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今天终于要来聊聊这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话题了。

我们学习各种技巧和方法都是为了实操,虽然丁丁的文章实操性真的已经是超级强了,但如果没有把文章都很好地消化理解,也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

那今天应该就是帮你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时刻了: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如何真正理解理论并运用到实操,应该是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话题吧。

今天这篇推送,应该能让我们从一个更客观全面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各种变美方法!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理论切忌以偏概全,一知半解才最可怕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了解,总有一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

在学习变美技巧的时候,如果你恰好处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那最容易对掌握的知识产生混淆。一知半解,往往是最没有头绪的时候。

比如很早之前写过的娘man平衡穿衣法则,很多人以为裙子就是娘,裤子就是man;娘man平衡搭配就是要上身娘,下身man,上下身不同风格。

——这就是典型的一知半解。

娘和man是衣服风格的一个体现,如何判断,要看衣服的线条、材质、颜色、图案。

线条复杂 + 材质软 + 色彩图案女性化,几个要素都有了,才是一件纯「娘」的单品: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3件非常「娘」属性的单品示范。这些单品容易显土,不建议选择。

线条利落 + 材质硬朗 + 色彩图案中性化,看起来就非常「man」了: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3件非常「man」属性的单品示范。这些单品很挑人,对风格的要求很高。

那么,我们只要改变其中几个元素,就可以影响整件单品的属性。比如,下图从左到右,我们用了「man」属性的一些元素来平衡了这件单品。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最右的裙子,线条简洁(man)+ 色彩图案单一(man)+ 材质柔软轻薄(娘)。它本身是娘man

同样的道理,用一些适当的女性化的线条来平衡牛仔裤: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所以,「娘」和「man」的判断是要综合评价的。

一件风格得到了平衡的裙子,和一条女性风格的裤子对比,你也一定能一眼看出哪个风格更偏向「娘」,哪个更偏向「man」了吧: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左边的裙子更「man」,右边的裤子更「娘」。

同样的,在搭配的组合上,娘man平衡也绝不是上身娘,下身man,而是在搭配的时候,让某些元素起到平衡的效果。

娘man冲击的搭配,对风格和选款的要求更高。最好的搭配是:娘man平衡的上衣+娘man平衡的下装(尤其是款式简洁的单品)。

比如之前举例过的,这件抹茶绿色偏向女性感的针织上衣,就不适合最右这条休闲感太重的裤子: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上下身有一个共同之处(女性化)但又各自平衡,可以让整体既和谐又耐看。

同样的,这件休闲感很重的T恤,就不适合左一这条女性化的牛仔短裤。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上下身有一个共同之处(中性化)但又各自平衡。

如果要尝试混搭的娘man平衡,那就让单品的个性更加鲜明: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非常女性化的裙子+非常男性化的黑色皮衣/西装。非常女性化的裙子+男性化的帆布鞋。

这是另一种娘man平衡的打开方式,可能说娘man冲击更恰当,但这样的搭配对单品本身的选择、穿着者的气质条件要求也会更高。

(下次丁丁会写一个更完整的娘man平衡推文,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运用。)

那我们以后在面对一些知识技巧的时候,如何让自己避免一知半解呢?

了解原理,避免断章取义

我们可以从妆容修饰、穿搭方法中总结技巧,但技巧是零散的,体系是完整的。要真正掌握一个方法论,一定是要去理解体系的。

很多人的习惯就是想找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或技巧,可以适用于所有问题。但如果不愿意更深入地思考理解,就很容易只了解到皮毛。

比如当你明白娘man的判断是基于线条、材质、颜色、图案这些要素的话,就不会想当然地认为娘man搭配就只有娘和man的冲击。

贯通多个体系,互为利用

穿搭的风格上,丁丁写过冷暖风格和娘man平衡,这是穿搭的一个技巧维度。那此外,还有身材修饰的方法,颜色搭配的方法。

只有同时掌握了多套不同维度的体系,才能建立起完整的审美,进而演变出自己的风格和喜好。

选好一件单品,光会判断娘man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衣服上的图案配色是否耐看,剪裁是否适合你的身形和风格?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从左到右:配色没问题,款式不对;款式没问题,颜色不对;款式颜色都不对,还暴露身材短板。

——所以说穿搭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同时掌握多个方法论,等自己的审美体系一旦构成,再看到单品,基本上不需要思考,就能知道适不适合自己了。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任何特征都不能孤立地看,一定要放到整体中

了解自己绝对是所有变美步骤中的第一步,很多人会先从细节入手,比如自己是什么脸型,什么眼型,什么鼻子。

但绝对不要先急着修饰某一个特征,一定要放到整体中去看这些特征。

比如方脸,如果你的五官线条都很尖,气质也很冷,偏中性化,那么中性化的路线可能会比较适合你: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如果你的五官比较立体明艳,气质清纯,那就尽可能修饰方脸。如果气质很成熟又女性化,那也可以用特别女性化的大波浪去碰撞出特色: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修饰的清纯Bella 与 碰撞特色的女人味Peony。

如果你的五官线条适中,气质没那么冷,也没那么清纯,可以发挥方脸本身的这种随性感,用时髦的中短微卷发: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一直觉得小宋佳的最佳发型就是微卷的lob。

再比如在妆容上,丁丁前几天才写过的上挑眼,上挑眼只是眼型的其中一个特征,要判断眼型,肯定还要结合眼睛的长宽比和线条。

杨丞琳和张雨绮都是上挑眼,但放在整体中,完全是不同的风格,一个显年轻,一个显成熟,脸型、比例、其他五官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放到身材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像裆位低、腰长、斜方肌大这一类特征点是缺点,但肩宽、平胸、皮肤黑等特征,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优点,或者说风格上的特色。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老读者肯定知道,我也是宽肩和平胸,但对我的身形骨架和整体风格而言,这两个特征点是我很喜欢的。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这样的小背心就是会显肩宽,但是在别人看来的“暴露缺点”,实际上是我在“展现优势”。

怎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好自己的优势和风格?

抛弃思维定式,不要匆忙给自己下结论

很多人都喜欢做测试,觉得一个测试结果就可以指导完一生。比如发现自己是春季型人,就以为这一个答案就可以解决所有穿搭难题。

但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一个词绝对无法形容一个完整的你。

从局部开始了解自己更简单,更好操作,但了解完每一个局部之后,一定要有一个纵观整体的能力。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当自己的风格不统一时,先看局部,再来判断哪一个部分是需要修饰调整的。

风格是优先的,高阶选手更应该尝试

对于本身条件比较好的女生,丁丁非常鼓励去走不那么“传统审美”的路线。“弱、幼、白、甜”这样的审美本身就是扭曲和闭塞的。

有自我、有态度、有生命力的美才是将来审美发展的大势。

如果很幸运的,你的五官风格统一,甚至五官和身材风格都非常统一,那你日常思考的,就不应该是怎么穿不出错,而是怎么穿更出彩了。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多上手实操,尝试和练习永远不会白费

最后一个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变美这件事也和游泳一样,学到再多知识,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实践。

不要急着消费,先从低成本的入手

比如美妆、穿搭,如果要一下子买齐所有装备是非常费钱的。刚开始练手的时候,如果自己预算不足,先尽可能买开价的试一试。

化妆工具类,比如刷子不需要买套装,买自己需要的几支就行。初级选手,一个眼影刷、一个散粉刷就可以了。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穿搭上的尝试是更费钱的。之前在微博看到一位粉丝只有几千的穿搭博主,裙子是新款的设计师品牌,价格在4k多。

我们在预算不足的时候,如果同时想多试试穿搭来提高衣品,可以去快时尚品牌试衣间多尝试各种搭配组合,嫌麻烦也可以网购,提前买好运费险。

如果在一开始就投入大量金钱而无所获,可能会让你一下子失去对这件事的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

找对方法,边试边调整

化妆的时候技巧很重要,这个技巧不是美妆的技巧,而是适合自己五官的妆容技巧。

比如眼间距、眉眼距离是否要调整、下眼线是不是要画、鼻影是不是要打等等。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 乔欣的眼睛比较无神,她的上眼线就会画得比较粗,尤其是眼珠正上方。(她的宽眼皮也有画粗眼线的条件)

我们在跟学美妆视频的时候,不要照搬画法,可以结合自己学到的适合自己五官条件的知识来做调整。

多尝试,练习的次数很重要

在大学第一次学化妆的时候,我的眼线也总是很粗,总是晕在眼皮上。那个时候同学的评价就是:“感觉化了妆好显老,还是不化妆好看。”

那时候我也这样以为,甚至觉得那些化妆前后差别很大的人可能是因为之前底子太差。但现在再看当时的这种想法,真的很可笑。

我们第一次尝试的时候一定不会成功,但如果那时候就放弃了,就也阻断了进步的可能了。

变美道理都懂,为什么一做就不会?如何避免理论与实操的断层

最后这一部分可能比较简单,但确实是非常有效的。之前我自己一段时间没有化妆,连眉毛都生疏了,不如之前画得自然。

从理论到实操的脱节,其实就是理论理解得不全,理论没有结合自身,以及实操的机会太少。多思考观察,再多尝试练习,形象的提升也会变得更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方法论   理论   断层   眼线   下身   线条   材质   裙子   图案   裤子   道理   特征   气质   体系   风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