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说起晚清重臣李鸿章,想必没人不知道的,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


近一百年,有关李鸿章的争论就从来没有中断过。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其实,抛开其他的不谈,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封建时代,李鸿章确实很有前瞻性的眼光,创办了很多大型的现代化企业。 如今100多年过去了,这些企业还在吗?它们都怎么样了?


1.


清朝末年,西方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许多国家都走进了现代化的时代,而曾经繁盛的清朝,却因为“闭关锁国”渐渐开始走向衰败。


如果想要复兴,变革是唯一的出路,李鸿章深谙其中的道理。于是,他决定效仿欧洲,用武器强大中国,并着重发展中国工业。


在那场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和保守派不同,他首当其冲大力发展中国电力、金融、铁路、航运、教育、兵器等,培养很多的高级人才,开创了很多个中国的第一。


1865年,创办了第一个大型的近现代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1872年,创办了第一个中国的民族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

1878年,创办了第一个关于煤矿的中国企业——开平矿务局;

1879年,创办了第一个通信公司——天津电报总局。

1881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煤矿——开平矿局;


这些新兴企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进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1881年,开平矿局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后,清直隶总督李鸿章率幕僚乘车视察。


第一家机器制造局,开启了中国机器制造的先河,制造出当时比较先进的机器,对于当时是个不小的进步。


第一家电报局,这是当时最为先进的通信手段,可以说这一电报局的创立,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支远洋海军,也就是著名的北洋舰队,这个舰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对日本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虽然最终全军覆没,但这并不影响它在历史上的地位。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为了接受新知识,李鸿章还组建了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远赴海外求学,这些人中有不少人都成为了后来的佼佼者。


虽然这些“第一”有的夭折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李鸿章所创办的这些企业和学校,都给当时的清朝政府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尤其是新式西方学堂,培养了很多先进的人才。


同时,这些企业也为清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年的收入相当于当时清朝政府收入的四分之一。


李鸿章的一生确实有过过错,但身为晚清重臣,他也励精图治,为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尽到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和义务。



2.


19世纪后期,清政府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革新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军队、新式教育、军工厂等,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强”。


改革就必然需要钱,但当时的清政府根本就无力承担,为了挣钱,轮船招商局应时而生。


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主要从事客运和漕运等项运输业务,为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


当时的旗昌公司一直垄断着清政府的海运业,根本不容轮船招商局介入。轮船招商局刚刚成立,旗昌公司就对其实行了种种制裁。


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源源不断的经费,旗昌公司对招商局很是打压。在这种情况下,招商局不断亏损,始终无法盈利。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李鸿章无奈,只得再次投入了两百多万两银子,这才稳定住了轮船招商局的正常运转。


李鸿章委任唐廷枢为首任总办,总局设在上海,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开设了多处分局,就连日本、新加坡都有分局,资本达到420多万两,乃我国民用企业的龙头老大。


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越来越好,在泰国、菲律宾等海外也成立了分局,拓展了南洋的运输业务。


轮船招商局仅仅用三年时间,就赚回1300万两银子。


为降低航运风险,1875年,李鸿章等人又组建了“保险招商局”,成为了我国保险业的开始。


1896年的时候又投资创设了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也就是现在招商银行的前身,同一年还投资创设了南洋公学,就是现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轮船招商局几经改名,规模不断扩大。像一棵大树一样,枝繁叶茂,根系发达。


其中的招商银行和后来投资的平安保险,都已成为世界500强。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当初为了拯救清廷,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艰难的无奈之举,反倒为中国留下了一份宝贵的财富,有些企业甚至保留至今。


3.


在我国有四大国产汽车集团,分别是一汽、东风、上汽、长安。这其中名气最大的非“一汽”莫属,甚至很多人会认为“一汽”是中国第一家汽车品牌。


但其实历史最悠久的国产汽车品牌,则是长安。它距今已经有将近160年的历史了。


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上海洋炮局,也就是长安汽车的前身。


1865年迁至南京更名为著名的金陵制造局,此时,它已经成为了近代中国主要的军火生产基地。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又迁到重庆改名第二十一兵工厂,成为军工产业中的中坚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检阅三军的时候乘坐的是缴获回来的美军威利斯吉普车,这让军工出身的四五六厂感到非常羞耻,于是决定自己造车,并改名为长安机器制造厂。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但当时的中国没有机床、没有模具、没有资金,想要造一个汽车并没有那么容易。


于是从广州购买了两辆日本铃木轻型卡车,决定先把这个车给拆开,照着模仿。


本以为很简单的事,在拆开之后,所有人都一脸懵,无从下手,造汽车并不是将零件组起来就可以,而且,每一个零件的尺寸都需要非常精准,没有机床,很难完成。


但是,他们不畏困难,一个个零件拿尺子去量,一点点去改,历经无数困难,3个月后,终于造出新中国第一台越野车长江46。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虽然是仿造的,但车总算是造出来了,但这台车最高时速只能达到115公里。因为制造不够精细,这个车还有一个大缺陷,只能往前开,不能挂倒挡。


尽管长江46存在很多的缺陷,但却是中国汽车史上一次重大突破,为之后生产汽车提供了许多实用经验。


长江46在经过2.5万公里道路测试后,正式量产。1959年,20辆长安46作为受阅方队参加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阅兵仪式。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后来,长江46停产,它的全部生产资料就被交给了北京汽车制造厂。


此时的长安汽车无车可造,综合第一次的经验能拆就能造。于是,他们就从广州买来了两辆铃木小卡车继续“抄作业”。


买来车后,技术员们开始和上次一样,先拆再装,可日本车的结构更加复杂,他们拆完后,装不回去了。


无奈下,他们开始找铃木谈合作,希望他们能给予技术支持。


当时的日本极度自信,认为以我们的设备,给了技术也是造不出来,所以就直接把技术给了长安。


但很快,日本就被打脸了。通过学习和实践,1984年长安成功仿造出引进的铃木车型。


100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如今怎样了?


成功后的长安,开始陆续与铃木、福特、马自达等车企进行合作,推出了一批令人喜爱的汽车样式。


如今的长安汽车虽然不是国有汽车企业的大佬,但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百年风雨早已褪去。


在动乱的时局中,李鸿章凭一己之力,希望可以拯救衰落的民族,最后所有的反抗却是无力,并背负了一生骂名。


在历史的洪荒中,一个人十分渺小,但李鸿章所作出的贡献却值得我们铭记。文/小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矿局   开平   铃木   南洋   长安   招商局   长江   企业   日本   轮船   航运   清朝   中国   时尚   汽车   公司   李鸿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