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乃至鲁中地区的书画“名家”,很多都是他的学生

“堂堂正正教书育人,精心修艺与人为善,这是我对自己的总结。”马金平是一位高中美术教师,从教的三十年中,三分之一时间将热血洒在了东北那片黑土地上。而立之年回到寿光,成为寿光二中第一位专职美术教师,二十年间,他教的多名学生考入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知名院校,有些学生已成为寿光书画名家。然而,令他骄傲的并不是他学生的成就,“我鼓励我的学生报师范学校做美术老师,现在从大学到小学,都有我的学生专门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这是最令我欣慰的。”马金平说。

寿光乃至鲁中地区的书画“名家”,很多都是他的学生

马金平先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马金平要教授学生,自己的绘画功夫也非常了得。马金平的画作有个特点,就是清新、明快、美感强烈。“我教学生是教西画,而自己喜欢并坚持作国画,西画的写实与国画的写意虽然互相排斥但又相互吸引,在相互影响中就造成了这种风格。”马金平告诉笔者,他画作的题材也较为贴近生活,校园的紫藤、路边的牵牛 花甚至朋友拍的照片都能成为他的创作来源,而且创作形式多样,既能用铅笔、钢笔作画 也能用毛笔、蜡笔作画。

寿光乃至鲁中地区的书画“名家”,很多都是他的学生

马金平在讲解葡萄画法

喜欢画画源于一位下乡知青

“我喜欢上美术是在中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我看见村里的知青在写生,不由自主地就凑上去了,他问我喜欢吗,我说喜欢,但是家里条件不好,他说条件不好没关系,喜欢就行。”马金平告诉记者,后来他画了画就去找那位知青指点,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 他便考上了黑河师范,专修美术教育。“中专毕业后我就在东北教美术,可越教发现自己的水平越不够,1986 年便再次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跟随多位名师系统学习了西画和国画。”马金平说,对于自己所修的美术专业,他父亲曾经很是担忧,认为回家种地干活用不上美术,学了没用。

寿光乃至鲁中地区的书画“名家”,很多都是他的学生

马金平讲授水粉画技法

教学生,西画国画都要练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马金平就发现,同一事物的画作,老师看的与自己看的不一样。“当时我就在琢磨为什么,发现是老师的修养高。后来我教学生就坚持‘两条腿’走路, 西画、国画同时训练。西画是必考科目,国画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修养,二者不可偏废。”马金平说,提高修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还有一个好的方式就是研读古代经典。他认为,只有修养提上去了,绘画作品才能保持在一个高度。

寿光乃至鲁中地区的书画“名家”,很多都是他的学生

马金平绘制的山水画长卷

中西融合的画作能雅俗共赏

虽然马金平很低调,但前来求画的人仍不少。“我现在不带学生了,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创作国画了。以前是理论多实践少,现在就要专攻实践了,创作一些雅俗共赏的国画,是我现在的基调。”马金平告诉记者,绘画大师的笔墨运用是一种极致写意艺术,赏画的人未必能达到这种高层次的欣赏水平,而画作中加入西画的写实元素可以让画作更显立体感。

寿光乃至鲁中地区的书画“名家”,很多都是他的学生

马金平讲述花鸟画技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寿光   黑河   西画   学生   雅俗共赏   画作   知青   写意   国画   技法   修养   书画   名家   美术   老师   发现   美食   地区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