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涂玉才:咬定“农”字唱劲歌,高擎“四有”奔未来

文:楚鸟九个头

初秋时节,走进我市“油菜花海”第一村——大法寺镇崇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疫后重振”“灾后重建”的喜人景象:一排排青翠欲滴的大棚蔬菜,一畴畴正吐新芽的油菜苗床,一片片秧田绿浪涌动,一拨拨游客欢声笑语……这平凡的田园里之所以充满希望,离不开该村农民涂玉才的努力。他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勇闯新路的创新精神,带领农户学农技、用农技、传农技,推动产业脱贫、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谱写出一曲“有故事、有温情、有风景、有担当”的不平凡的发展之歌。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涂玉才也曾在家里种过田,后来在温州闯荡16年,事业小有成就。只是他一直怀揣故乡情结,怀着对“三农”的热爱,响应大法寺镇党委回乡创业的号召,于2013年毅然返乡当起了职业农民。他要咬定“农”字绘彩梦,他要立足乡村、依靠“科技”舞出人生之美。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土地流转,他从本村和邻村承包土地560亩,从事油菜、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高效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及特色瓜果经营,终极目标是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2016年2月,他创办湖北武途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推进产业扶贫、推进科技兴农、推进“三产融合”,真心回报桑梓,开启了他人生中创业致富和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的梦想之旅。

有故事:一路艰辛一路歌

初入农门,涂玉才摸着石头过河。他按照老一辈经验以传统的种植模式和生产方式发展水稻、油菜、玉米和瓜果,由于技术不成熟、经验不足,劳动力成本又高,加之夏秋严重干旱,作物产量不高,收成不好,一年种下来竟亏了7万多元,涂玉才一下子跌进了“冰窟窿”。由于农业既是基础性产业,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加上农村社会情况的复杂,涂玉才初期的创业非常艰难,起步的几年都是大赔本,受到的磨难常人难以想象。像土地流转、人力成本、资金投入、生产技术、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方面,困难都会接二连三袭来,天天起早摸黑、吃尽千辛万苦,还得不到收益。怎么办?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他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发现“亏本”的根本原因还是自己的农业技术不过硬、对市场驾驭不够。于是他一方面坚持自学农学知识,坚持向有经验的老农学习,另一方面克服一切困难参加国家和省级的职业农民培训,参加黄冈市农业局、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等部门和单位组织的多级别、多门类农业科技培训,其中最长的一次脱产培训达一个月。与此同时,他积极与职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争取多方指导。功夫不负苦心人。他终于掌握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和大棚集中育秧技术等多项农业应用技术,并对农业病虫害有了较全面的把握。

他还从改变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和加强农业科技应用入手,着眼产品附加值提升和业态创新,深入推行“油—稻—稻”“早稻—玉米—油菜”耕作模式。同时,他深刻洞察市场,拿出150亩耕地发展无公害蔬菜,并尝试发展观光农业,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他多次起五更深入菜市场了解市场需求,以便确定生产品种、掌握生产标准;他多次与超市老板协商,开展农超对接,共同探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路径和对策,做真做实“订单农业”;他跑遍大法寺镇所有的寄宿制学校,落实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事宜,签订《无公害农产品“社校”建设合同》,给学校师生多吃“定心丸”。他还利用蔬菜基地毗邻养猪场的优势,充分利用猪粪资源,联合猪场建设沼气工程对猪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渣制成生物有机肥,沼液用于浇灌无公害蔬菜、水稻、油菜等,这样形成了循环农业。从此,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品质不断改善,大棚蔬菜亩平收入超过1.5万元,村民无不称赞涂玉才成功了。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成功的背后是他付出的艰辛汗水。武途公司以“舞动‘五色’绘彩梦”为主题,以“举特色旗、树优质牌、念市场经、打时间差、走‘循环’路、唱绿色歌”为核心竞争力,致力描亮底色(传统农业)、打造春色(油菜花海)、发展绿色(低碳、有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造就喜色(观光、采摘、休闲、体验及实施农业“后备箱”工程)、彰显特色(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生产模式、耕作模式和生产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消费模式创新,以及产业形态的创新,奋力彰显“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特色。7年来,公司所在园区共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年创产值360万元、利润70万元,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产业发展新范本,绘就了“又有故事又有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有温情:扶贫基地笑声朗

涂玉才在带头致富的同时,致力将温情传给他人,始终不忘带领农户共同致富,传递“首善”温暖。他的公司采用“公司+生产基地+农户+市场”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他要依靠传播农业科技,让广大农民掌握致富的“金钥匙”。他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带动当地170户农户获得每亩每年不低于400元土地收入;对流转土地的农民加强种植技术及初加工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他长期聘用农户到公司果蔬园地务工,优先安排9家贫困户和16家困难户就业,签订劳务合同、购买医疗和养老保险,农户每个劳力在基地务工平均年收入不低于24000元,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和农户增收增效。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性为辖区及周边农户免费提供种苗,特别是参与政府打造“油菜花海”,每年免费提供油菜苗及优质蔬菜种苗500多万株。为了把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技术更好的推广普及到全村、全镇乃至全市生产实践中去,他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编印了《反季节蔬菜育苗技术》、《设施蔬菜中本地主导品种生产技术》等学习资料,免费向群众赠送。他艰苦创业,心系群众,为当地老百姓培训春玉米套种技术1000余人次,提供无公害蔬菜生物农药折款3000余元。他无偿接待有关村、中小学生2000余人次,为他们提供体验观光游。

贫困户戴青弟,四望镇针八村人,丈夫体弱多病,两个子女在上大学,家庭极度困难,经人介绍来武途公司务工,日工资80元。因家里杂事多,她一个月也可以做20天左右,每个月收入1600元以上。谈到公司劳作,她总是感慨万千,笑声朗朗:“像我这只能做庄稼活的人又没有其他手艺,要不是涂玉才给了我稳定的收入来源,我家真的会生活不开!”贫困户涂容开,是崇山本村人,长期体弱多病,家庭生活困难,武途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他负责财务、记账及员工考勤工作,月薪1000余元,针对性地解决了其个人生活支出。涂容开常常动情地说“要不是武途公司照顾我,让我在家门口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搞点固定性的收入,那我真是干瞪眼。感谢武途公司给了我生活出路,让我有生活信心!”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据统计,武途公司每年共付给贫困户人员工资15万元以上,付给困难户职工工资26万余元,带动周边村镇就业人数达5000余人次。今年疫情期间,涂玉才第一时间站出来,供应武穴城区600余户的生活保障,共向大法寺中心卫生院、福利院和崇山村值守点共捐献爱心蔬菜7次,总价值3万余元。当地人们都说武途公司始终充盈着博爱和温情,充满着幸福的笑声,洋溢着劳动的快乐。

有风景:乡村振兴我奉献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加强农旅融合,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涂玉才始终牢记着“有情怀、懂专业、肯投入、能坚持”密码,争先竞进,勤勤恳恳做好产业振兴工作。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多年来,他积极响应大法寺镇党委政府号召,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全力以赴打造“油菜花海”,依靠“一枝花”撬动“三次产业”起舞,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武途公司着眼保障供给、休闲旅游、技术创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等功能定位,突出生产特色型绿色农产品;延伸第二产业初加工,推进净菜进城;实施农业“后备箱”工程,线上线下同发力销售“土货”;加强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社校合作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弘扬民宿文化;与高校合作,探索创新无土栽培技术应用及高效耕作模式,带动农民获取优良效益。公司建起大棚果蔬基地158亩,主打“金盆郁礼”特色菜品牌,生产的设施精细菜高端、有机,大宗特色菜绿色、无公害,纯手工制作鲜脆萝卜、珍味香菇酱、豉香辣椒、湘味腐乳、陈味香辣酱等系列农家酱菜,传统压榨与新工艺结合生产浓香菜籽油,不断提升农业基地发展水平,倾力做好“一村一业”大文章,较好发挥了市场主体的积极带动作用。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步入新时代,实现新跨越,涂玉才实现了华丽转身。他从一个平平常常的打工仔成长为一个懂技术、善经营、有爱心的新时代职业农民,先后获得“中组部农村实用人才”“湖北省青年农场主”“ 黄冈市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在全省第二届青年农民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中,他为黄冈市争得唯一的一个等级奖。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去年把武途基地确定为油菜杂交制种基地;省农科院、黄冈农科院、黄冈职院与武途公司签约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实验基地;国家农业农村部专家、省社科院专家把武途基地作为工作调研联系点。武途公司一跃成为大法寺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领头雁”,成为推动农村经营模式由"农户制"向"农场制"转变的“示范者”,成为崇山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点”。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2020年,公司将抱团完成“三品一标”申办工作,完成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目标,全面锻造成创业创新创造的“孵化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现在,武途公司已成功筑起“与农贸批发中心链接、与超市链接、与广大中小学链接”三个“链条”,立足差异化经营,开启农旅融合发展之旅,向着做强“实体”实现“多赢”的目标奋进。

有担当: 疫情防控添力量

涂玉才的蔬菜基地,2015年被列入我市保障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克服诸多困难,从标准化建设蔬菜基地,到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模样,基地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正当经济效益大有起色的时候,本打算在今年春节期间,新鲜蔬菜大量上市时卖个好价钱,来年好好大干一番,万万没料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了他个措手不及。武穴封城封路,店铺关闭,鲜菜一时难以输出。面对满棚的高端蔬菜藜蒿和满地的大宗本地萝卜白菜等,他心急如焚,一筹莫展。


“我是政府支持起来的蔬菜基地,该是我回报社会和人民的时候了。”他想到为冲锋在最前线的武穴医护工作者们做点什么,决定向大法寺镇卫生院捐赠一些新鲜蔬菜。2月2日,涂玉才早早地将装好的200斤价值3000余元的新鲜藜蒿和白菜送到了镇卫生院。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2月3日下午,他得知原农业局大垸内的居民急需购买新鲜蔬菜时,他再一次站了出来。忙完蔬菜采摘,顾不上一天忙绿的劳累,通过在大法寺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农业局大垸居住的干部,迅速在群内发出了下单订购、服务上门的蔬菜供应品种及价格清单。他表示,订单价格均为市场批发价,非常时期,绝对做到价格平稳,绝不哄抬物价。在特殊时期难以请工的情况下,他组织家人和亲戚朋友,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连夜进行田间采摘、净菜清洗、农残检测、分户包装、消毒处理、装货上车,忙完已是深夜2点多钟。

2月4日上午,涂玉才全副武装,做好防护,驾驶着送菜车,来到了农业局大垸门口。为避免取菜居民过于集中,不利于疫情防控,他细致地电话通知居民间隔有序取菜,将82份订单新鲜蔬菜一一送到居民的手中。望着居民满怀喜悦离去的背影,他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满足。随即他又马不停蹄地驾车前往君合、君玮小区……18:50蔬菜服务上门订单基本结束,共计完成订单666单,蔬菜量达4吨。此时他才轻松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而此时才知道这一天都是饿着肚子的。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疫情中逆行的新型职业农民涂玉才脑海里片刻没有停留,他联合下桂蔬菜基地、原种场蔬菜基地、冯秀蔬菜基地等市内其他保障性蔬菜基地,统一行动,增加蔬菜品种、增加蔬菜数量、保证蔬菜质量、平稳蔬菜价格,不仅满足市民订单需要,还要满足城区开放的7家超市和4个农贸市场的保供需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武穴市民的“菜篮子”。由于他在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为我市抗疫取得胜利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己申报的省农民抗疫先锋十佳和部级百名抗疫先锋,都在各部门审核中。

这个老板不简单,农庄收获满满,助农脱贫致富

咬定“农”字唱劲歌,高擎“四有”奔未来。新型农民涂玉才用自己的行动,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出了一个新时代农民的赞歌。我们期待着武途公司在他的带领下风景独好,前途无限!


大家好,我是@楚鸟九个头,喜欢的请关注我, 非常乐意为你分享服务三农领域的先锋人物,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武穴   黄冈市   贫困户   脱贫致富   农庄   农户   疫情   油菜   大法   蔬菜   老板   农民   模式   产业   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