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Slowtime | 慢时光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文/时光君-双木慢时光原创,转载请联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每年春晚,群众最期待什么?群众最能记住什么?


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答案——


小品。


可在近年来,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和我一样的感觉:


春晚的小品,越来越不好笑了。


“都是网络老梗了,又复习了一遍,没意思”“剧情假,最后还总要强行煽情一下,索然无味”
“没细看,当时正忙着抢红包呢,就当个背景呗”……


所以,我们越来越怀念那些离开春晚舞台的小品艺术家们,赵丽蓉、黄宏、赵本山、宋丹丹……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人。


在这个人之前,中国没有小品。


而在他之后,小品才算登上了雅俗共赏的大舞台,成为了中国人们每年守候的欢声笑语。


他,就是陈佩斯。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没有陈佩斯,春晚上就不会有小品


1983年,29岁的陈佩斯摸着脑门说了句大实话:


“春节联欢晚会是真够无聊的。歌手能唱歌,相声演员能说相声,但影视演员却只能诗朗诵,忒没劲。”


那时的陈佩斯,正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当一名剧团演员。


在闲暇之余,他和好友朱时茂琢磨了一个好玩的舞台表演方式,把平时训练演员的小品加工一下,搬上舞台。


他们俩搭档,捣腾出一个叫做《吃面条》的小品。


演给厂里的人一看,大家都乐得不行,俩人心想,这个真能成。


于是四处走穴,表演这个小品。


场场火爆,还赚了不少钱。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后来,春晚导演黄一鹤听说了这个节目,就派了姜昆来看看,想着能不能弄上春晚。


姜昆骑着自行车满城跑,千辛万苦才找到陈佩斯和朱时茂,要他们试演。


陈佩斯朱时茂演了一遍,所有人都笑得前仰后伏,还不放他们走,非要再演一个。


陈佩斯和朱时茂很无奈,因为他们没有准备下一个小品,只好每人唱了一首歌。


本以为大家反应这么好,上春晚没啥问题。


谁知质疑声来了,说他们的小品肤浅、没内涵,是没深度的糟粕。


“春节晚会上,让全国观众这么乐,合适吗?”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直到春晚直播前半小时,领导还定不下来《吃面条》能不能上。


最后,导演黄一鹤心一横,对陈佩斯和朱时茂说:


“你们上吧,犯了错误算我的。”


于是,30岁的陈佩斯,捧着一个瓷碗走进了千家万户。


逼真的无实物表演,把观众逗得直乐,造就了那届春晚最成功的节目。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后来陈佩斯回忆说:


“演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台下的凳子四处散落,很多人盘腿坐在地上,后来才知道,是小品太搞笑,观众笑得直不起腰,只能坐地上。”


观众从没有这么快乐过。


此后,陈佩斯成了春晚的常客。


1986年的《羊肉串》,播出后小孩们有了新的模仿素材,学起陈佩斯那充满孜然味的新疆腔调:


“羊肉串,羊肉串,新疆的羊肉串嘞。”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1989年的《胡椒面》,全剧没有一句台词,却成了哑剧的典范。


看他浑沦吞枣的模样,今天看了仍有人说,“那不就是我吃馄饨时的模样么”。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队长,别开枪,是我!”


这句1990年春晚《主角与配角》中的台词,20年后的今天,观众也能脱口而出。


这个作品堪称是二人合作的巅峰,甚至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这是春晚舞台上最好的小品。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1991年的《警察与小偷》,跌宕起伏的剧情,又是一个教科书式的经典。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14年间,11次登上春晚舞台。


他诠释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承包了除夕夜所有的笑声。


在相声独占语言类节目鳌头的时期,他和朱时茂赤手空拳,为小品挣得一片天。


他自以为,事成了。


但结局,却并不美好。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跟春晚叫板20年,一无所有还不认怂?


陈佩斯其实是个心气很高的人。


以至于,在那个年代的体制内,冲突在所难免。


1988年,陈佩斯和央视发生了第一次冲突。


为了喜剧效果,他希望《狗娃与黑妞》能用单机拍摄,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


但对此,没有人理会他们。


1990年,《主角与配角》剧本一拿出,就遭到了各种反对。


尽管陈佩斯一再争取:“为了让老百姓快乐过年,小品不应该有太多负担。”


后来,还是在导演黄一鹤的力挺下,才再三修改勉强挤进春晚舞台。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1991年,在《警察与小偷》彩排时,陈佩斯再次提出自己的拍摄想法,导演组非但没同意,还把一段十分重要的过场戏剪掉了。


1998年,折腾好几年的《王爷与邮差》终于登上了春晚。


明明彩排时没有任何问题,可直播时却出现许多低级失误。


一会发令枪的声音失效,一会万众欢腾的声音失效。


更糟的是,朱时茂的麦克风失灵了,导致他只能拼命靠近陈佩斯,蹭着他的话筒说话。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走下舞台后,陈佩斯痛哭流涕,效果非常差。


对于作品品质要求极高的陈佩斯,无比失望:


“为了十几分钟的东西,要拿出半年时间反复磨,反复被审查,这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年年如是。一下十几年,等于一个人最好的时间都给了它,最后发现是个很不幸的结局。”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当他的意见再一次被拒绝后,一身硬骨头的陈佩斯头也不回地离开:


“春晚我不上了!”


自此,他就再也没迈上过央视春晚的舞台。


陈佩斯到底图什么?


他不图名,不图利,在这个社会仿佛就是个愚昧的异类。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离开春晚后,陈佩斯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


他以为,自己摆脱了枷锁,拿回了话语权。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盘盘盗版光碟。


1999年,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未经允许,擅自出版了《吃面条》、《警察与小偷》等8个小品的VCD光盘。


在那个知识产权意识尚未觉醒的年代,这种事并非个例。


绝大多数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平民老百姓还是很难斗过体制的。


但陈佩斯和朱时茂偏不,他们一纸诉状,将央视告上了法庭。


“他们随便对我说NO,我也对他们说一次NO!”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央视输了,刊登致歉声明,并支付著作权侵权赔偿金33万元。


央视丢了脸面,也开始全面封杀陈佩斯。


其他电视台也纷纷响应,不再邀请他们。


很多人说,“陈佩斯太轴了,为了33万和央视闹翻,太不值当了。”


但陈佩斯这样回应:


“在一个有规矩的世界,我们才能活得更好。我们已经这样生活了几十年,难道还要继续烂下去吗?今天必须有人出来说,否则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后人会愤怒。他们愤怒的不是强权,而是每一个对强权低头的人。我不想让后人嘲笑我。”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即使不上春晚,

陈佩斯也是不可替代的喜剧之王


被央视封杀之后,朱时茂选择了下海经商,而陈佩斯却把目光投向了话剧。


彼时,喜剧被一点点搬上大荧屏,演员们个个挤破头去上综艺、晚会、电视剧,而舞台剧却鲜有人演。


陈佩斯曾在采访中回忆道:


“省一级的话剧院,一进后台一股尿骚味:厕所的水阀已经锈住了,不知多少年没有打开过。演员们要先打扫厕所,再打扫舞台,然后才能演出。”


拍第一部话剧《托儿》时,陈佩斯几乎把全部身家砸了进去。


为了筹集更多资金,还接拍了一贯看不上的商业广告。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排演的日子,他一直熬着。


白天靠浓茶提神,晚上要吃大量安眠药才能入睡,体重蹭蹭蹭地掉。


没办法,这是他孤注一掷的选择,如果失败,他将血本无归。


幸好,上天不会埋没真正有才华的人。


《托儿》首场上座率达到95%,一年内在全国演出近六十场,观众达8万人之多,累计票房超4000万。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随后,他又制作了《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雷人晚餐》、《戏台》等多部话剧。


编剧史航曾说过一句话:


“陈佩斯是建立话剧市场,尤其二三线城市的话剧市场,苦劳最大的人。”


有人问陈佩斯:“为什么这么辛苦地做话剧,像当年那样走穴不是能赚更多吗?”


陈佩斯回答:


“多贵的车子,它也是四个轱辘,多贵的房子,我最终还是睡在一张床上。前阵子我买了一张很贵的床,睡得我腰疼,医生建议我不要睡那张床。幸亏当初装修的时候留了一个小炕,还是那硬板适合我。”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他就想要做好话剧,因为他想要钻研喜剧艺术。


十来分钟的小品局限太多,而话剧,才是一片更好的试验田。


他的每一部话剧作品,都和底层的“小人物”站在一起,共同对抗荒诞的现实。


其中作品《阳台》,更是被上海戏剧学院选为经典教学案例。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这些年来,有商业电影找过他,演主角,他不接;


喜剧综艺找过来,他不上;


春晚也邀请他重返舞台,他也不回。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说“不”呢,陈佩斯给出的答案是:


“社会不能没有高度。”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如今的陈佩斯,已快到古稀之年。


在生活上,他是一个极简主义者。


他住在乡下一个普通的院子里,不开豪车,用老年机,永远都是一身粗布麻衣。


甚至上节目,他只上半身穿正装,下半身永远都是粗布裤子和一双布鞋。


老友朱时茂曾向记者吐槽他:


“一双老北京(布鞋),他能穿5年。那袜子都穿出窟窿眼了,洗洗补补还要穿,不是说艰苦朴素不好,你说他又不缺钱,干嘛老跟自己过不去呢?”


陈佩斯并非是为难自己,而是不喜欢繁琐,用他自己的话说:


“越简单,心越踏实,活得越自在。”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平日里,他就钻研喜剧艺术,从中外舞台的戏剧源头,研究各种理论和大师作品,再结合当下的大环境,打磨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他还开创了大道文化喜剧训练营,培养优秀的青年喜剧演员。


只要没有演出,陈佩斯每天都会泡在剧场里,盯着演员练习。


对台词、走台步、一招一式都亲力亲为,绝不含糊。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他还和儿子陈大愚一起,开通了一个抖音账号,将父子的日常以喜剧的形式呈现。


没有网上那些抄来抄去的段子,没有满屏的广告安利,每一条视频都是精心原创。


用朴实逗趣的优质内容,延续喜剧艺术。


前段时间,陈佩斯父子还获得了抖音“年度榜样艺人”荣誉。


发言那一刻,他的声音略显疲惫,透着一丝丝老态:


“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第二次火的机会。”


他是春晚小品王,却被央视封杀多年:有的人离开越久,我们越想念


其实,是这个时代应该感谢他。


他经历过大起大落人世浮沉,却专注喜剧事业近40余年,不断地在喜剧之路上摸索着,不断地追寻艺术的真谛。


感谢他,带给我们欢声笑语;


感谢他,坚持敬畏艺术、抵制权威,用自己的力量让中国喜剧走得更远;


感谢他,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作为一个榜样,矗立在艺术之林。


*作者:时光君--双木,90后,慢时光专栏作者,用理性认真思考,用态度安静生活。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个人微信号:shiguangjun33。本文授权自公众号:慢时光(id:manshiguang3),转载请联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小品   央视   羊肉串   话剧   面条   中国   台词   喜剧   导演   观众   演员   多年   舞台   时光   艺术   作品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