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办酒席消亡录:那些将消失的乡亲帮忙酒席,是你永远的乡愁


农村家办酒席消亡录:那些将消失的乡亲帮忙酒席,是你永远的乡愁

  黑嫂出生在农村,也一直在农村生活,朋友也以农村人居多,但像黑嫂这样一直住在农村的人并不多。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家乡,或者是工作、或者是生意,他们还会回来,但都是偶尔。

  平时没事时聊天,他们嘴里常常念叨一句话:想吃家里的酒席了。

  不是他们馋,也不是他们在外面吃不到好吃的,他们就只是单纯想念家里那种乡亲们共同做出来的酒席。黑嫂会有疑惑,他们为什么会想?他们想的是什么?是味道?是气氛?还是别的什么?

农村家办酒席消亡录:那些将消失的乡亲帮忙酒席,是你永远的乡愁

  黑嫂一直不怎么出去,平时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也会去帮忙,对于这个吃席面并不陌生,也没有他们那种强烈的感觉。所以我常常会不解,有什么好想的?有什么好吃的?为啥这么人念念不忘家乡的酒席呢?

  我这人常常会思考,尽管多数时间都是思考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称为发呆更合适,但还真让我想出了一点门道,他们想念的其实并不是味道,也不是他们馋,他们只是单纯想家,只是想念那种无忧无虑也没有太多压力的气氛。

  是不是这样?我们得看一下农村酒席变化史。

农村家办酒席消亡录:那些将消失的乡亲帮忙酒席,是你永远的乡愁

  Ⅰ:以前的酒席场面

  小的时候,其实我不太爱吃酒席,因为我小时候特别孤僻,特别不愿意跟人交流,宁愿坐一边发呆半天,也不乐意大家坐一起有说有笑。所以,对于农村酒席场面,我是有压力的。我爱吃的是大家帮忙时做的那锅捞面条,还喜欢早上那锅粥以及大锅菜。

  这样的话,我可以舀一碗去蹲在地上吃,不用那么多客气话,也不用管吃多吃少。

  农村以前的酒席,是提前好多天就需要准备的。首先需要把村里厨师请到家里,一般都是两个正式大厨,然后还有本家的一些人,主要是商量“菜单”,就是商量做几个菜,做什么菜。

  大厨会问准备做多少钱的酒席,他们经常做,根据钱来定菜单。一般这种情况,主家是要准备几个菜的,大家边吃边喝边说这件事,等菜单列好,厨师就要走了,等到事情的前三天,主家会跟本家的人一起去照着这些菜单买菜。

  买菜一天,到了事情前一天,就要开始准备席面了,也就是提前一天就要做。

  这一天早上,村里帮忙的人都会陆续到来,主家会准备早饭,各地的早饭是不相同的,像是河南豫北这边,一般都是玉米粥和大锅菜配馒头,山西那边则会吃面,各地不太一样。

  早上大家干不了什么活,吃过早饭后正式开始干。

农村家办酒席消亡录:那些将消失的乡亲帮忙酒席,是你永远的乡愁

  妇女择菜,男人切肉、烧火、改刀等等,大家有说有笑,辈小的男人可以跟辈大的妇女开玩笑,特别是跟嫂子辈开玩笑,农村玩笑,看似粗俗,却是生活。大家也都是一笑置之,并不会有人因此恼怒。当然了,开玩笑也是分着人的,如果某人平时就严肃,那是没人开玩笑的。

  我之所以喜欢这样的场面,是因为我喜欢观察人,蹲在一个角落观察这些人,听他们说的玩笑话,也就窥见了世间百态。

  中午会把明天的席面做出来,都是一些肉,比如白肉条、腐乳肉、鸡块儿、小酥肉等等,之所以要提前做,是因为到了事上那一天再做根本来不及。

  一般都会做到下午三四点,中午还是有一顿饭的,过去都是吃捞面条、汤面条这些,现在都是大锅菜配馒头。过程其实都一样,大家的状态是轻松的,心情是放松的。

  到了正事那一天,早上仍然会先在主家吃一顿饭,中午亲戚来后给人家准备酒席。帮忙的、本家都是留在最后吃,很多人说怀念家里的酒席,多半都是在怀念帮忙时的那种气氛,而不是单纯做为“吃客”的那种。

  不可否认的是,不管是头一天的面还是菜,还是正事当天的留到最后吃饭,都是农村人喜闻乐见的状态,大家无拘无束,没有压力、节奏缓慢、互相帮忙,这一天孩子还是孩子,大人也是孩子。

农村家办酒席消亡录:那些将消失的乡亲帮忙酒席,是你永远的乡愁

  Ⅱ:现在的农村酒席

  到了现在,一切都在变化。

  农村酒席悄悄变成了城市酒席的小尾巴,为什么这么说呢?城市酒席都是去酒店,去饭店,农村现在也是这样。以前大家乡亲们互相帮忙的场面不见了,农村那些平时常常被人找的大厨失业了。

  农村饭店包桌的兴起,是农村乡亲帮忙酒席消亡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大家越来越忙,留在农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几点相互关联又有因果。

  农村人生活压力小吗?现在的农村人生活压力并不小,大家要忙着挣钱养家,年轻人如果不上学不做生意,就要出去打工,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少到谁家有红白喜事了,想要找帮忙做酒席的人都找不到。

  找不到怎么办?饭店来帮你解决困扰,可以把这些酒席包给他们,他们专门干这个,都是流水线作业,主家只要告诉人家准备花多少钱一桌就行了,人家有专门的菜谱,主家不用管,到了事情当天,亲戚朋友来了,大家一起去饭店吃,吃完直接走,主家不用忙活了,也不用找人帮忙了。

农村家办酒席消亡录:那些将消失的乡亲帮忙酒席,是你永远的乡愁

  方便是方便了,味道呢?流水线做出来的东西,所有菜一个味。以前十个菜能全部吃光,现在十个菜能剩六个。

  但是,很多人吃的并不是味道,而是气氛。大家匆匆而来,去饭店吃过后匆匆而去,哪里有气氛可言?更像是来了随礼交钱,然后换一顿饭。亲戚朋友没气氛,主家也没有气氛。

所以,很多人无数次说自己想念家乡的酒席,但回来吃过一次后,再也不提了。是现在菜品少了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原本馋的就不是这口吃的,他们只是想找回那种慢节奏和少压力的气氛,可现在的农村酒席并没有这个气氛。

  所以他们想了几年,吃了一顿,然后失望了。

  农村互相帮忙做酒席的场面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以后不止是外出的人会想念,在农村长期生活的人也会想念,因为大家想念的并不是能吃一口好的,而是那种从身到心的放松。

农村家办酒席消亡录:那些将消失的乡亲帮忙酒席,是你永远的乡愁

  Ⅲ:当然了,黑嫂绝不是在肯定过去和否定现在,这个世界是发展的,所有的发展都是在向便利和减少人工方面靠近,农村酒席也是如此,这个无可厚非。

  我们要说的仅仅是酒席的变化以及人们在想念什么。很多人并不明白自己在想念什么,以为想念的就只是小时候的味道,其实哪里有什么小时候的味道?不过是深埋心底的乡愁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酒席   乡亲   大厨   席面   红白喜事   农村   本家   大锅   乡愁   村里   场面   菜单   气氛   味道   饭店   压力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