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

美学经济论坛TED分享——演讲稿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大家好!我是党逊。

感谢青岛时装周&大美学社的邀请,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分享。

我是一位形象美学讲师,一位坚持站在讲台前教授科学穿搭的美学老师。我每年都有接近700个小时的一线教学,这就意味着我每周都有14个小时左右在各种场合,各种课程形式里,接触着大量各种类型的想要变美的学员。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的视角所看到的美学生态。

今年夏天大火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其中最火出圈就要数这张著名太太圈合影了。

全网到处都能看到对它的热烈讨论。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有的人关心香奶奶居然被嫌弃,合影都要藏起来,发朋友圈还要被残忍裁掉。

有的人惊叹C位那款260万的喜马拉雅,真豪!

而我看到更多评论都在说,这太太圈合影并没有看到真正贵族的美学修养啊,反而是广州白云皮具市场,代理拿货现场的既视感。哈哈哈哈~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是的,贵妇们的包与着装之间没有很好的和谐搭配,那么再贵的包包、衣服、鞋子、首饰珠宝组合在一起也依然是藏不住的粗浅和俗气。

之所以要在这里放上这张图,因为它真的折射出我所经历的美学生态,10年前后的变化!

在过去的10年里,关于形象美学存在各种认知偏差

我总结最突出的有三点:

1、高级=贵

贵的包包,贵的大牌,只要舍得花钱就一定能买来高级感,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听来很可笑对吗 ?但这确实是典型的,在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大背景下形成的金钱化、物欲化的美学认知。

2、爱美=买买买+模仿

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大家都会习惯简单的模仿别人,比如某个明星/达人/主播,来潦草决定自己的穿搭,大量轻率的买买买 有时候连试错都谈不上,只是满足荷尔蒙一时爽的快消化行为。我们都知道及时行乐当然比延时满足的学习成长来得轻松愉快,可长期呢?

3、好看=我的眼里只有你

这个颜色好美,这个单品好看,最近这个元素好流行。

她的身材真好所以穿什么都好看,她的颜值真高所以穿什么都好看.......

这些碎片的观念是不是经常在我们的身边环绕 不绝于耳?不要以为这些有什么不同,其实本质上它们都是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局部,缺少整体意识的忽略整体和谐的片面化审美。

好啦!物欲化、快消化、片面化这三点,大家有没有掉过这样的坑?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哈哈哈!不要不好意思,我也有过这样的阶段哈。这很正常,因为这是过去10年社会的普遍现象,就好像这张图里的太太圈,放在10年前绝大多数人可都是实打实的膜拜啊。好在时代在进步 会净化淘汰一些错误认知,这种画面出现在今天大家都会相对清醒,更多是一种反讽和调侃的心态来看待。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众审美已经开始觉醒,说明我们整个美学行业的从业者多年努力没有白费。

当前的社会大众逐步摆脱了对金钱的盲目崇拜,超越了对单一logo,单一潮流的追逐。开始追求更加立体多元的审美,这种需求从市面上看到有越来越多小众品牌、设计师品牌崛起的以及向大美卓创这样全方位的美学生态平台诞生,都是最好的力证!

在这个时间节点,大众的审美需要虽然开始抬头,而更广大的社会群体还是急需有力的美学指引 来帮助他们去扩展更全面的审美视角,去建立科学的美学认知框架。

作为一个美学讲师,我由衷感叹自己生逢其时!

多年美学教育领域的深耕积累,让我们可以自信的说。

我们能提供给大家三点最重要的价值:

1、完整系统的科学逻辑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随着我们的教学实践越来越深入,我们发现上一代的形象管理理论存在极大的逻辑误区:划分风格给人贴标签的方式,会容易陷入两个极端的逻辑困境。

一方面,按照大而化之的风格分类来穿搭会完全抹杀每个人的个性美,让同一个风格分类里的人都按照刻板的教条去穿搭是很难好看的,因为它缺少自由个性的表达,也不符合时代审美的需求。

另一方面,顺着这个错误逻辑,为了挽救这种个性表达就会被迫需要不断细分风格类型,殊不知 按照这个逻辑下去地球上有多少人就该有多少个风格,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那我们终其一生又如何能穷举?更何谈掌握其中的规律?

所以这样刻板的理论逻辑大大不利于大家的学习掌握,更难应对现实中的复杂情况,无法有效的落地实操。

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建立起基于量化分析、严密逻辑思考的美学系统,不是光凭感觉,也不再是以往的风格标签化。

我们更多是用系统的规律和方法帮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在人群中的精准定位,外貌特征坐标,内在需求坐标,外在和内在有机结合起来时如何用服饰实现灵活而多维度的表达,最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逻辑才能应对外在和内在动态变化成长中的穿搭需求,把看似虚幻的美 变成一门严谨的学科,让人人都可以学得会 真正实现穿搭自由而好看。

2、方便快捷的知识获取方式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我们拥抱互联网如此多元的技术手段,使用各种云平台、云存储、移动社交软件,来为普通人打开学习的方便之门。

让理论的学习变成存储在云平台上的资源链接,满足随时随地听课并且永久复听。

让老师的教学辅导变成移动社交平台上的时时在线,灵活配合学员的时间教学指导。

让手把手的实操教学变成多媒体音视频同步的云会议。

从此学习不受空间阻隔和时间限制 让求知的路途变得快捷和平坦。

3、保障每位学员都能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大家都知道学习任何学科、道理都并非知道就立刻可以做到的,而每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理解消化的周期又会有所差异。

我们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训练营+社群模式】

1)【课程 】是科学扮靓理论框架的完整教学,从理论到实操系统全面落地。

2)【训练营】承担的是密集练习,带着学员在自己的真实日常中应用、巩固、消化课上所学,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

3)【社群】 为所有人搭建一个美的场域、长期陪伴、激发共建一个美的成长沃土,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被场域影响。既是赋能者,也同时是被赋能者。

通过这个三个环节的互动配合,我们可以非常有效的打通理论到实践,知道到做到的鸿沟,同时能实现教学互动的长期追踪,保障教学效果在每一位学员身上的最终落地实现。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当前社会对美的需求真实存在, 而我们有好的解决方案,可这中间还缺一个让天堑变坦途的桥梁 那就是社会的认知升级:美是需要学习的。

好看并不是只有靠天生,也不是靠自我领悟,是需要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快速有效持续稳定提升的。

就像幼教领域,大家对早教家长课堂的认知,从无到有。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新生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子女选择进行学前教育,那是因为大家认可了它的必要性。

但这里面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我们其实都知道,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最关键的不是老师,不是学校,而其实是有一对有认知格局,懂得正确爱孩子的父母。

可是亲们,当父母和日常穿搭一样其实是个复杂系统,而我们几乎都是完全没有经过培训就无证上岗啊,天天摸着石头过河,难免遗憾错漏!

而且现在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毫不犹疑的花钱送孩子去学习,却只有少数家长会上家长课堂,这也就跟美学领域一样,人人都希望自己更好看不断买买买,但却只有少数人会去选择系统学习研究如何有效变美的方法。

这其实都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只有当大家都认知了其中的要害,开始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父母,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只有大家开始系统学习科学扮靓的逻辑方法,也才能实现个人形象和品味的飞跃升级。

到那个时候,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才能被真正看到,市场前景才能被真正放大,从业机构也能遍地开花。优秀的老师、课程和服务解决方案才能更多的涌现,最终推动全社会美学修养的提升。

这就是我一个美学讲师眼中的美学生态。

一句话总结我今天的分享那就是:

大众对形象美学认知有偏差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但确实需要你我携起手来一起推动大众关于美学学习意识的升级!

最后,我想说个人的力量始终是微光,我很清楚自己只是这个大时代里一个虔诚的美学传教士。

我只想在这里诚挚的呼吁在座的有识之士 有美的能量的人士们,让我们的光汇聚,让我们的能量加成,用美的正能量,去影响、去照亮更多的生命!

我在美学的十字路口等你

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也愿意贡献我的能量,欢迎大家和我链接。


声明: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美有美的法则,靓有靓的科学,欢迎关注我们一起科学扮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美学   都会   大众   认知   学员   路口   能量   逻辑   好看   父母   风格   形象   需求   理论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