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上元安康,澜圣威酒业愿君平安喜乐

春节

是印刻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

千年烙印

而元宵的到来

则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节日的收尾

那就以一晚暖胃的元宵

来为这个春节

划上一个句号吧


元宵节|上元安康,澜圣威酒业愿君平安喜乐

澜圣威苦荞啤酒


元宵节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已经存在2000余年

千百年的沉淀

让元宵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那么元宵节是如何诞生的呢?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元宵·习俗

01元宵·祈团圆

元宵佳节,

寄托着中国人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

今天,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

“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

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汤圆是美好的寄托,幸福的挂念;

汤圆是一种祈福,祈愿以后,

路途顺遂圆满。

02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03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

04舞狮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05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06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07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08中式情人节

其实,在中国传统节日中,

元宵节是唯一的浪漫节日,

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闺门”,

只有到了元宵灯会,

才被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

这正好给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机遇,

因此,

元宵节这天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


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门灯火夜似昼,

热闹给世人,

爱情给两个人。

将最美好的时光,

定格在元宵之夜。

09祭蚕神

相传,正月十五日正是蚕神嫘祖的生日,因此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蚕神”的日子。祭蚕神用白粥加上肉脂为供品,同时用一杆竹竿挑着灯烛插在田间,谓之“照田蚕”(据说观察灯火颜色可以判断一年的丰歉)。这项活动逐渐成为了后代元宵节观灯习俗的一种源头。每年正月十五,总要烧了糯米粥,点上一柱香,以示报答。

一曲笙歌春如海

千门灯火夜似昼

今日元宵,为牛年春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元宵节|上元安康,澜圣威酒业愿君平安喜乐

澜圣威苦荞啤酒

金牛賀歲年年有餘歲歲有今朝

这一年,安康喜乐伴你左右

2021未来如诗,不负韶华继续热爱追求

愿所有不如意,都能在2021“牛”转乾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元宵节   上元节   安康   踩高跷   句号   龙灯   上元   宫灯   舞狮   笙歌   平安   喜乐   汤圆   团圆   习俗   酒业   灯火   狮子   节日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