾经饱受挫折和屈辱,因为有杨靖宇这样的英烈才有我们的现在,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不过是恰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通化   抚顺   丢盔卸甲   靖宇县   棉絮   游击战   树皮   吉林   叛徒   遗书   联军   日军   铭记   草根   中国   敌人   牺牲   英雄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