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不懂?GTD的时间管理,一张图的事儿


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

拖延就是偷走时间。


怎么就不懂?GTD的时间管理,一张图的事儿


每个人每天的生命时长基本上是一样,都是24个小时,不会由于你管理的好就变成48小时了,所以工夫并不能管理。

然而现在更多的是由你的leader来掌控时序、安排节奏。根据编程与GTD的逻辑推算流程图,部门里有人也希望我给大家讲一下,所以本文将基于个人对GTD的了解和网上的一些搜集,发表一些关于“GTD与编程”的浅谈。

在结合这本书学习时,作为在扇贝编程工作的程序员,我加入了惯有的编程思维模式,即Python思维模式。


怎么就不懂?GTD的时间管理,一张图的事儿


你是否适合GTD思维模式


个人认为GTD合适那些喜欢想事情,做的事情多的人(比如我哈哈)。

对于机械无脑、贪图轻松、不主动思考问题的人来说,GTD帮不上什么忙的。如果你符合以下这些情况:

行事重视逻辑条理,认为流程>后果。即便算不上理想主义,但还是有些强迫症(目的)。有,或是想要有不可触碰的准则or底线。学习GTD的目的:厌倦无效的重复性工作,享受高效的生活方式。

就接着看下去吧!


怎么就不懂?GTD的时间管理,一张图的事儿


理念


正如前文所写,GTD认为让我们头疼的不是事情太多,而是很多事你该做却没有做,嚷嚷着要做却没有做,“确保一切该做的事情都做到”才是今天要理解的部分。

David·Allen以为,压力的来源不是来自义务本身,而是义务在大脑里的混沌塞积,形成的焦虑和冲突。我们需要有条理地清点大脑里的复杂繁琐的事务,像拆花绳一样将未尽事宜统统拆解并整理在电脑的文件系统里,就像你下载/买了三个月还没打开的纸质记事簿、电子便签和时序管理APP等。

GTD的根本理念就是:把大脑中头疼的事情都放在便签里并布置好实施的方案,你才可以心无杂念、竭尽全力地做好手头上最要紧的事,从而提高效率。


怎么就不懂?GTD的时间管理,一张图的事儿


五大准则=两个点


所谓的五大准则(collect、process、organize、review、do),其实分两点即可:

1.清空大脑的RAM:

一般情况下,某件事在脑中的占比与理想中完成情况成反比。把要做的事情分门别类,还要寄存在一个逻辑性强而又牢靠的记忆里着实太累了。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用来考虑的,不是用来记事的。要把大脑从“每天消耗太多时间去安排时序”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2.把任何义务和项目详细成举动:

安排时序的重点是下一个举措是什么?主动将方案具体化,才能准精细地安排好时序。依照这种模式,时序必定获得了实施行动(action)的指令,如此一来,完美地把编程思维运算与GTD相结合。


怎么就不懂?GTD的时间管理,一张图的事儿


流程图


很多人把GTD核心内容做成图,就是下面这样。流程图就解决了我们从安排时序到完成行动的瓶颈?不,这还是太过板刻化。


怎么就不懂?GTD的时间管理,一张图的事儿


核心结论


如何完成一件事情才最重要!不然只会“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却不会“完成大任”。

核心就要用到我们的Python,Python的搜集非常简单,要知道它具备着强大的爬虫能力。Python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智能标记和正确的优先级排序,我称之为“Python 标记GTD工作流”。

这样只需要如今一切的存在于脑海中的想法全部都存到Python 工作流中。它就会自动运算分类排序计时。推荐iKog ,这是一个由Python写成的文本版行事列表管理系统。

不过,大家在做自己的时间管理时,也不用完全拘泥于准则,实施才是王道!如果你有自己开发Python 时序管理系统的想法,可以评论区写下你的想法,我们一起思考!


工具推荐


番茄ToDo

Ikog

滴答清单

Python 扇贝编程


怎么就不懂?GTD的时间管理,一张图的事儿


此时,你对GTD与Python的时序安排有什么疑问吗?你有什么自编的独特时间管理技巧吗?

欢迎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前文   时间   目的   扇贝   便签   工作流   时序   流程图   行事   事儿   标记   大脑   义务   准则   想法   事情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