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一、中科大诞生的历史背景

1945年日本长崎、广岛被两颗原子弹抹平。

1957年第一个卫星升空。

中国如果没有核威慑,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被讹诈。

于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科技人才,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1958年6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郭沫若为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桢、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委员。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二、外迁时代背景

国内背景:时代大背景,要走出去,到全国各地建实习基地。

国际背景:1969年中苏珍宝岛战役,为避免被冲突造成损失,大部分学校外迁,扩大战略纵深。必须外迁。

三、中科大外迁考察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李德生


四、搬迁安庆

科大落户安庆的地址是马山,一幢三层小楼和一间食堂,总共有七八十间房。但是房子的门窗全无,有的砖垒石砌。自来水不通,由市内到山上,要爬山过沟,交通很不方便。1969年12月初先遣组到了安庆,12月17至30日接连来的两批下迁人员,其中还有几户家庭。一场大雪,使天气骤冷,睡地铺的垫草买不到,吃水要过一条沟到对面山上去挑。 由于办学条件太差,加之,还发生两起意外事故,接北京的通知,第三批即将由北京启程到皖。这时已到安庆的四位校革委会常委认为,由于安庆的条件及困难局面,应急速回北京汇报,人员下迁暂缓。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五、再迁合肥

科大官网记载:"1970年1月,校军宣队政委贺魁民、革委会副主任杨秀清随同科学院军代表尚可、革委会副主任王锡鹏到合肥向安徽省革委会主任李德生、副主任娄学政汇报工作并办理移交手续,商定学校搬迁到合肥市,在原合肥师范学院校址办学。中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六、诟病合肥

以前一直有很多人诟病合肥,说:"合肥配不上中科大"、"合肥阻碍了中科大发展"等等,这些言论网上随处可见。说是因为合肥落后才导致科大发展的没有想象中好,这种言论是极其不公平的。遥想当年,科大南迁,多省拒绝,没人敢要,如果不是安徽接收了科大,科大命运势必更加曲折。安徽本身也是穷省,给以科大的资源也是难以想象的,据悉70年代初期,科大在全国率先恢复教学科研工作。安徽省在当年电力不足的情况下,保障科大为优先于省政府的供电单位,而且安徽本身不供暖,但给中科大装了暖气,更别说教育经费、划地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了,优先级和支持力度绝对排在合肥工业大学前面。而且并没有因为中科大在安徽,安徽人考科大就容易些。某种程度上说,安徽如此重视中科大,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安徽本地大学的发展。也许就是安徽以及合肥对中科大极大的支持,为中科大后来扎根合肥奠定了基础。安徽在困难时期拥抱了科大,与科大"患难与共",科大也成就了合肥,使得合肥一跃成为我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国家最高科研平台—国家实验室,合肥最多,依托中科大建成和筹建的共3个,合肥与科大互相成就,共同发展。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试想如果科大后来迁回北京,是否就比现在发展得更好了呢?在北京,资源永远在清北之后,当年京校外迁的高校迁回北京的不在少数,如今没有一个比中科大强吧!所以,每当各种人讽刺:"合肥配不上中科大"、"合肥阻碍了中科大发展"等,安徽人就特别愤怒,当年你们没人要科大,避之不及,如今在安徽大力支持下,科大长成参天大树,又来各种酸安徽、酸合肥,说白了就是嫉妒。

七、如今的科大

学校迁入合肥时,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1/2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校舍面积不到6万平方米。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如今中国科大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12月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154人,其中教授701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80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目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0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含青年)5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学校现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1个系,设有研究生院,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55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在如今的形势下,高校扩招,名校外地纷设校区,大有攻城略地之势,体量越来越大,但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影响人才培养。要在国内找一所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做学术的高校,那非科大莫属。很多人只会拿各种排名来说科大下滑严重,对于科大来说并不公平。一,科大目前只有理工科,可以到科大官网看看招生计划,没有文史,如果把排名积分指标中文史类去掉,再看看排名,那就大不一样。二,科大体量小,不扩招。2019年度普通本科生招生计划为1860人,北大2019年招生3800+,清华2019年招生3700+,南大2019年招生2979人,复旦2019年招生3815人等等,规模都是科大的近2倍。此外,浙大2019年招生6000+,武大2019年招生7200人等,是科大的3~4倍,办学体量上就是科大数倍。那么在成果的总数上,肯定不如这些大学,但要论质量和贡献,科大绝对名列前茅,这也是科大在国际声誉上高于其他院校的原因。此外,科大特色少年班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中科大为什么最终会落户合肥?——带你快速了解

不管大学建了多少分校,招了多少学生,办学质量是始终要坚守的,盲目扩张,大踏步向前走,追求体量、追求形式,不注重人才培养,只会流水线式的加工学生,只能给市场徒增更多负担,给学生带来更大就业压力。也希望,未来我国的大学能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切实提升办学质量!

以上部分信息来自中科大官网、文献和网络搜集整理,如有不实请及时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合肥   郭沫若   安庆   革委会   体量   安徽省   重点学科   安徽   人才培养   北京   中国   研究院   快速   美食   学校   国家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